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人民日报》的这首《一带一路之歌》了解“一带一路”吧~
《一带一路之歌》中文版
让我们先看看出席这次盛会的29个国家领导的豪华名单:
1.阿根廷总统 马克里
2.白俄罗斯总统 卢卡申科
3.智利总统 巴切莱特
4.捷克总统 泽曼
5.印尼总统 佐科
6.哈萨克斯坦
总统
纳扎尔巴耶夫
7.肯尼亚
总统
肯雅塔
8.老挝
国家主席
本扬
9.菲律宾
总统
杜特尔特
10.俄罗斯
总统
普京
11.瑞士
联邦主席
洛伊特哈德
12.土耳其
总统
埃尔多安
13.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
米尔济约耶夫
14.越南
国家主席
陈大光
15.柬埔寨
首相
洪森
16.埃塞俄比亚
总理
海尔马里亚姆
17.斐济
总理
姆拜尼马拉马
18.希腊
总理
齐普拉斯
19.匈牙利
总理
欧尔班
20.意大利
总理
真蒂洛尼
21.马来西亚
总理
纳吉布
22.蒙古国
总理
额尔登巴特
23.缅甸
国务资政
昂山素季
24.巴基斯坦
总理
谢里夫
25.波兰
总理
希德沃
26.塞尔维亚
总理
武契奇
27.西班牙
首相
拉霍伊
28.斯里兰卡
总理
维克勒马辛哈
29.吉尔吉斯斯坦总统 阿坦巴耶夫
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北京时间12日上午,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宣布了这一信息。
“美方认识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将派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1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如是表示。而美国那边,则是由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宣布的。
▲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吹风会,请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右二)、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右一)介绍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
同一天,加拿大政府也宣布,国际贸易部长驻议会秘书帕米拉·戈德史密斯-琼斯(Pamela Goldsmith-Jones)将代表加官方,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而来自5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消息显示,英德法日也将派代表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英方将委派财政大臣哈蒙德作为梅首相特使,德方将委派经济和能源部长齐普里斯作为德联邦政府和默克尔总理特别代表出席。法国前总理、参议院外交、防务和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拉法兰将作为法国总统代表率团出席论坛,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将率团出席高峰论坛相关活动。
此外,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将出席高峰论坛相关活动。
“特朗普派代表参加‘一带一路’论坛,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希望与北京建立更良好的关系,尽管此前竞选期间他对中国的表态用词严厉。”《纽约时报》在获悉美国将出席“一带一路”论坛后,发表了这样的评价。
英国《金融时报》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文章说,目前来看,“这位新总统在处理与北京方面关系时正在采取的方式,远没有去年选战期间承诺的对抗性那么强”。
▲《金融时报》中文网截图
其实,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三年来一直很复杂。
美国媒体曾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比作“马歇尔计划”,宣称“不能只从经济角度看待新的丝绸之路”。
不过,随着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相继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积极投入和参与的兴趣,甚至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也率先呼应“一带一路”,令美国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这项宏大的“经济纽带”计划对美国的利弊。
▲
建设中的中马友谊大桥。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项目,中马友谊大桥让马尔代夫人民的梦想变为现实,也成为中马友谊的重要见证。(新华社)
彼时,美国也有一个与“一带一路”相似名称的计划:“新丝绸之路计划”,由奥巴马政府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于2011年时提出。
如今,北京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但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早已湮没在国务院冗杂的文件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总体来看,美国之前对‘一带一路’并非排斥,而是尚在观察,不作相关表态。”
他认为,此次美国能够派代表团前来,相当于对“一带一路”从比较暧昧的态度,转变成了支持的积极姿态,“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突破。”
同样认为美国参加本次论坛是“一个大事件”的,还有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网友。
“我们原本以为特朗普反对‘一带一路’。”一位印度网友得知消息后惊讶地说。
即使是关注此事的美国网友,第一反应也是“没想到”。一位注明身份是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编辑的网友在转发美国商务部最新声明时,在推特上询问同行:“到底谁会去中国?”
据外媒12日下午的报道,在白宫亚太事务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马特·波廷杰将与多名美商务部官员前往北京,出席“一带一路”论坛。
▲路透社报道截图
金灿荣认为,“美国方面说,通过评估,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从经济角度看非常重要,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所以对美国而言,有钱可赚,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在美国终于下定决心响应中国“一带一路”之前,美国内的舆论界早为此不断“催促”过特朗普政府。
美国智库席勒学会主席在上个月的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如果能说服特朗普总统接受邀请,与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建新丝绸之路,那特朗普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总统。”
▲美国智库席勒学会主席的讲话视频截图
话说到这份上,足见美国人对加入“一带一路”的迫切。
不过,由于“事发突然”,中国网友也在微博上对美国代表团即将来华议论纷纷。除了认为这是一个“重大信号”外,不少网友也把话题引向了素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小伙伴们”——
“对于美国态度的转变,日本应该会感到有点‘着急’。好在日本已经宣布派出二阶俊博来华与会,所以日本应该不会感到太尴尬。当然,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能够前来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对中国而言都是好事。”金灿荣表示。
事实上,除了宣布美国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昨天,中美还同时宣布了两国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的“早期收获”。
据央视报道,在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一个月之际,双方就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的问题达成了十项共识。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截图
“百日计划”如此快速地取得成果,离不开两国政府部门的高效努力。
美国CNN网站12日披露了此次中美双方协商的一些细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告诉CNN:由于两国有12个小时的时差,协商通常都在“每天很不方便的时间”举行。协商期间,几乎每一天,美国商务部都会将具体协商进展直接汇报给特朗普总统本人。
“百日计划从概念变成成功的实践,表明这一计划是科学的、可行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说,百日计划的实质是问题导向、目标管理、友好协商、互利共赢,这也是我们在中美关系中应该坚守的原则。
在12日的发布会上,朱光耀强调说,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是一个合作的计划、行动的计划、互利共赢的计划。双方所反映的诉求是平衡的,绝对不是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让利清单或政策诉求。
根据协商,中国还将派代表团参加7月在美国举办的一个投资者会议。
“对中国来讲,让中美关系保持稳定是一个大方向。而通过贸易关系维持中美整体关系的稳定,这个大思路是完全正确的。”金灿荣表示,“我们要用一个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