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改革攻坚,推动我校共青团改革取得进展
1.加强改革精神宣传解读。通过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高校共青团改革精神,认真组织团学干部学习《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努力做到改革精神广为人知、赢得共识,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
2.抓好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围绕《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和推进我校共青团方案的制定、具体实施等工作,抓好改革精神的转化落地。重点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团学组织机构设置、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基于“青年之声”平台维护学生权益等方面改革。学联学生会组织重点推进落实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学生干部选拔考核培养制度等方面改革。
3.健全机制促进改革显成效。以改革为契机,努力形成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构建、重点工作改革创新等难点问题的破解。加强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优化面向基层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面向青年学生的众创众筹众评机制。
二、狠抓从严治团,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组织活力
1.切实做好经常性教育、团籍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等工作。
2.广泛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共青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枢纽和中心,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
3.明确团支部工作职责、创新团支部设置方式、提升团支部工作活力,强化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将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作为严肃团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实效。
4.落实校级和院系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建立完善校级和院系团组织领导班子向委员会报告、委员会向代表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的制度。抓好本校团干部培训。
三、落实诚信教育,加强团员青年思想引领
1.落实“大学生诚信教育推进年”各项活动。营造校园诚信之风,以“诚信”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诚信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理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和谐校园。
2.开展“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全团部署,各级团学组织广泛开展“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抓住党的十九大召开、建团95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进党史、国史、近现代史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化“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等工作,开展报告宣讲、故事分享、仪式教育、线上活动等,引领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抓好常项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加强会议精神宣传阐释,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推动做好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在配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方面主动嵌入,发挥补充和支撑作用。三是深入开展学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成果集中遴选宣传,推动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四是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践行载体。五是深化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六是做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持在春秋季开学召开学生思想动态座谈会,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分析研判,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七是指导各级学生组织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引领,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报告、座谈交流、专题辅导、榜样寻访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广大同学争做“六有”大学生。
4.深化网上思想引导。组织和号召青年学生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清朗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调动基层和青年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策划推出传播广、影响大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栏目。抓住重要契机,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积极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线上主题活动。
5.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主题团日的基础作用,在全校范围内,以团支部为单位,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伴我成长”、纪念建团95周年、“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等主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四、着眼素质拓展,全面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组织学生参加第七届“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继续推进KAB创业教育提档升级;做好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2017年项目申报工作、开展全校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成果遴选;开展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培训。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建设。推动贯彻落实《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好大学生创业协会、KAB创业俱乐部,办好创业论坛,做好大学生孵化基地建设。
3.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集中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在大型赛会、生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继续做好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动员、选拔、考核、体检和派遣工作,做好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服务管理工作。
4.持续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持续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深化“线上+线下”组织方式,依靠基层团学组织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发动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三走”活动。继续开展“大学生百炼之星”省级寻访活动。
5.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契机,依托校训、校史等载体,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读书创作活动、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舞蹈大赛、女性文化节、校园之星、男子排球赛、女子篮球赛、足球联赛等。
五、加强权益服务,服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落实”“1+100”制度,做好学校共青团“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学生团支部和青年学生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发挥团组织优势,着眼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关注毕业未就业学生群体,结合实际开展就业服务,实施“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推动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加强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工作。促进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组织在学校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制度化集中反映学生意愿和代表学生利益的职能。推动“青年之声”平台建设。
六、把握时代前沿,建设“网上共青团”
完善“青年之声”平台,推广优秀案例,努力打造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提升服务青年学生的实效。加强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等新媒体阵地建设,努力实现“粉丝数”增长与影响力提升的并进。加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网络“红人”、技术“能人”。搭建学联、学生会组织网上工作平台,实现信息传递的有效扁平化,及时收集和回应广大同学意见建议,加强学联学生会组织与青年学生的联系互动。建设“青年服务成长平台”,让活动通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更多学生对活动选择的机会。
共青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2017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