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秒板的华谊集团带动了化工板块表现抢眼。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4wgOEzz20jEnmUQtBTFSHOOfcia1NMKPNI8PzCx3VQNxSQN6F6XazvY8K64zGbLXopxfia4WrBQYcFk4xxtSaFA/640?wx_fmt=jpeg)
上涨逻辑在于醋酸涨价,醋酸板块内醋化股份上涨3.23%、英力特上涨2.94%、华鲁恒升上涨1.75%、江苏索普上涨0.77%(控股股东索普集团生产醋酸)。
醋酸价格今日上涨4.05%,从年初至今上涨了17.33%,与2017年相比环比上涨102%。
在所有现货商品内,环比涨幅超过醋酸的只有4个品种,分别是:
1、维生素VA环比上涨372%,但从今年年初已累计下跌43%;
2、石墨电极环比上涨303%;
3、炭电极环比上涨119%;
4、五氧化二钒环比上涨104%,从今年年初已累计上涨22%
值得一提的是,华谊股份今日的龙虎榜星光熠熠,除了机构买单外,买一买三分别是“赵老哥”和“欢乐海”。
赵老哥很早就转型做大容量的趋势股了,没想到欢乐海居然也跑来做这类票。
吃瓜散户:不管欢乐海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们都已成功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
研报分享:
1、海外垄断近90%市场份额,国产已有突破,新源车中的进口替代了解一下?
又见进口替代,这次是最近正在回血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讲的是锂电池的一个细分:软包电池,以及软包电池独有的核心材料铝塑膜。
(1)何为软包?
锂电池根据封装形式不同,主要分为方形、圆柱、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外包装为铝塑膜,具有不易爆、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外形设计灵活等优点,不足之处是pack设计更复杂,导致成组效率低。
(2)为什么要用软包?
软包早已是全球数码领域的主导路线,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软包也一直是很重要的主流路线之一。国内来说,3C领域软包渗透率已超过70%,该指标还在增长。动力电池领域,软包渗透率约12-14%,尚属于“非主流”路线。
①低成组效率的短板逐渐弥补
软包电池的成组效率逐渐提升,由前两年的不足60%提升至65%以上。
②政策推动,助力软包发展
中国政府重视电池能量密度进步,提出2020年单体350wh/kg和系统250wh/kg的能量密度要求,三元软包电池有望领先另外两种电池达到这一要求。并且过去5年软包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提升最高,已经接近特斯拉装配的松下圆柱电池。
(3)国内软包发展潜力如何?
①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国内软包渗透率持续攀升
动力电池方向: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5.5万辆,同比增长59.5%,下游销量高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约44.5GWh,同比增长44.4%。2016年软包电池渗透率约12%,2017年约15%。未来得益于政策持续引导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发展,软包电池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至30%+。
3C领域方向:软包电池形状设计更加灵活,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更高而受青睐,中国3C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较快,由2011年的13%提升至2016年的67%,未来也将维持较高的渗透率。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R4wgOEzz20jEnmUQtBTFSHOOfcia1NMKP0WmL7icb7NRx2omoowkFjgPTA3tj4ibfW3DWts3J7Hv080DyMN4qGfug/640?wx_fmt=png)
②国内软包产业链正在崛起
海外动力市场的软包电池主要被LGC、AESC把控,数码软包电池领域,ATL已经是全球龙头。尽管有较大差距,但国内产业链正在快速崛起。
销量方面:国内企业包括孚能、万向A123等企业都配套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
能量密度方面:国内多数软包企业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00wh/kg的水平,孚能科技目前单体能量密度可达220wh/kg,较为接近国际主流厂家的水平。
产能方面:孚能、卡耐、捷威等软包企业均在加速扩产,在建产能较当前至少高出1倍。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R4wgOEzz20jEnmUQtBTFSHOOfcia1NMKP0oib7xFjFsJTvozRslXuXyTSWd1FKveyAria4Ub3q7okJQbmnB03JGBg/640?wx_fmt=png)
③铝塑膜供应商在技术、工艺上接连获得突破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独有的核心材料,国产比例在10%左右,一直是国产化率最低的环节。近几年,国内铝塑膜供应商在技术、工艺上接连获得突破,招商电新认为今明年就是数码市场的铝塑膜大范围国产化的时期。主要因为:
紫江、道明、卓越等国内主流铝塑膜企业均从数码领域开始供货,国产铝塑膜凭借价格、交货、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快应用进程。
国内主要企业经过3-5年积累,已经开始批量或小批量供货主流锂电池企业。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4wgOEzz20jEnmUQtBTFSHOOfcia1NMKPd8w7SP8oXJlIhG1TzNiamOttM8CMhQr0DKY6rpkgPiaEGNwXBG3OdldA/640?wx_fmt=jpeg)
关于道明光学,除了“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能够量产铝塑膜的企业之一”这一个看点之外,公司微棱镜型反光膜也已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量产,也要替代进口了。
2、放量在即的冷门医药板块,市场规模仅次于抗肿瘤药,这几家药企已经暗戳戳进场埋伏了!
广受喜爱的医药科普小课堂又开讲了!今天说的是“慢病管理用药的口服降糖药”SGLT-2抑制剂。17H2三大SGLT-2i依次获批,开启口服降糖药新时代,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已在布局。
(1)SGLT-2抑制剂是为何物?
①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攀升,血糖控制效果差。
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14亿(每10个成年人有一人患糖尿病),占全球1/4,仅有32.2%的人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患者中,仅不到一半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②糖尿病并发症比其本身更难缠。
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4倍,患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比普通患者多112%的支出,降低并发症风险一直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
③SGLT-2抑制剂可以降血糖+预防并发症。
SGLT-2抑制剂为口服降糖药,依从性好,通过尿液葡萄糖过度排泄来降血糖,同时可以使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下降,从而减少住院和心血管药物方面的支出,拥有疗效+经济双重优势。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4wgOEzz20jEnmUQtBTFSHOOfcia1NMKPHGA06TGCu6QeC0h4Y2A4lMdS6ibfQ1QNXjibAeXwIjhOU5XQfnApZo7A/640?wx_fmt=jpeg)
(2)SGLT-2抑制剂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自2012年首个SGLT-2i获批以来,SGLT-2i保持快速增长,17年全球销售额达26.32亿,占糖尿病市场6.5%。国内糖尿病市场规模超过四百亿,但目前仍以传统口服降糖药仍为主。
①短期:SGLT-2i去年获批,临床推广和招标采购尚需一段时间,且进入医保前价格昂贵较难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