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北京初秋,已有凉意。
近日在读梁漱溟先生的晚年自述《这个世界会好吗》,颇有所感。因而临时起意,想要分享一篇我写于3年前的关于历史的旧文。
也想要分享一句近日看到的很喜欢的话——
“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来处。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来处,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去处在哪里。”
一曲宋冬野的《郭源潮》配上此文,或会更有感觉。
以下为正文,原文首发于2014年5月22日。
沉浸于历史中,或感怀或思考,或神往或怅然,或有所得或有所失,长期以来一直是我的一大消遣与乐趣,亦是我的一大能量来源。在我家中的书房里,满满4个书柜的藏书中至少有一多半与历史相关。
最近开始在读罗马史,从中亦不乏思考与收获,到兴奋处,不免发条微博又或在朋友面前提及一二,于是迎来部分朋友的疑问——你愿意花时间去看这么多历史,这些历史给你带来了什么价值?那些罗马的故事,对你又有何意义?
我颇花了些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给出我的回答前,我想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它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
众所周知,从15世纪开始,西方已进入大航海时代。但对于航海家们来说,他们却一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他们无法测量经度,从而也往往无法确定自己在茫茫大海中究竟身处何方。
在海上,航海家可以根据太阳和北极星的位置、白昼的长短等来较精确的估算出所处的纬度,但经度的测量则复杂得多。为此,在1714年的英国,政府出台了法案,国会承诺会为解决经度测量问题的人提供一笔2万英镑的奖金,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约翰.哈里森出生于1693年,由于从未受过高等教育,他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来源于自学,但他却对于机械和设计有着不一般的天赋,早早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钟表匠。
大约是在1727年,哈里森决定接受时代的挑战,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造出经受住海上颠簸且能测量经度的航海钟。
哈里森用了4年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并在伦敦得到了一笔款项资助,他再接再厉,又花了5年时间,在1737年,他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航海钟H-1。在那个时代,H-1足以让英国政府经度局的所有人啧啧称奇。
故事到此,哈里森本可以要求经度局安排一次测试,然后顺理成章的拿走自己的2万磅奖金,但他没有这么做。每一个技术天才对于技术的完美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哈里森也如是,他是整个评审会上唯一一个对于H-1提出批评的人。他对评审局要求给他更多的时间去做出改进,得到了同意。
又过了4年,哈里森造出他的第二台航海钟H-2。经度局相信,H-2已可以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国会提出的最小范围内,但哈里森近乎执拗的认为,这也不是他梦想中的航海钟。
哈里森闭门谢客,开始研发他的第三台航海钟,这一次他花了十多年时间,造出了看起来更加完美的H-3。然而,哈里森仍然不满足,他还想再次超越自己,他向政府提出,自己终于想到了一个完美的点子,可以让航海钟变得既小巧玲珑,又走表精确。
终于,在1759年,哈里森完成了仅比怀表稍大,重量仅为3磅,不仅外观美轮美奂,精确度也无可挑剔的H-4。此时的哈里森已经是66岁高龄,距离他造成第一台航海钟H-1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22年。
然而,故事在此时却开始急转直下。
在H-4面世之时,哈里森也迎来了他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并不是他的同行,而是高傲的科学家们。
科学家们要挑战哈里森的理由很简单——他们不能容忍高贵的科学输给一个卑微,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手工匠人。在他们看来,测量经度的关键是要观测和利用月亮的运行轨迹,这种方法极其复杂,但对于科学家们,正是由于这样的繁复,才足以彰显出科学那傲人的高贵气质。
