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乎上:
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这条问题下的一个回答火了,
一天不到点赞2万。
“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我特别节省,每天在食堂吃饭不超过六块钱,早餐两根油条一杯豆浆,一块二。午餐晚餐的话,我们学校的食堂是可以打半份菜的,所以每次就4毛钱米饭加3个半份菜,两块钱左右。晚上上完自习回来如果饿的话,最多再加个茶叶蛋。”
网友“Shannon”说,就这样过了一阵子。突然有一天,收到来自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发来的邮件,让他去领取生活补助360元。
“我一下子就蒙了,我从未跟人说起我的家庭情况,尽管学费是父母贷款,但在大学里我从没跟任何人说过我的家庭情况不好啊。”Shannon跑到一卡通管理中心询问:“为什么要给我发放生活补助?我从没申请过,你们肯定是弄错了!”
工作人员说,学校会监测每个学生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情况,“如果每个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补助。”这番话,让Shannon瞬间热泪盈眶。
“竟然还有这种操作……”Shannon的这个回答,在知乎上收到了3.9万个“赞”。
一个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同学听说这种操作以后,竟然一个月都不去食堂,而改去餐馆,这样,他每个月在食堂的消费不到20块钱。
这位同学满心期待白得的补助,却事与愿违。他开始瞎猜,甚至觉得学校制度溃烂,社会不公……
最终他跑去质问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却是:根据消费记录,你很少在食堂吃饭,我们的算法不能认定你是贫困学生。
2016年11月,一篇网文《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球鞋,学校就取消了我的贫困生助学金》火了。
2016年5月,江苏高校48名贫困生因月话费超过150元,被取消资格。
类似事件比比皆是。比如,昆明某高校通过“比惨”演讲,挑选所谓的“贫二代”;
福州某高校让申请人上台陈述家庭状况,由“围观”同学票选特困生和贫困生;
个别高校甚至对受助学生提出各种限制,比如“不能穿戴时髦”,“不许使用价值超过1000元的手机”……
挤掉贫困生队伍水分,是为了公平,但不恰当的助学方法救了贫,却冷了心。
记者联系到作者Shannon,他说上述故事发生在2004年,13年过去,现在情况如何他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工部部长董雨告诉记者,中科大这项制度名叫“隐形资助”,始于2004年,“应该说是中科大开创的,当时在全国是首例。”
具体操作上,学校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每个月有400多名学生受助。
“隐形资助目前仍在实施。”董雨说,不过根据现在的物价标准,统计门槛增加到每餐7元。
除了网友Shannon所提的那个恶意不刷卡的舍友,还有故意少刷卡的,还有女生因为节食导致餐费减少,这些都不属于资助的对象。
为了精准筛选,中科大还会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状况、各院系负责人平时掌握的学生生活情况,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隐形资助”不只存在于中科大。董雨说,2004年以来就有不少学校前来取经,201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从2004年到现在,中科大已“隐性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到中科大“取经”,这种“低调而温馨”的做法已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中施行。
有人情味,还很高级,中科大的“操作”给了帮助也不会给错帮助,网友们大加赞赏。
此刻,19楼林志玲只想说: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综合 新浪微博、新华视点、观察者网 (编辑:赵莹莹)
中科大这操作,还真的比那些什么哭穷比赛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每个学校都多一些这样的“人情味儿”,相信在对外宣传和招生时都会更招人喜欢,你们觉得呢?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