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丝路金控
新丝路金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领跑者,致力于全球资本在中国区的投资及顾问服务,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运营提供咨询服务的平台。分享投资理念及机会,与投资人进行全方位沟通和互动。立志做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招商宏观静思录  ·  招商宏观 | 交易不确定性 ·  5 天前  
中国金融杂志  ·  国办重磅发布! ·  4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德国两大总理候选人,定了! ·  6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跨境ETF频遭炒作,部分跨境ETF溢价率超5 ... ·  1 周前  
小小牛财经  ·  跨境ETF频遭炒作,部分跨境ETF溢价率超5 ... ·  1 周前  
中金点睛  ·  中金:从暂停购买国债看货币政策动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丝路金控

企业为什么要上市?

新丝路金控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11-22 16:07

正文

☞ 新丝路金控诚邀有识之士加入,岗位详情,请戳☞招聘信息


 


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证券市场的启蒙阶段已经完成。上市对于一个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相信绝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都已经有了共识。但是,在一些场合,仍然会听到下面几种言论:



“上市都是为了圈钱。”

“有钱的公司都不上市,缺钱的才上市。”



一些企业家总认为,企业上市就是为了圈钱,我们企业不缺钱,为何还要去上市?的确,企业上市并非是企业融资的唯一方式,但却是最佳的融资方式之一,也是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契机,尤其对“草根出身”的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而言,上市更是一次内外兼修、脱胎换骨的过程。


上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融资


为什么各地政府和企业都积极开展运作上市,上市又给企业带来那些好处呢?

为什么各地政府非常鼓励企业去上市,甚至不惜给企业发放补贴,出台优惠政策扶植?

为什么许多企业和中介结构对资本市场那么狂热追求?

 

在当前市场中,许多企业却根本无法理解这一份执着,也不清楚企业为什么要上市,上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么企业到底为什么要上市呢?上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融资,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理由:

 

1、募集资金

 

首先,上市本身可以使得企业补充大量资金。

 

其次,上市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使得企业未来可以更大规模的进行债务融资。


最后,上市可以补充资本金,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减轻企业的现金流压力。特别是对毛利较薄,财务支出在不变成本中占比较高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2、品牌优势

 

上市与否对品牌的溢价有深刻的影响,上市公司通常在商务合作中更占优势。


一个典型案例是,上市与否,对商业商誉有重要影响。很多企业一听对方是上市公司,第一时间对于对方的企业实力、品牌便会有一个直观的判断,之后的商务合作也愿意做更多的让步。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在金融紧缩周期,上市公司获得银行支持某些时候会变得更加容易。原因非常直观,在扩张周期,企业业绩向好,资金需求旺盛,还款能力强,此时资金方处于寡头对多头的局面,备选对象较多;而在紧缩周期同,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风险对抗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外部增信能力,因此金融结构往往不敢给这些客户放款,进而出现“企业没有资金需求,银行求着企业贷款”的现象。事实上类似的现象在早期的资本市场也成立,资本市场寒冬来临之时,往往就是头部项目更受追捧之日。

 

这种品牌优势,在企业招聘当中也表现非常明显。尽管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薪酬对于同行业而言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考虑到职业稳定性、品牌溢价、发展潜力等因素,上市公司往往在人才吸引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回旋余地,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入动力。

 

3、优惠政策

 

政府方面,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更多地方政策的扶植。比如税收、项目审批方面的优惠,甚至还能获得专项的政府扶植资金。这是因为,上市公司对于政府而言是主要的创收来源,地方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就业的主要渠道。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幕是,当上市公司处于经营乏力、管理不善之时,一些地方政府会出面协调金融机构和地方企业,帮助上市公司度过难关,而普通企业很难有这样的待遇。

 

金融机构方面,上市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加有效的获取金融资源。一方面,企业能够上市,往往意味着其行业地位、经营业绩、财务数据等相较而言都比较有竞争力,自身业务和财务的对抗风险能力总体而言强于一般的企业;另一方面,上市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造成的信用成本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商业信息和信用体系还有待完善的国家,由于企业上市后需要定期按照监管的要求做信息披露,并接受审计机构的审计,因此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而言都是更有保障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也有效的降低了风险。

 

