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向日葵的颜值,人们还为向日葵赋予了许多文化意义。它出现在梵高的画中,是“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的象征,
代表着阳光、夏日、生命力
。一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赛,车手骑过绵延灿烂的向日葵田的瞬间,简直就是法国旅游宣传片。
弗莱芒著名画家 Anthony van Dyck 的自画像中就有一支巨大的向日葵。
向日葵总是朝着阳光,则被人们解读为忠诚、拥护和热爱的代言
。“领袖是太阳,人民是向日葵”这样的比喻,曾经大量出现在官方的文宣中。
其实,并不仅仅是向日葵,许多植物都具有趋光性
(后面还会提到)。向日葵的花盘因为大而显眼,又和茎、叶一起构成了拟人的形象,才会深深的刻在人们的认知中。
向日葵的趋光形象深入人心。图片来源见水印
有脑洞大的同学曾经发问,那么太阳落山之后,向日葵会怎样呢?难道真的会“一甩头”到东边去等着第二天太阳升起吗?
盛放的向日葵甚至未必会面朝太阳。图片:vineveraingredients.com
实际上,稍微了解植物趋光性,就不会脑补出这种画面了。屈光与植物的生长激素有关。生长素会控制植物茎的生长速率,而往往又富集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面的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
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
。
向日葵趋光的秘密,藏在它的茎里。图片:
Pixabay
生长素在幼芽和尖端中有大量分布,而成熟的组织中含量较少。因此
成熟的向日葵反而不会一直朝着太阳,而是微微低垂
。这时候,花盘上此前密密麻麻的小花形成的雌花花序,就会变成瓜子了。(观察向日葵花序,你还会发现隐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