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刚刚,三部门重磅发布! ·  昨天  
首席商业评论  ·  2天30场,马拉松受捧,而古镇游成“弃子”?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突发!纽约发生汽车爆炸事件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融业风控之乱:零经验者,跳槽3次,年薪50万,监守自盗!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18 17:29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21君: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华尔街之狼》里的主角贝尔福特,从一贫如洗到靠股票发家成为亿万富翁,最终锒铛入狱的故事。

金融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能让一个人获得巨额财富,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一贫如洗,无法翻身。现实社会的金融界,确实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要问,金融的核心是什么?

严谨的金融从业者,答案必是风控

然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界的风控乱象丛生:风控从业者良莠不齐,浑水摸鱼,监守自盗,内外勾结,骗贷分成...

“中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的风控从业者大概是十几万,真正懂风控的,也就一两千人”,催单侠CEO李晓炜称。

人才缺口巨大,还不是风控行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一本财经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毫无经验的风控人员,只需要跳槽3次,就能升到总监职位,年薪50万起;除了浑水摸鱼外,还有诸多监守自盗者,他们内外勾结,帮助骗贷者绕过层层审核,再利润分成。

“风控之痛,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隐患”,中望金服的首席风险官马斌斌称。

风控是金融的命脉,脉搏如此紊乱,谁来保障行业的血脉通畅?


1. 风控乱象

在一个风控话题的论坛上,罗劲松(化名)作为演讲嘉宾,在台上眉飞色舞,讲了15分钟,探讨风控模型的搭建。

罗劲松是某公司的风控总监,年薪50万,其实不过是一个88年的年轻小伙。

他从一张白纸到“年轻有为的行业榜样”,只用了两年。感觉像一个励志故事,但听完他自己的描述,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个钻营的标本。

第一年,罗劲松在一家名气很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当审核专员,工作就是对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简单审核,“毫无含金量,但是,是第一步,入行”。

半年后,他跳槽去一家互金公司,当了风控经理,此时,他已能说上大段大段的风控理论,“外行能唬住了”,这就是第二步,“镀金”。

一年后,他第三次跳槽,成功进入一家规模不小的互金公司,此时他已是“风控总监”,年薪50万了。

也就是说,他用了两年时间,就爬到了行业“顶峰”。


中望金服的首席风险官马斌斌,曾经在宜信负责风控,算是中国最早进入风控行业的专家,他称,目前中国有上万家的小贷公司、几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加在一起的风控人员,大概是十几万人。

实际上,十几万的从业基数,大部分只是滥竽充数者。

马斌斌称,像罗劲松这样的“三级跳”者,不在少数,“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场灾难”。

马斌斌也会参加一些行业会议,在聊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所谓的“风控总监”,甚至不会看报表,“这个事情挺可笑的,就像医生不会看病历一样可笑”。 

整个行业还处在莽原阶段,良莠不齐,除了滥竽充数之徒,还有大量的监守自盗者。

马斌斌透露,整个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内外勾结”,风控人员和骗贷者一起操作骗贷

他举例称,双方会联手,在一些偏远地区寻找身份证骗贷,钱到手后,让当地民政部开一个死亡证明,风控就通知平台,人死了,作为坏账处理。

更可怕的是,现在风控人员开始主动找到骗贷者,让他们填写一些审核资料,就相互分钱。

而风控人员参与造假,已不是行业秘密。他们在淘宝上,花几十块钱,就能购买一份银行流水,或者伪造一份房产证明,“风控人员就是制定规则者,他很知道如何躲避规则”。


2. 人才缺口

“行业的现状是,风控人员很吃香,猎头到处挖人,供求关系决定了攀爬速度”,罗劲松称。

风控行业确实如此。

在智联招聘、拉勾网等招聘平台上,搜索“风控”两个字,总监级别,大多年薪50万起;风控经理,大多是年薪20-30万。

催单侠CEO李晓炜,曾在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负责风控,现在做贷后催收,对行业观察多年。

