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ncounterAlpha
学习让金钱为我们工作的技能,开启通向自由人生的理财复利之路。遇见阿尔法,走自由之路,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EncounterAlpha

是什么放大了下跌的痛苦?

EncounterAlpha  · 公众号  ·  · 2024-01-18 00: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是满屏绿油油,指数创新低的一天。

周二的市场行情,明显有人为干预的迹象。上证指数触及2861点,跌破2022年4月下旬的最低点后,旋即权重股明显拉升,让上证指数、沪深300得以收涨。

几个峰值,意味着干预的存在
今天,因为重要数据披露以及种种因素,在沪深300ETF有明显托底买入的情况下,市场还是跌得一塌糊涂。

上层建筑领域,我们无法展开讨论。自媒体领域,有些红线话题,我们也就不展开了。 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动摇的重要原则,一定要坚定。 大家反馈的信心不足,我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1.熊市中后期之痛


1060多天的熊市,行至今日,不得不说气氛沉闷,让我们感到煎熬。

因为近来市场重要指数,很容易日内创新低,我又想起了 情绪、心理,给基金理财投资带来的困惑与挑战。

日子是一天天过的,如果没有交易的计划,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我们不知道,也没什么。 不知道细节,也许情绪、状态、反应都会更好,看待的视角也会不同。

沪深300的第三次下跌浪潮让人难受
2021年2月18日以来,低费率沪深300ETF和偏股型基金指数至今的跌幅,差不多都是40%。 但是在下跌的过程中,-10%每次累积,痛苦的放大,指数级暴增。

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市场最低点真正到来之前,那5-10%的下跌,可能让人感到窒息得不行。

2.过程、比较与内心的期待


从沪深300ETF的情况看,从2022年10月底的阶段性底部出发,至今的跌幅只有不到6%。 以价格指数看,从3500点跌到3230点,独立看待,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300跌幅不算大,主动基金前两波下跌赢这一波输
只是因为 时间的间隔 ,我们的种种 期待 ,我们的各种 对比 ,让我们的心太乱。

漫长的时间间隔,放大了下跌的痛苦,因为那是我们回不去的青春。如果拨动时间的钟,我们和自己在意的人都不变老,而股市的点位快速变化,我们又害怕什么呢?

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加速时间的钟,也没有让时间倒流的反方向的钟。人人都平等拥有24小时,但却要以不同的方式度过。

转移一下注意力,不去盯着那些细节看,下跌与上涨抵消,也许看到的数字,是一个可接受的低波动。

心怀期待,期待又落空,我们会感到失望。还记得去年此时此刻的憧憬吗?2023年,开年顺利上涨,这会儿该期盼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2023年的夏末,重要的会议,重要的提法,10月下旬的特别国债……每一次我们都是怀着期待的,但等来的却是市场再下台阶。

我们能在市场中,进入 相对无我 的状态吗,能否选择平静地接受一切?今天有个汤总的截图,本金归零,回复是“嗯”(当然,对于普通家庭,这是一定要避免这样的)。

权益类基金的最大区间跌幅可能有多大,持续的时间可能有多长,我们到底该拿出多少资金参与这个市场。 极端的数据有,只是当痛苦来临之前,我们不重视,或存有侥幸心理 。身处痛苦中,我们不淡定,不愿意全程体验。

期待太多,能承受的波折太少,过程中就会留下痛苦的挣扎。

对比其他资本市场,不管是老牌的还是新兴、发展中的,2023年以来,大家都涨得挺好。对比之中,我们不同步,难免感到失望和痛苦。

3.如果无亏损现在新开局呢?


说了这么多,我们跳出痛苦,再换个视角想想。 亏损的数字,心态和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理性决策。 2024年开年下跌这6%,让更多的朋友想卖出止损,结束这一场噩梦。 因为这是痛苦积累的结果。

但如果此时此刻,我们是一个经由知识、常识,武装头脑的投资者。 有毫发无伤的可长期投资的资金,我们又会作何考量?

全程经历沪深300、偏股型基金,从高位下跌40%的投资者,此时此刻看到的是绝望,感受的是痛苦。长线资金毫发无伤的投资者,很可能想跃跃欲试,表现为风险偏好。


股债1:9到4:6的表现与体验(来源:华安证券《量化绝对收益之路”系列之二:FOF赋能绝对收益:基金组合构建实战(上)》)
哪怕是谨慎的投资者,也会知道,先开仓个股 1:9或2:8的组合,长期的风险是低的。

同样拿出10%的资金买入,毫发无损的时候跟已经冒了枪林弹雨的时候,决策的难度是天壤之别的。如果抹掉过去的那些记忆,注入资金是全新的,毫发无损的,另一个自己如何看待市场,又该如何行动呢?我们可以片刻抽离,让两个自己探讨一下。

4.情绪之我与理性之我的对话


心理账户,过去沉重的记忆包袱,时间间隔带来的遗忘和疗愈,都影响着我们对痛苦的感知。

2021年2月18日至2022年4月下旬,这个区间里,沪深300ETF和偏股型基金指数的区间跌幅在30%左右。但那时,我们的投资痛苦程度,远低于现在。

因为基金能赚钱的记忆并不遥远 ,因为我们的账户多少有些盈利,换算下的年化收益率也还有个交代。

跌了30%,初始净值1变成了0.7,今天变成了0.6,这期间的跌幅有14.3%,但痛苦的程度是30%区间里的翻倍还不止。

从净值1.5到1,我们只是渐渐地失去了笑容,感叹一场梦,也许还有点豁达之意。而净值从1再到0.8,每减少0.05,都是锥心之痛。

我们今天就谈谈痛苦,若能抽离一个自我,让另一个自我跟自己对话一番,那自然更好。大家的苦痛,我也在承受,只是我们看待的角度不同,状态不同,感受到的疼痛级别不同。

我们眼中的痛苦,很可能是极少数人眼里的机遇。了解自己,与自己相处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别冒着情绪崩溃的风险勉强买入,因为情绪崩溃,保证不了长期。 估值底部,也有各种波动,不等于立马上涨。 估值底部的假摔,会骗走内心脆弱(没有贬义,大家的个体差异)朋友的钱。

当前无比痛苦,以至于影响了生活,也不是不能部分赎回。区分一下缓解痛苦,资金需要的赎回,以及冲动、绝望型的全仓赎回。

至于信心、前途命运,我们就不讨论了。这些可能要从历史、政治等多维度去找寻。区分一下网络里的事实与情绪表达(包括我在内),艰难的时刻需要隔离情绪去思考的能力。

祝大家晚安,以及提醒自己早睡、休息好。越是艰难,越要身体、精神好,这样才能熬得住。留言区,还盼大家情绪表达克制。自愿留下、状态良好、走万里征程的朋友,期盼共克时艰,守望互助等来春天。

林阳记于2024年1月17日,上证指数2833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