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做股权的质押融资。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由于其股权缺乏流动性,没有活跃的交易及有效的市场报价,因此金融机构无法判断一旦企业违约处置其股权是否可以收回成本或挽回部分损失,因而不接受股权质押。但上市公司的股权在二级市场上有活跃交易和报价,因此一旦发生违约,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委托出售等市场行为有效控制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也进一步拓宽了信用手段。

 

总结来看,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上市虽然不是最终目的,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企业者奋斗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标志。因此,“到纳斯达克敲钟”才会成为如此多创业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而由于高科技领域竞争压力大、节奏快的特征,绝大多数成功的高科技公司,无论是国外的苹果、谷歌、Facebook,还是国内的BAT,都离不开资本的助力的推动。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在逐步摈弃对资本的“天使论”和“妖魔论”,以一个愈发客观、开放的心态与资本市场对话,通过资本的助力,实现了仅凭内生积累可能到达的高成长速度。遗憾的是,我们也接触过一些自身素质较好,项目质地优良的创业者,由于对资本的偏见、恐惧和敌意,抱着小富即安的态度固步自封,最终丧失了时代斌予的机遇。


真实案例

举几个不为钱上市的企业案例


以下为知名知乎问答者JOY CAI的分享。既然是教科书外,我就从工作经验讲讲企业IPO的原因吧,分享我以前和一些打算上市的企业的客户想法,地点不限于中国,由于涉及企业商业机密,恕我不能太明指。


说点和钱没什么关系的案例。中国的股市让很多人失望,但这个世界不全是圈钱的人,无良的企业。

 

1、二代不行

 

一台湾客户,创始人60多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肯接他爹的生意。老爷子寻思找一家更大的企业来收购或把公司上市。后来考虑到怕收购的公司会减员或辞退一些老臣子,还是选择上市,找职业经理人再接手然后他自己再慢慢淡出管理层。上市的不一定都是圈钱啊,同学们,我遇上二代不行的还真不少。创始人反而不舍得把公司上市的是真的有。

 

2、创始人分歧

 

一科技公司,有两个创始人A和B,公司发展到4亿左右销售的时候两创始人对公司的产品方向产生很大的分歧,两人试着调整,最后还是不行。B决定退出,自己去搞,但是A没有现金买下B的股份,于是B找了一些投资者,但是投资者不同意只投资让A全权决策,且B对估值也不满意(B想要套现自己做),进入死循环,于是决定B卖一部分股票给A,先不拿钱,分期偿还,一部分比例拿去上市,然后B在市场上把最后部分套现。

 

3、自证清白

全球前几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全球除日本和美国外都得很好(估计都猜得到是哪一家,但我也是不想提名字,不过它家这件事媒体有许多报导,也不算是我先透露的),但由于美国一直以创始人军方背景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有威胁为由,阻止它的产品进美国。于是,公司高层曾经有想过把公司在美国或其它大的交易所上市,自证一下清白,后来觉得就算是这样人家也未必鸟你,于是作罢。(这个和某行ECM部门讨论时我有在场,不是“听说”)

 

4、监管和市场认可

 

由于反洗钱和国际一些公约限制,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非国有企业连开个离岸账户都要找律所去作验证,很麻烦,所以很多印尼菲律宾的公司都去新加坡上市,这样公司的治理情况和公开资料就等于有第三方的验证,别的不说,开个户就容易多了。中国的公司在国际上相对好一些,但是有些领域还是对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不信任。浙江一个公司的老总就觉得受这些歧视很憋屈,在丢了一张大单后,决定去亚洲某大交易所上市,请了四大之一的会计师和一家知名的律所来做这单IPO,承销行是谁就不说了,总之,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原因,他是不会愿意上市的。

 

5、为面子

 

中国南方某三四线城市,是知名的玩具工艺品生产基地。然后有一家玩具企业首先在A股上市了,然后在小城镇上一下子牛B了,一下子风光起来了,一下子和其它差不多大小的公司就拉开三条街的距离,连他们家帮忙的阿姨去市场买菜时都倍有面子。于是乎剩下的差不多的公司就不淡定了,开始问怎么能上市,然后有两家券商一年多内在这个县级行政区就搞了3单IPO。(来源:海外挂牌上市)







更多精彩资讯 请关注

新丝路金控(www.nsrwm.com)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