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留下了这句温暖广大农民心窝的一句话。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
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
说,“直到今天,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企业,用实际行动带着当地的老乡致富。”
杨莹介绍,五年时间里,他们大力发展玫瑰相关产业和花卉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成立了19家合作社,吸引了1000多名农民从事玫瑰生产,并带动当地农民研发相关玫瑰产品,把农业与旅游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以玫瑰文化为载体,集玫瑰种植及衍生产品加工、玫瑰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带动周边更多农民一起致富。
“近几年,三亚博后村也发生了两个可喜的变化,一是老乡在旅游发展中从观望、参与到积极支持,从等、靠、要、拿到自己主动干、积极干,从‘输血’变成‘造血’;二是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好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杨莹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总书记的嘱托!”
杨莹从事的玫瑰事业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同时也让她非常有成就感的是,“如今,老乡们的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到现在每户收入能达到7万元,甚至高的能够达到每户25万元。大家盖了新房,买了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杨莹说,如今,随着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变,博后村也在进行美丽乡村和产业小镇建设,村庄的环境就越来越好,小镇越来越火,基本实现家家都能就业,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大步迈向小康。“我想这应该是对习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殷切期望最好的回应。”杨莹说。
其实,与杨莹一样,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获得极大满足感的还有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福建漳州市委会副主委、闽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陆銮眉
。
园艺科班出身的陆銮眉爱花、识花、懂花,醉心花卉科研、教学与推广,大家最常找到她的地方不是办公室、实验室,而是月季花田里那个“瘦小身影”——总在太阳底下孜孜不倦地修剪花枝、打芽,还要教工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陆銮眉栽培出来的月季花品质很高,很快就在漳州市区仅有的几家花店打开了销路,福州、厦门的鲜花批发商也慕名而来。
此时,陆銮眉并没有把自己的好技术藏起来,而是选择对老乡进行专业的培训,教他们怎么种花、怎么插花,以及一些关于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的相关知识。“慢慢地,听到大家说,他们的效益比以前要好了,让我感到很欣慰。”陆銮眉说。
如今,伴随着花卉种植业的发展,当地的村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陆銮眉又开始培训率先尝试转型发展的农民“带头人”,怎么去适应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的新需求。
从最初的月季鲜切花开始,到引进可食用的玫瑰花生产、制成“鲜花饼”,再到让游客自己来采摘鲜花,然后快速压制干燥,制作成压花作品,例如压花手链,压花画……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鲜花产品的附加值,既让当地农民从中获益,也让远近游客在体验中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与满足。自诩为“花农”的陆銮眉希望自己可以不断用最新的技术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用明艳的花朵在装点起家的同时,也教她们如何将这份美丽不断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