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趣历史
如果你喜欢我,就来“艺商在线”微信公众号来找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宗教与世俗势力的角力 ·  14 小时前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17 小时前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17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2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趣历史

皇帝用膳大排场

艺趣历史  · 简书  · 历史  · 2018-02-01 14:08

正文

皇帝贵为天子,身着龙袍,以辇代步,住在金鸾宝殿,处处彰显尊贵。

其食,自然也是不同一般。

清皇室源起于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上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

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提早一个小时。

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上。

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员开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备案后,才能烹饪制作。

皇帝平时用膳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的东、西间或办事场所。

用膳时,东西两边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间南门,东西两边是给皇帝留用的,因为皇帝要坐东朝西用膳。

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上桌单,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这叫“传膳”。

然后,太监们便手捧红色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

这时,皇帝在太监簇拥下步入膳桌入座,准备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皇帝身后,一名年长的侍膳太监则站在一旁,负责给皇帝布菜。

膳桌一般用三张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间一张桌子供皇帝进膳用,主要摆放几只时令鲜菜和水果等。

在膳桌旁边还另设一几案,以备皇帝赏赐,皇帝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这道菜便会被放到几案上。

之后放入配有开水加温的食盒内,送到被赏赐的官员府中或妃嫔宫中。

待膳太监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块试毒牌,查看变色不变色,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或变质。

用试毒牌检验过之后,太监再亲口将每道菜尝一口,谓之“尝膳”。

验证无误后,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

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

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宗教与世俗势力的角力
14 小时前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17 小时前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17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昨天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昨天
互联网新鲜事  ·  你最怀念家乡的什么过年习俗?
8 年前
十点读书  ·  最舒服的关系,就是凡事不用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