他虽离开风控行业几个月,可几乎两三天就能接到猎头的电话,“可见行业有多缺人”。

“业内比较认可的风控从业者,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捷信、宜信等老牌消费金融公司出身,摸爬滚打多年;第二类,是银行、金融机构、小贷公司背景”。李晓炜称。

老的从业者不多,而大学又没有对口的专业,新生力量供给不足,导致行业人才青黄不接。

目前,风控行业唯一较对口的专业,是“信用管理”,可惜只有十几所大学开了该课程。

马斌斌不得不从“数学”、“金融”等有联系的专业找人。

一边是人才缺失,一边是需求激增。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正在爆炸式增长,过了那个“流量为王”的年代后,大家对回归金融的本质开始无比渴求,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惜重金,给自己配置一个“风控总监”,打造一个风控团队。


本来是一个好的行业趋势,却成了钻营者的漏洞,他们利用行业“求贤若渴”的心理,顺杆而爬。

“我在面试的过程中,和公司的人聊,发现没有几个人懂风控”,罗劲松称,他通常的招数,就是先来一套高深的理论,“所有人听晕后,就能谈高薪了”。

“很多人懂一些皮毛就去忽悠,搭建一个风控模型开始运转,但验证模型是否靠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个时候,人早就跳槽了”,马斌斌称,就是因为验证一个人是否专业,有延后性,才让一些人有机可乘。


3. 风控模型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风控的核心,是模型。


“中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的风控从业者大概是十几万,真正懂风控的,也就一两千人”,李晓炜称,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大部分公司的风控模型,并不靠谱。

“没有哪个公司的风控模型,可以拿来直接用,因为应用场景、用户群体、数据来源都会有差异”,李晓炜称,通常建立公司数据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先拿竞争对手的模型来“跑一跑”,再根据实际的运转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还比较认可的鉴别标准是,风控模型的逾期率达到30%以上,模型失败;10%以内,基本合格;5%以内,模型已相当成功。

而行业的实际情况是,“行业大部分风控模型无效的,或者说只能叫规则,不叫模型”,马斌斌称。

比如,最简单的规则是:年龄20岁以下、60岁以上的用户不做。

马斌斌说,还有一些内容模型评分卡,比如,按照年龄段,20—25岁的一个积分,25—30岁一个积分;按照工资高低,工资3000—3500元一个积分,3500—4500一个积分,几个维度积分后,就做出来评分卡。

“但是这个并没有经过测算,也没有数据的验证,就可以去和老板吹嘘,已经有模型和评分卡了”,马斌斌称。

这也意味着,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因地制宜”。

这种不确定性,也导致行业模型的紊乱和无序。

据业内资深从业人员透露,现在大部分风控模型的雏形,都是通过违规获取用户数据做到。

“比如,安装这个APP时,如果是苹果手机,就会提示要读取用户通讯录,如果是安卓手机,连提示都没有”,该从业人员透露,获取通讯录数据,第一,是为了看是否认识“老赖”朋友,如果认识,风险就高;第二,是为了在你逾期后,给你的亲朋好友打电话,进行催收。

这些“违规”手段,成了大部分风控模型的核心武器。

马斌斌称,实际上,一个完整的风控模型,需要两个部分:200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刚刚兴起时,一个“信用模型”就可以应对;而如今,欺诈越来越多,“羊毛党”横行,“欺诈模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大数据风控,才是拯救风控行业的最大想象力。

“数据不是越多越好,数据需要匹配贴合的人群,才能产生价值”,马斌斌称。比如农村群体,央行的征信数据,可能是无效的,因为很多农民都没有信用卡;而淘宝和支付宝数据,也可能无效的,因为他们可能电脑都没有。

对于农民的风控模型来说,可能婚姻子女、土地数据,反而是最有效的。

市场越乱,浑水摸鱼者越多,风控行业就像陷入了恶性循环。

风控之乱,已让互联网金融行业感觉到了切肤之痛。

正在阵痛期的互金行业,是否意识到这才是恶疾根源?


本文来源: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


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21世纪经济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


21君
小伙伴们,面对现在的互联网金融风控行业的乱象,你是怎么看待的?你认为,如何才能缓解这样的情况呢?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