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冬渐深,宜静思。
本期读书,是CFT50与中译出版社一起为读者推荐的优质金融科技、经济类新书。欢迎对该栏目感兴趣的读者编辑将阅读体会、好书推荐等信息,在文末留言,一起读书。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段永朝 主编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一书是对当下科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前景的大模型技术与超级平台现象的全面解读。本书集结了众多科技前沿的思考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入研究共同构成了这本极具前瞻性和深度的著作。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的内在逻辑、发展趋势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还详细探讨了超级平台如何重塑商业模式、引领产业变革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态势。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大模型与超级平台的最新动态、掌握其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从而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它打破了传统科技书籍的局限,将科技与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相融合,涉及了生成式AI、数字科学家与平行科学、平台升级与大模型开发等前沿话题,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见。同时,本书还关注到实际应用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使得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数据要素的市场化》
姜奇平 著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本书从数据要素的基本属性出发,深入剖析了数据在市场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通过梳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历史脉络和现状,作者展示了数据要素如何从一个边缘角色逐渐成长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力量。同时,本书还探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市场规则制定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姜奇平先生的文字深邃而富有洞察力,他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数据要素市场化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还融合了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数据要素市场化画卷。
《产品五品》
贾伟 著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这是一本介绍产品价值观的书籍,作者贾伟基于个人的爆品打造经验,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爆款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产品五品”这一爆品打造方法论。本书从作品、制品、商品、用品、废品这一产品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出发,深入阐述了各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特性和内在逻辑,全方位解读了爆款产品的打造策略,详细分析了饱满型、缺陷型、复购型、传播型、口碑型和转化型这六种不同类型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品,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本书将让你对产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论你是想从 0 到 1 打造一款新产品,还是将自己已有的产品升级完善,又或者是想创造出一款史无前例的爆品撬动亿级市场,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方法和思路。
《超凡智能体:从生命起源到AI智能体》
[爱] 凯文·J.米切尔 著
侍怡君 王淑花 译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在《超凡智能体》一书中,著名神经科学家凯文·J.米切尔(Kevin J. Mitchell)提出了大量与此相反的证据,认为我们并不仅仅是对物理力量做出反应的机械体,而且是有目的行动的主体。米切尔穿越数十亿年的进化史,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能够做出选择的生命体是如何从没有生命的物质中产生的。他解释了神经系统的出现如何提供了一种了解世界的手段,赋予了有知觉的动物建模、预测和模拟的能力。米切尔揭示了这些能力是如何在人类身上达到顶峰的,我们有能力想象和内省,有能力在当下进行推理,有能力通过行使我们的个人主体性来塑造自身可能的未来。米切尔的论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我们如何理解决策,影响我们的个体能动性如何得到增强或受到侵犯,影响我们如何思考面对全球危机时的集体能动性,以及影响我们如何考虑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未来。
《云端帝国》
[英]威利·莱顿维塔(Vili Lehdonvirta)著
吴晓昆 译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数字平台的崛起对企业家、用户和工人的生活形成了国家般的主导地位。科技巨头继续像“独裁者”一样统治互联网。这是怎么发生的?这些新的虚拟“国家”,它们的统治者与居民和企业之间正在酝酿什么样的冲突?人们是如何开始反击的?在这种奇怪的新形势下,领土国家及其政策制定者应该做些什么?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平台经济对我们生活的国家式的统治,并提出了一条新的前进道路。本书对于理解关于当下科技平台作用的争论至关重要,它指引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美]斯宾塞·贾卡布(Spencer Jakab)著
刘伟 译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本书通过时间节点的方式论述了GameStop如何在股票市场大获全胜,如何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华尔街机构进行竞争。这本书不只是描述了2021年最传奇的“游戏驿站轧空事件”,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华尔街变得更好,同时分析了Z世代股民的全新面貌。在这一细致入微的分析中,贾卡布揭示了经常被误解的利润动机和金融机制,这场所谓的革命是华尔街的一大财富。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看,这场史诗级的大对决体现了美国社会的内部撕裂,一方面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底层民众与上层精英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华尔街精英势力与科技新贵的矛盾。本书的阐述能让读者了解美国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
《大迁移》
[英]加亚·文斯(Gaia Vince) 著
林越越 译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本书描写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环境危机已经导致并将继续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作者认为,这种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移民(气候移民)是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可避免的后果,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地球整体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并深刻剖析了这些变化将如何成为驱动全球人口迁移的关键因素,预示着一个因环境变动而重塑的世界即将到来。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气候现象迫使数百万人背井离乡,并探讨了这一现象对全球经济、社会结构及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她呼吁国际社会正视气候移民的紧迫性,倡导通过策略性迁移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确保人类能在不断变迁的世界中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七次崩溃:下一次大规模全球化何时到来》
[英]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 著
祁长保 译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过去200年全球化及其转折点的新历史。研究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七次经济危机——19世纪40年代末、1873年同时发生的股市震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萧条时期、20世纪70年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新冠肺炎危机——他展示了其中一些危机最终如何推动市场朝着劳动力、商品和资本市场更加跨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另一些危机则推动了实质性的去全球化。本书还考察了一些关键的思想家,他们的著作塑造了我们对每一次危机的理解:1848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70年代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和卡尔·门格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财政部部长卡尔·赫弗里希;大萧条时期的凯恩斯;20世纪70年代的弗里德曼和哈耶克;2008年的本·伯南克;2020年的拉里·萨默斯和拉杰·切蒂。
《图像 : 一部人类信息史》
〔美〕迈克尔·弗兰德利(Michael Friendly)
〔美〕霍华德·韦纳(Howard Wainer)
牟立群 译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本书介绍了关于数据可视化的全面历史——它的起源、兴起以及对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影响。迈克尔·弗兰德利(Michael Friendly)和霍华德·韦纳(Howard Wainer)将我们带回17世纪中叶图形传播的起点: 当时荷兰制图师绘制了第一张统计数据图表,显示了从罗马到托莱多的估算距离。到1786年,威廉·普莱费尔(Wiliam Playfair)发明了线形图和条形图来解释贸易进出口。19世纪是数据显示的“黄金时代”,图像在追踪疾病暴发和了解社会问题方面找到了新的用途。图像交流的爆炸性增长既促进了认知革命,又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思维。各个学科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图像视觉展示有时比文字或数字表格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复杂的信息无处不在,图像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图文并茂,详细地描述了图像在400年来的演变过程。随着数据可视化的传播,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框架已成为科学和整个社会的基本要素。
《创作在云端:平台与文化生产》
[荷]托马斯·玻尔
[荷]戴维·尼尔伯格
[美]布鲁克·埃琳·达菲 著
董晨宇 宋佳玲 译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本书三位作者探讨了文化产业平台化的进程和影响,指出了市场、基础设施和治理在这场持续性变革中的重要变化,以及在劳动、创意和民主三个层面实践的关键转变。本书着重关注新闻、游戏、社交媒体三个产业,并借鉴了音乐、广告等其他行业的实例。书中涉及的地域范围广泛——以北美、欧洲、东南亚和中国的最新研究和论述为基础,揭示了全球范围内平台化发展轨迹的关键差异和惊人相似之处。
今天是周三,
一杯热茶,一本好书,
大概是冬日最惬意的事。
值班编辑:李潇科 审校:闵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