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辙
车辙的报道方向覆盖产业政策、市场及公司动态,同时更侧重于汽车文化、车型评测、以及技术解读等垂直内容。作为汽车圈非常具有原创影响力的新媒体,我们一直秉持专业、深度和有趣的报道宗旨,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amazing ,小米汽车排新势力第 2 了 ·  19 小时前  
第一电动汽车网  ·  6.98万起,比亚迪高阶智驾来了! ·  昨天  
南京新闻  ·  同日公告!东风、长安筹划重组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找新车金融产品的朋友看过来,靠谱金服能做异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车辙

比亚迪,越过“珠峰”背后

车辙  · 公众号  · 汽车  · 2020-04-08 12:30

正文

3月29日,比亚迪电池刀片的发布给新能源车电池领域丢入了一枚深水炸弹,引爆后海水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杀伤力巨大。据说业内已经有多家新能源车厂商在跟比亚迪接触寻求合作。

动力电池方向走偏

这些年,随着新能源车热度的逐年递增,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动力电池也迎来爆发期,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1.08GWh上升到2019年的116.6GWh,九年时间增长百倍。

据Marklines预测,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将保持增长,全球出货量在2025年达到850GWh,市场空间在5800亿元左右。

谁成为这一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引领者,谁就抢占了未来汽车行业乃至工业革命的先机。


我们国内也明确制定了动力电池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体能量密度在今年达到350Wh/kg,之后是2025年达到400Wh/kg,到2030年,单体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再加上新能源补贴同样是能量密度导向,越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越高的财政补贴。导致整个行业都在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却忽略了电池的安全保障能力。

但近些年来,补贴滑坡的周期是一年一次,部分企业将开发周期压缩到9-12个月,来不及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就批量生产,后果却由消费者承担。

正是基于这些行业沉疴,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在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撂下狠话:“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引领全球动力电池重回正道


刀片电池征服针刺测试


王传福的底气来自刀片电池超高的安全性能。

顾名思义,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最新研发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将电芯做成了“刀片”形状,“刀片”的长度可以根据电池包的尺寸进行定制,最长可以做到2米多。

为了印证刀片电池的高安全性,比亚迪在发布会上直接展示了针刺测试的实验过程,这项测试的做法是通过一个金属针刺穿电池,模拟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时的电池表现。

要知道,由于严酷和极端的测试手段,针刺测试是业界公认最难通过,堪称“珠穆朗玛峰”之巅的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


根据针刺测试的结果,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热失控,开始剧烈燃烧,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


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在被穿透后无明火,有烟雾从电池卸压阀喷出,表面温度达到了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

比亚迪刀片电池,穿透后无明火,甚至无烟雾,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

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测试,却是目前行业的一道技术瓶颈。


以至于,比亚迪敢说“你见过哪个电池厂家或电动车厂家公布过动力电池针刺测试的结果吗?”

除了比亚迪,确实没有。

刀片电池为何拥有超高的安全性能?


比亚迪究竟是怎么做到呢,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

一,刀片电池电极材料为本身结构稳定的磷酸铁锂,使用过程中体积变化小,热稳定性高。电芯辅以特殊的极耳结构设计和行业唯一全方位的安全涂层技术,保证良好的温度一致性、无热堆积。


二,电芯使用叠片结构加“陶瓷电池”技术,在电芯发生内部短路时,一般不会发生剧烈反应,极端情况下仅有冒烟现象。

三,电池包与电芯一体化设计,直列式排布结构、高温绝缘陶瓷防护与隔烟通道的设计,热稳定性极高。

再往深层次讲,刀片电池是设计服务于功能的典范,一切为了安全,这不得不说到当今电池组的构成。



主流的电池组是电芯组成模组,再将模组放进电池组的框架中,同时为了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框架中有很多梁和结构件。这两步流程至少牺牲了60%的空间,也就是说一大块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只有40%。刀片电池成组时跳过“模组”,一个刀片电池就相当于一条梁,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体,空间利用率提高到60%,体积利用率提升50%以上。


兼顾安全和空间利用率的刀片电池简直是工程设计的完美模板,有了大空间,也允许放入更多的电芯,带来的是续航里程的提升。以及,扁平化的设计有利于降低整车风阻,提高整车离地高度和减少刮碰,进一步保证安全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