起这么一个标题,恐怕有些周星驰的粉丝又要开骂了:
要不要脸?又拿我们星爷当垫背的!
别急,要知道,毒药君也是周星驰的真爱粉呢。请查看历史消息,写过多篇关于他的文章。
但是,今天毒药君要讲的这部电影的分量绝对硬得过周星驰的作品。
它就是——
三毛从军记
SanMao's Army Life
三毛在中国属于家喻户晓的漫画和荧幕形象了。
1935年,
上海滩
颇有名气的25岁年轻漫画家
张乐平
创造了这个形象,
将中华民族的苦难通过三毛这个流浪儿童的生活遭遇一一揭露出来。
三毛的奇特造型和悲惨经历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80多年来经久不衰。
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引起轰动。
1947年,
《三毛流浪记》
在《大公报》连载,大胆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后被多次拍成影视作品。
最早的电影版《三毛流浪记》诞生于1949年
比起
《三毛流浪记》,《
三毛从军记
》在1992年才被导演张建亚搬上荧幕。此时,张乐平已经82岁高龄。在拍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后的第二天,他便逝世了,令人惋惜。
毒药君为什么敢说
《三毛从军记》是中国黑色幽默的巅峰之作,甚至
在后现代风格上碾压周星驰的作品呢?
跟着毒药君似魔鬼的步伐你就知道了。
影片一开场就一反普通电影的套路,奠定了其荒诞不经的基调。
仅仅通过第一幕三毛和警察“你追我赶”的闹剧,就将神圣的战争、伟大的统帅通通拉下神坛。
很有卓别林的滑稽剧特色
黑白的影像处理方式,更加深了这种讽刺意味。配合着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皮尔·金特》中《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做背景音乐,堪称完美。
先来看看一些大逆不道的词。
在三毛军训中,电影用摇滚又娱乐的音乐先是调侃了一顿委员长。
然后又白描了一下真实的部队生活。
你以为到处都是帅气的兵哥哥,其实等级森严的服从制度下还有很多兵痞。
三毛在前线杀敌,旁白说了这么一句——
导演,你这是要搞事情啊?
战况紧急,需要一些人抓阄去一线,领导明明是土炮,却非得学习委员长耍官腔。
牛师长在自杀前和三毛的对话,堪称真相帝。
的确,名留青史、享受无限荣光的是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那些所谓的大人物。而置身于历史之中,被消耗的小人物却被默默遗忘,尽管他们可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尽管他们才是构成历史的一块块基石。
再来看看一些作大死的戏谑。
明明孔武有力的军官,却给配了个女声。
战火越来越近,人们抗敌的热情越来越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结果劳军活动就是跳大腿舞。
你这是在瓦解意志、涣散军心啊!
一场战役胜利后,三毛被授予“智勇双全”锦旗,但摄影师各种跪舔,让他把锦旗一再抬高,结果出来的照片就是下面这样——
国难当头,一切行为都要以救国为主导,于是三毛成为了牛师长的保姆。
不仅要给他擦皮鞋、正衣冠,
还要给他儿子擦屁股,
给他太太洗胸罩。
这原味的内衣,估计现在很多宅男喜欢o(╯□╰)o
前线奋勇杀敌,领导骄奢淫逸,嘻嘻哈哈。
敌人都到家门口了,迟迟不肯下令,因为要在友军面前保存实力。
就这样一个师长,在自杀后却被塑造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
拒绝一切歌颂,一切假大空,用畸形的滑稽去嘲讽丑陋的现实。像
《三毛从军记》这样高级的黑色幽默,在中国影坛上极其稀有,堪称难以逾越的巅峰。
下面,毒药君再来说说
《三毛从军记》在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上的表现。
通常我们会将
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联合起来说成
后现代主解构主义,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词本身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周星驰曾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但他自己一头雾水,属于一种创作自觉
乍一听,这两个词挺唬人,挺神秘。其实网生代的我们基本上都自带后现代解构属性。
说点好理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它拒绝一切宏伟叙事、离经叛道、怀疑一切;而解构主义顾名思义,把已经建立好的东西拆了,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崇高著称。两者不谋而合,都意图消解中心,强调自由与差异。
张学友这个表情包的使用就具有极强的后现代主义解构色彩
在文学、影视等艺术的创作中,
后现代解构主义以荒诞、
戏仿、拼贴、漫画式表达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三毛从军记》对这些手法都有极其巧妙的使用。
比如,
军官到看到大腿舞,望眼镜立了起来,象征性唤起;
港片里经常见到领带立起的,不信回忆回忆……
三毛在洗澡时,被炮弹炸飞的鱼砸晕;
三毛给牛屁股上栓爆竹,身上披上炸药,让它奔向鬼子阵地;
此段配合
改编自歌剧《卡门》第二幕《
斗牛士之歌
》的背影音乐,简直燃到爆炸。
三毛和老鬼模仿鸡羊,惹得日本人不服,结果被团灭。
在戏仿上,
我们可以看到三毛变成岳飞大战日寇;
还可以看到三毛化身牛郎,
娶妻生子。
在《三毛从军记》中,
漫画式的表达也随处可见。
比如这个,
再比如这个。
影片本身根据漫画改编,也高度还原了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场景。
比如这个方额头军官。
在影片的结尾,三毛望着一望无际的十字架墓碑,一脸茫然。
而旁边却说,
三毛结束了动荡的军旅生涯,等待他的是——完了。
这个“完了”一下子让人心头一紧,想起那些惨绝人寰的民族怆痛,难以释怀。
周星驰带有后现代风格的无厘头电影的确很棒,但必须承认,和
《三毛从军记》比起来,在高度和厚度上是不够的。
导演
张建亚通过
《三毛从军记》在第五代导演中独树一帜。据他回忆,当时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已经风格林立,希望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片子,带上自己的烙印,顺着自己的“心气儿”,最终找到了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