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暖新闻
鄂尔多斯关注度最高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雪花纷飞,寒意未减!未来三天这些地方雨雪持续…… ·  3 天前  
吉林生态环境  ·  来啦 !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暖新闻

暖城春光 | 伊金霍洛旗:“氢州”正过万重山

暖新闻  · 公众号  ·  · 2024-04-20 23:18

正文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基地生产的自治区首台套2000Nm3/h电解槽下线。

内蒙古捷氢氢能产业园启用暨首台燃料电池系统下线。

鄂尔多斯绿氢生态创新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

如今,伊金霍洛旗“氢州”加速起跑,“制、储、运、加、用”全产业发展链条正在加速形成,氢能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新质生产力热气腾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氢”舞飞扬 瞄准核心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从0到1”,必须依靠基础研究领域的源头创新,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根基”。

早晨7点,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一期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总投资3.13亿元,目前175名工人,两班倒,正在进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预计提前一个月完成工期,6月份专家们就可以实现拎包入住了。”每天早早就来到施工现场的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何力超说。

我们不禁要问抢进度、赶工期建设的实验室建成后究竟要干什么?

其实,实验室建成后,主要围绕是绿色氢能、智能电动车辆及机器人、智慧能源三大产业链,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供研发公共服务支撑、引进和孵化高质量科技企业,这将对鄂尔多斯建设绿氢生态创新区和氢能商业应用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伊金霍洛旗依托市政府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联盟合作的“氢洲”项目,以及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的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项目为引领,构建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绿氢生态创新区。

实验室的投用,是伊金霍洛旗扩大氢能科技创新“变量”的关键步骤,也是转化成高质量发展“增量”的关键路径。

“氢”力引领 抢滩布局新赛道


新赛道上,对氢能产业的规划和政策上的支持上,鄂尔多斯是发力较早的城市之一。

2022年4月,《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2024年)》印发。

2023年8月,《鄂尔多斯市支持氢能产业若干措施》印发,提出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氢化工产业发展、支持氢交通产业发展、支持氢能产业全面发展四个方面的14条支持政策。

……

面对氢能产业发展风口,伊金霍洛旗不只要乘上“东风”,还要抢占新赛道。

在《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确定伊金霍洛旗为鄂尔多斯氢能发展“先行区”,带动六旗两区共同建设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圈。同时依托蒙苏经济开发区和空港物流园区“两大阵地”,全力打造氢能供给示范区、氢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样板,为构筑世界级氢能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领先布局的伊金霍洛旗,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更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坚持创新驱动,建立健全“专班式”推进、“链长制”招商、“点长制”服务、“四张图”调度工作机制,构筑多能互补、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金融赋能方面,伊金霍洛旗率先设立1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引导基金,与远景科技、红杉资本合作成立首期50亿元规模的碳中和基金,积极帮助入园企业争取“科技兴蒙”等各类专项资金6200万元,全力支持技术研发和落地转化应用,培育壮大零碳创新生态。

在要素保障方面,伊金霍洛旗制定出台《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转型若干政策》等25项优惠政策,开通3条矿区新能源运煤专线,推广300余辆氢能和电动新能源重卡,率先打造以氢能源为主的新能源重卡应用示范基地。

此外,通过高标准建设人才科创城,伊金霍洛旗打造了鄂尔多斯市首家创客青年人才公寓,实施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计划,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这些政策“东风”和利好因素吹“绿”了伊金霍洛旗氢能产业的“田野”,展现了伊金霍洛旗在新赛道中的顶层设计优势,因此也吸引了国鸿氢能、捷氢科技、上海氢枫等众多国内知名的“头部企业”先后落户。

伊金霍洛旗,在氢能这一新兴赛道上,已然站在了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正在成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氢”力前行 集群发展全链探路


在鄂尔多斯新能源智慧陆港数字物流园区,上百辆煤矿重卡来来往往,但它们“肚子”里装的不是燃油,而是绿氢。

“吃”进的是氢,排出的是水,零污染、长续航,同时还满足了企业低成本、低碳化的运输需求。

截至目前,伊金霍洛旗累计推广氢能重卡300余辆,行驶里程超过300余万公里,累计运量近300万吨,节能、减排、高效作用凸显。

氢能重卡的发展,也激发了伊金霍洛旗氢气储运、加注以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核心氢能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制氢加氢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伊金霍洛旗建成投运,日加氢量达1000千克,让60辆氢能重卡有氢可“吃”。

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国鸿氢能一期2000套动力系统集成和25万千瓦电池电堆项目已实现投产,而江苏瑞驱年产2万套氢气循环泵、2万台集成控制器、25万台电动压缩机项目已开工,建成后将实现电堆、膜电极等4大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产。

在氢能车辆运营上,伊金霍洛旗已推广新能源汽车300余辆,探索6条短驳应用场景,同时规划加氢充换电合建站22座,分布于工矿园区、运煤专线及城镇核心区域,为新能源车辆运营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

……

氢能产业集群在伊金霍洛旗多点开花,转型是关键。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伊金霍洛旗主动创新求变、积极推进绿色转型,把氢能产业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另一大支点,站稳发展的风口。目前,伊金霍洛旗已成为国内旗县区层级氢能产业发展最完善、门类最齐全的氢能集群地。

今年,伊金霍洛旗两会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氢能产业园,坚持全链条布局、全场景应用、全集群发展,加快构筑以“研发、场景、产业”为核心的氢能产业体系。

向“新”而动,挂图作战,笃行万里。

从一批批氢能重卡的规模化亮相,到一座座加氢站落成,再到氢能标准验证中心揭牌、新能源研究院的建设……伊金霍洛旗这一“氢州”,正穿越新质生产力的“万重山”,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