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ain365日
生活家的聚集地 | 和我一起把想要的生活过成每一天的日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pain365日

最好版本的自己。

pain365日  · 公众号  ·  · 2023-01-07 11:40

正文


这几个月原本应该暗搓搓最后奋力一搏的时机,我却在2022年10月底真正选择休息,给自己放一个漫长的寒假。停下脚步整理思绪,重新开始面向公众的写作。
即使这一年我看了70来本书,几乎每本书的读后感也有千百个字。但对我来说就连登录公众号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我在去年这一年已经彻底丧失了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我的欲望。
这篇稿子在停更一年后终于完成。一年来经历过工作和生活上的一次次起起伏伏,起没有过度惊讶,伏也没有妄自菲薄。情绪终于不再受到无端的影响导致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崩塌。
这一年每日7-8小时睡眠,无需闹钟,意识恢复到清醒都能觉察,醒后立刻起床;从被迫运动到主动享受运动;从过去几年外卖每个月平均花销5000元以上到2022年一整年外卖的花销不如过去一个月;从被情绪奴役到作为一名旁观者觉察到情绪的波动,感受到事情如何按照我的意愿发展,也感受到自己做事时不同的心态导致结果的好与坏。
不管怎样,梳理了几个月的我现在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也知道此刻必须行动,而无论这一篇写的如何,我都将以此篇重新出发, 让万物穿过自己。
让万物穿过自己——这短句来自于播客《无人知晓》里某一期的标题。正好那段时间读了很多传达类似含义的书籍,顿时就被这短句给迷住了。
当时正好看完《清醒地活》这本书,书里有个比喻:你在路上开车,犹如你的生命往前推进,你驾驶车的过程中,透过车窗会看见沿途的大树、商店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但这些事物都是立刻穿过你不作停留,所以你每时每刻仍旧让更多的事物进入你的视野。但就在此时,你突然好像看见你男朋友的汽车驶过,前排座位的两个人看上去在拥抱。接下来,看见这一幕的你已经没有办法拥有新的体验,这一路你都在质疑、生气、否定、担忧……这个事件的出现让你的心灵卡住了。可能你脑海的声音会试图压抑这种情感,但所有努力阻止这件事通过自己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增强。
目前为止,我在人际关系上遇到了太多让自己卡住的事情,复盘后都是相似的场景,此前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当脑海里不断闪现我感到难过的场景,当下的我每次都会无意识压抑,于是一次次类似的事件将未能流通的能量打包强行送到心灵深处储存起来,而传统中医里讲病的根源就是身体里的能量受到了阻碍不再流通,这些来自过去的印象预设了我们当下的反应,也会主导我将来的生活。 或许这是为什么我会反反复复在相同的地方跌倒的原因吧。
逐渐领悟到这一点后,我开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察自己的感受,于是流经我的万事万物都在慢慢穿过我。
能量在我的体内流通,我开始拥有了更多新的体验。甚至我给自己打了一个tag2023年要和50个陌生人聊天,包裹了几年的自我终于试探着打开。
2022年度最治愈我的一句话来自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克尔凯郭尔:焦虑是自由的眩晕。
这种专属于存在主义者的眩晕意向。萨特将它大致的描述为存在者站在悬崖峭壁上往下看会感到眩晕,因为有一种下坠的错觉;但如果有外界拿绳索绑住该存在者,那他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往下跳,因此焦虑会减小。越自由焦虑越严重,因此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一条大家都如此的未经审视的生活,进入自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勇敢拥抱自由,承担自由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用我的经验和思考来理解这种眩晕感,其实是存在主义者甜蜜的负担。
因为我的存在先于我是什么,所以我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步行动都决定了我将会是什么,这么一看存在主义是一种多么富含乐观精神的学说。如此我必须要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大到人生考学、事业发展、恋爱结婚,小到今早是否能够5点起床运动、忙里偷闲抽空读书都由我自己决定。因为我们绝不能只享受存在主义者充满可能性的未来,而不担受起大大小小的选择与背后所承担的责任。
“我此刻所处的境地不会决定我未来人生,但此刻的境地是我目前为止的所有人生选择与行动的总和。”我在任何一本关于人生可能性的书里都看到过类似的描述,以此共勉。
至于很多人说自己没得选,那不过是每个人自身的经历之路走的越久,背负的行囊也越多,包括无法中断的房贷、家庭的责任….但也不叫没有选择。只不过依靠理性比较不去做其他的选择更加容易,也更具有确定性。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行囊越轻,做选择的代价就越小,人生的可能性也会多得多,最终找到和自己相适应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概率也会大得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