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如此挺拔、颜值又如此灿烂的植物,实际上是一年生的菊科(这个身板是肯定踩不死的,别想了)。向日葵属于菊科下的向日葵属,发源于北美,不少亲缘关系颇近的植物都是远近闻名的入侵植物,向日葵有如此强韧的生命力也并不稀奇了。
紫茎泽兰就是大名鼎鼎的入侵植物。图片:Ixitixel / wikipedia
我们平日里看到的向日葵是Helianthus annus,Helianthus源于希腊语,意思就是“太阳花”,而我们现在说的“葵”,则与原来《诗经》里的“七月亨葵及菽”大相径庭(原指的是锦葵科的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这才是“葵”——冬葵。图片:BOTANIK Plant
“葵”之名被误用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冬葵的叶子与向日葵相似,都有趋光性。真要特别较真的话,向日葵应该被称作“向日菊”才对呢——实际上,第一次正式记载向日葵的古文献《植品》中,明末学者就唤其为“向日菊”:“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番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民间还有各种丰富多样的昵称,直呼“太阳花”的也不少。
地面上的小太阳。图片:
现代的分子研究表明,极有可能是北美洲原住民最先驯化了它们,具体地点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在可驯化植物十分缺乏的北美,向日葵无异于北美原住民的救星。野生向日葵样子和今天差别很大,植株有很多分枝,也没有那么大的花盘(花序),果实更小。但是从大约公元前 3000 年起,北美原住民就开始着手“改造”它们,向日葵的茎不再分枝了,花变大、果实也变大了,成了真正“一枝独秀”的花。
即使在玉米和土豆传入了北美之后,向日葵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没有被抛弃,反而扩散到了中美、南美。墨西哥阿兹台克人,将长得与太阳十分相似的向日葵作为太阳崇拜的标志,装饰在庙宇四处。地理大发现之后,向日葵的种子才乘着帆船来到了亚欧大陆。
向日葵出现在阿兹台克人生活的各处。图片:Mexicolore
前面说到乌克兰使用向日葵作为进化土壤的植物,实际上作为前苏联的“粮仓”,乌克兰也大量种植了向日葵作为油料来源,甚至将向日葵作为国花。俄国与向日葵的渊源则要追溯到 18 世纪,在东正教教会的斋戒期,不能吃黄油,但葵花籽油作为“外来者”不在禁止的名单上,作为斋戒时唯一方便食用的油类在教徒间流行开来。19 世纪,在顿河岸边的沃罗涅什,一个叫做 Danil Bokaryov的商人开发出了将葵花籽批量处理的技术,向日葵第一次进入了商业化种植;而斯大林时代,在俄罗斯农学家的培育下,一些栽培种的含油量可以高达 50%,成本被大大降低,葵花籽油也因此摆满了东欧各国的商店货架。
葵花籽油。图片:torange.biz / wikipedia
有意思的是,从美国出发的向日葵,兜兜转转又“回了家”。在健康食品风潮影响下,许多制造薯片的厂商开始大量使用葵花籽油。
不过,在中国,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还是搬了小板凳和瓜子围观楼主(并没有)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磕。在欧美很少见到这样的零食(大概是太麻烦了),但是咔咔地磕开瓜子、吃进瓜子仁的过程,或许才是杀时间零食的真谛呢。
爱吃瓜子的可不止人类呢。图片来源见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