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炮轰社交媒体的算法:「很多恶是人为造成的,这些人造成了恶,尤其是利用科学、科技手段、技术能力,那造成的恶比普通人造成的恶要大,这是大恶。」
关于商业伦理的讨论从未停过,钟睒睒此事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借此机会,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张一鸣早年曾经说过,
算法没有价值观。
还有一位投资人,我说你怎么什么钱都赚,他反问我:志刚,人民币有黑白之分吗?
不错,算法、人民币没有价值观,但CEO作为「人」,作为服务客户、管理员工、直面大众的人,难道也没有价值观吗?
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未来能长久存活发展的CEO,要具备怎样的价值观?总结成一句话:
坚持正向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
这句话是我2021年提出的「山海营训」,也是未来创业最重要的趋势。
为什么这样说?
1、宏观环境变了。
国家的长远诉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下的诉求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草莽时代过去,创业不能只论成败,不问是非,CEO要思考自己能不能为更广大的老百姓创造价值?让他们的生存更有保障、生命更健康、精神和物质的生活更美好?
2、商业格局变了。
未来很难再出现巨无霸了,企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因此,单打独斗也不现实了。在一致的价值观基础上,你要考虑合纵连横、报团取暖,实现生态共赢,你死我活不该是唯一的出路。
产业链上的商家需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做保障,才能做研发、生产,让服务和产品变得更好,产业才能有良性发展。如果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把利润吃完了,那对整个产业的影响是负面的、糟糕的,最终劣币驱逐良币,产业失去生命力,还很有可能受到整顿。
3、个体的追求、诉求也变了。
近年来许多品牌的营销,因为性别议题而翻车,作为消费者,大家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在做购买决策时,会更加关注企业和CEO的精神内核、价值取向。
美团二号位王慧文在新经济100人CEO峰会上分享过一段话:「我前一段时间,读了一些关于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资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因为巴菲特和芒格他们俩资金量过大,基本上是没法在一个公司股价开始跌之后退出的。他们怎么识别公司上涨最后那小段?
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些很简单、不用付出很多努力,利润就能变好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是伤害用户体验、伤害行业健康度、伤害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些用户的抱怨是价值观层面的,当一个企业开始做这个事的时候,巴菲特和芒格就要考虑卖股票了。
」
而作为生产者,普通人也希望突破内卷,找到更加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在工作中也能收获幸福。我前不久和高途创始人陈向东直播交流,他提到希望高途能够成为员工幸福度最高的中国公司之一,我感触很深。今年胖东来出圈,一大亮点不也是员工的高福利吗?
我自己是个CEO,我帮助了60多位创业者成长发展,我公众号的读者,大部分也都是创业者、高管。我们共同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变化莫测的环境,怎么找到那些不变的东西?
有两句话,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
第一,任何创业,要将国家、社会、时代、技术与个人命运相结合。
第二,所有公司的胜利,最终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价值观会影响你的战略,塑造你的企业文化,正向的价值观,如果CEO能以身作则,落实价值观,也会助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