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人社部等9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文末附政策原文)
,引发广泛关注。
最近很多政府官方号和主流媒体都在转发,包括央视新闻也报道了。很权威的通知,
对应的新职业与证书应该也不会太远
。
然而新证书可能也伴随着新一轮的韭菜盘
,在此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数字人才
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
是当下的热门趋势。但行情不是今天说的重点,在此聊一聊专业领域之内的证书。
《通知》重点任务二:
围绕新职业,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
一旦和国家职业标准挂上钩,基本都会陆续颁布对应的新证书,和考证
。这个没有问题,工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策推动,人才先行。如何培养或者判断人才,往往很大程度依赖“标准”:
学历、职称、以及考证书
。
所以证书早晚都会推出
。
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
。
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
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
,开发培训教程,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衔接认定相应职称。
在项目实施基础上,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
(二)推进数字技能提升行动。适应数字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
大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
。
加快开发一批数字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
、基本职业培训包、教材课程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大数字培训资源开放共享力度。
......
但是,在国家统一的证书没出来之前,也许机构就会开始推出一些对应的证书。
比如大数据工程师、比如人工智能工程师……
这才是要讲的重点和要注意避坑的
。
趁势推出的这些证书,并不是机构的专业厉害,而是,收割厉害。
就像以前,国家提到的智能建造概念一出来,机构的智能建造师证书就出来了。
即便国家不承认,没关系,先收割一波韭菜落袋为安
。
再看下边的截图,大伙自行体会(聊天截图来源:罗兄)。
这些证,要么是山寨,要么就是协会发的证,或者XX研究院、XX中心。
看似引流新职业潮流,实际只是热度的擦边球。
行内的人都知道,但小白就不一样了。现在行情内卷,想赶紧考个证,或者想走捷径,又或者准入资格类太难考不下来。这个时候碰到一个“暖心”机构,告诉你现在几个国家新职业,新证书,含金量,刚刚出来,不用你考就能拿证。
告诉你这是九部委联合发文,告诉你现在大学也要新增数字领域专业,火热职业快上车!告诉你考证之后可以对应职称!还可以成为高层次人才有现金奖励政策!更有技能提升补贴!还能纳入地方高级专家库!
政策没问题,似乎没有说错,一心动一优惠,不少人可能就会入手。
但是,政策强硬不代表证书强硬。
即便是对于国家现阶段已经颁发的新职业与正规新证书,
绝大多数都还在初期探索阶段
。
而在这个阶段也一定是经验大于证书
。除非你是工作就在这个行业,可以考,或者还年轻,有转行的可能性可以考。
但到了一定年龄,没有转行的可能性,考了也基本没多少用
。
更何况在国家没有颁发之前,如果只是机构或者协会趁热发的新职业证书,更要注意。它的出现大多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了填满口袋。新职业新证书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成为机构或者某些协会收割的风口,那就不应该了,所以谨慎看待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新证书。
当然,这是看完文件之后,按照以往市场的惯例推测有可能会有机构开始出证。不过,也可能不会推。只是万一真遇到这种证,不要赶热度,新的东西,宣传的越热就越要保持多冷静。前段时间一个人实名举报,自己考证被坑了40万。这哪是考证养家,明明是考证毁家。
与其被中介、非官方机构忽悠,
不如关注一下各自省厅的官方文件!
截至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天津3地发文明确:
取得数字工程师中级证书的,可直接认定为工程师。
其中,浙江还提出最高补贴5200元。
2024年1月,天津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衔接对应工作的通知》。
本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查看全文:
人社局:取得该类中级证书的,可直接认定为工程师!
202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已于9月16日起施行。
最高补贴5200元。
重点如下:
查看全文:
住建厅:取得这类中级证书,可直接认定为工程师!最高补贴5200元!
2023年,广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原文链接:
https://www.smelz.cn/article/zhengce/detail-54524.html
新政之下,更需要大伙以客观、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各类讯息。
各位读者有什么看法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附人社部政策原文:
人社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_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网信办,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数据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现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家数据局
2024年4月2日
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创新引领和服务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和能力导向,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更好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
。
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
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
,开发培训教程,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衔接认定相应职称。
在项目实施基础上,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
(二)推进数字技能提升行动。适应数字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
大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
。
加快开发一批数字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
、基本职业培训包、教材课程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大数字培训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支持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加强创新型、实用型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依托龙头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等开展数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三)开展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加大对数字人才倾斜力度,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支持一批留学回国数字人才创新创业,组织一批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回国服务。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支持数字人才在园内创新创业。推进引才引智工作,支持开展高层次数字人才出国(境)培训交流,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人才国际交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骨干人才。
(四)开展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支持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业载体、创业学院,深度融合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链条,加大数字人才创业培训力度,促进数字人才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专业投资机构,投成一批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支持数字经济“硬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专业性国家级人才市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器、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园,培育发展一批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数字人才流动、求职、就业提供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五)开展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数字素养和专业水平,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数字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作用,利用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开展高层次数字人才高级研修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加快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等人才工程向数字领域倾斜。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设,加大博士后人才培养力度。
(六)举办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在全国技能大赛专设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数字职业竞赛项目,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选拔培养数字人才。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数字领域,促进高水平数字人才与项目产业对接。支持各地和有关行业举办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
三、政策保障
(一)优化培养政策。结合数字人才需求,深化数字领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新增一批数字领域新专业。推进数字技术相关课程、教材教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
(二)健全评价体系。持续发布数字职业,
动态调整数字职称专业设置
。支持各地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职称专业。健全数字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完善数字经济相关职业资格制度。规范数字技能人才评价,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政策。开展数字领域卓越工程师能力评价,推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国际互认。
(三)完善分配制度。完善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数字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制定数字经济从业人员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数字人才特点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强化薪酬信息服务,指导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发布数字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信息。
(四)提高投入水平。探索建立通过社会力量筹资的数字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企业应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培训投入力度。各地应将符合本地需求的数字职业(工种)培养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对符合条件人员可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对跨地区就业创业的允许在常住地或就业地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五)畅通流动渠道。畅通企业数字人才向高校流动渠道,支持高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高层次数字人才按规定兼职,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数字领域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兼职创新、在职和离岗创办企业。
(六)强化激励引导。通过国情研修、休假疗养,开展咨询服务、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对高层次数字人才的政治引领。将高层次数字人才纳入地方高级专家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在住房、落户、就医服务、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创业投资、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支持或提供便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和培育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数字人才成长成才良好环境。
各部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数字人才培育的重要性,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着力造就大批高水平数字人才,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等各方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承担政策制定、资源整合、质量监管等职责,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抓好督促落实。网信、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数据等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主动谋划实施好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重点项目。财政部门要确保相关财政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行业组织要共同做好数字人才有关工作,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