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明天,记得喝碗粥 ·  昨天  
新华社  ·  大范围降温来了 ·  2 天前  
南方都市报  ·  今早突发!女子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评论 |“你教你的,我招我的” 招生专业和招聘专业“打架” 很难解决吗?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3 20:47

正文

在山西吕梁,“世界史不是历史学” 

在江苏徐州,“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

在江苏苏州,“中国史不是历史学” 

……

招生与招聘“专业”打架 并非个案!



考第一不被录用,

因“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

纪元是江苏师范大学文学硕士,2016年她参加了江苏省徐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第一,她以为这次铁定要被录用了。没想到,就在录用结果公示前两个小时,她突然接到通知——因专业不符,她的录用资格被徐州市人社局取消。

纪元的研究生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此次招聘专业要求中列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属于该学科下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为此,江苏师法大学还为纪元开具了一份证明文件。

△国务院学位办各学科分类代码目录

但徐州市人社局认为,纪元的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

电话沟通、局长信箱、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一年多过去了,纪元的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近期媒体报道后,徐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并向社会公布。

“世界史”不是“历史学”

考生被取消面试资格

2017年3月,考生刘瑞玲参加了山西省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并进面试环节。然而,吕梁市人社局通知她:认定其为“填报虚假报名信息”,并取消面试资格。理由是,招聘计划要求是“历史学”专业,而她毕业证上的专业是“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在媒体关注后,吕梁市政府决定恢复该考生的面试资格并道歉。

“中国史”也不是“历史学”

报考公务员被拒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生刘芳报考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公务员岗位时,被用人单位以她所学专业“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不是“历史学”为由,对刘芳的报考未予通过资格审核。”在媒体关注后,用人单位承认工作失误。

还有哪些专业陷入了迷思?

【以下来自@央视新闻 网友留言



央视评论

“中国古代史是不是中国史?”如果这是考卷里的一道判断题,相信极少有人会答错。现实中,这是招考过程中的资格题,有些人或单位却丢了分。最近,如“世界史是不是历史学”“法律硕士是不是法学”等题,招聘单位审核时的答案,让人难以置信。问题出在何处?

因为匪夷所思,所以议论纷纷。有人说工作人员太僵化,有人说岗位设置像“萝卜”,有人说招聘单位太官僚……从不同视角看,原因的确有多面性,就像专业一样,本科时的“历史学”类,研究生期间就分成了三个学科。“以谁为准”,就成了裁定是非的重要标尺。而关键的原因在于,同样是专业,一个在教育系统的招生目录中,另一个在人社系统的招聘目录里;一个是统一颁布,另一个则自主设定,二者如何少打架、不打架,才是破题要害。

△事业单位招考(资料图)

有人问:让招聘专业与招生专业停止“打架”,很难吗?

难,因为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单位招聘的需求并不一致。应该承认,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多地为了育人和科研,而单位招聘则偏重于岗位的职责功能,基于不同目标、不同需求、不同信息,“你教你的,我招我的”存在相当的鸿沟。

也不难,毕竟只有相关专业领域内才会出现“打架”。一方面基于常识判断,学外语的报考化学岗位肯定不行,而中文专业是否适配古代汉语就不能“一棍子打死”;另一方面基于机制建设,既要做到对招聘专业的精细化,又要做到招聘专业录与招生目录的深度对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级失误”,也才能让更专业的人才在更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最近频现的“专业打架”事件,与其说出在了招生与招聘两个环节的联通上,不如说暴露出两个更严肃的问题:一是“信息孤岛”依旧坚固;二是,人才培养与选拔仍存保守。

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信息共享要更广、更深地覆盖到政务领域。以“专业打架”为例,不查询国务院颁布的专业目录,甚至随意地制定招聘专业目录,更甚者还要出具“世界史是历史学”的自我证明,无不是在各自领域“画了一个圈”如同壁垒。如果招生培养、单位招聘、简历投放、资料审核等各个环节,能够纳入到统一信息系统中,诸如在专业一项,就会更为一致,而不至于“反复论证”“循环论证”,更无需“多跑腿”“多磨嘴”,谁都可能成为赢家。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是一个人的技能所在,也是身份标签。它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张通行证,为了更好地前行而不该因为种种原因成为“绊脚石”。从这个意义上说,让“专业打架”成为历史,何尝不是为社会运转增添另一种润滑剂。毕竟,以此为契机来弥合冲突,会以更公平的方式、更畅通的渠道让每个人看到向上流动、向好生长的希望。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李壹观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孙毛宁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