于是,一批科学家开始千方百计的阻扰哈里森获奖,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马斯基林牧师,他通过自己的观测,证实了科学家也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测量出经度,即便他们的成本要远高于哈里森。
1761年,科学家和钟表匠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为了验证和比拼,哈里森的儿子威廉带着H-4登上了一艘军舰,经过81天的颠簸和头晕脑胀,下船时已经高烧至接近虚脱的威廉证实了H-4的不负众望——在81天的海上颠簸后,它只慢了5秒钟。
看起来无论如何经度局都应该兑现承诺,把奖金发给哈里森了,但科学家们的卑劣心理却超过我们想象。他们拒绝承认钟表匠的胜利,理由是哈里森没有把制造H-4的原理讲清楚。
此后的几年,是哈里森饱受折磨的几年。1764年,经度局虽然不情愿的给了哈里森一半的奖金,但要求他把航海钟全部上交,并造出2台复制品。1766年,曾经和哈里森抬杠,当时已经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台台长的马斯基林手持逮捕令,在哈里森家里强制收走了他的4块航海钟,理由是需要做进一步测试。在4块航海钟被夺走的过程中,陪伴了哈里森30多年,犹如亲生骨肉一般的H-1甚至被无情的摔落在地。
1770年,哈里森已经77岁,在这一年,他按照经度局的要求做出了一个H-4的复制品,但他也深深意识到了制造航海钟已无法再给他带来快乐。他只想要个说法,他只想让人们知道他这一生的辛劳、悲苦和疲倦。
1772年,在哈里森的儿子威廉的努力,以及英国国王的帮助下,哈里森最终得到了8750英镑。但这并非经度局的奖金,而是国会出于善意给予的奖励。此时的哈里森,已是80岁的垂暮老人。在与这笔奖金的纠葛中,他长期郁郁寡欢,并为此而最终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在1737年,全世界只有一个航海钟,那是哈里森的H-1。而到了1815年,全世界已经有5000多个航海钟。
哈里森的航海钟默默帮助英国确立了海洋大国的地位,这一切是如此顺理成章。只是,哈里森的故事却被人们知之甚少,在后世辉煌的航海图上,你总是很难看到历史的惊涛骇浪。
这个故事,到此结束。
若能耐心看完,不知道你从这个故事中会有些什么样的感受、思考和解读。
就我以往所看到听到的反馈来看,有人在其中看到了坚持和信念的力量,有人在其中解读出了人性的阴暗和光明,有人从中悟出了太过执着于自身的所谓目标或许会被其绑架而给自身带来更多苦难,有人发现了任何科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或许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都会渐行渐远,还有人得到了“一切皆是虚幻”的结论。
我猜,这正是历史的意义所在。历史并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面镜子,从中你可以更好的检视当下,检视你所遇到的问题,甚至检视自己应该何去何从。这当中,不同的人人从中获得的解读也会很不同。历史很难给你一个固定的答案,却可能在你遇到一些与过去类似的困境和疑惑时,给你一些参照、启发和指引。
同理,在哈里森的故事中,如果你得到了什么,那或许就是历史对你的意义所在。
若基于自身,阅读历史对我的意义,我想或许一方面是可以让我更能够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为何会是这个样子,另一方面则是以史鉴今,当下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得到答案。也即是说,对于“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通过阅读历史,在我脑子里会变得更加清晰。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日本女作家,也是《罗马人的故事》全书作者盐野七生的话——
“历史不是知识,作为知识的历史容易停留在平面的理解上。若想立体地去了解,只有阅读写于同时代或较近时代的作为原始史料的史料。一旦开始阅读这些史料,历史不仅变得立体,甚至还能感受到丰富的色彩。体会到这种妙处后,任何作者都希望把它传达给读它的人。”
盐野女士的这段话,给予我很多触动。我猜想,很多觉得历史无意义和无趣的朋友,或许他们眼中的历史,一直以来只是一种“知识”,只是要去记住的某些数字和名词而已。他们或许从未想到,也从未体会到过,历史还可以是立体和丰富的。
关于历史,如果非要给出些什么建议,或许我能说的就是:不要把历史看做是知识,把它看作是一面镜子就好。(完)
PS:如果你对于哈里森的故事有兴趣做更深入了解,推荐给你达娃.索贝尔所著的《经度: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这本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书,书中完整的记录和讲述了哈里森的故事。
行走江湖,随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