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AC STUDIO
LAC丨ArchStudio 专注建筑类前沿知识传播与分享。联合全球顶尖院校建筑师,设计师,学者及相关机构,搭建学术前沿与行业交流平台。传承学术精神、分享行业经验,为学生的学术生涯与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LAC STUDIO

掌握流量密码的大五校级优秀毕设!智能建造+绿色建筑+交互式体验设计,集齐三大热门元素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

LAC STUDIO  · 公众号  ·  · 2024-07-24 14: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生林于桢的毕设作品《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该作品获得了福州大学校优秀毕业设计的荣誉。作品以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为核心,设计新型汽车工厂,并结合智慧城市理念进行多功能设计。文章从背景、区位、场地、人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汽车工厂不仅是生产制造场所,更是集生产、展示、研发、社区互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

关键观点2: 设计理念

设计以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为核心,通过引入大量开放空间进行功能复合,打造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的新型汽车工厂。

关键观点3: 项目地点

项目选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该walker具有良好的物流条件和市场辐射能力,并且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观点4: 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包括智能建造、绿色技术、交互式体验设计、复合功能设计、立体交通设计等。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无人机物流等实现智能化;通过绿色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交互式体验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复合功能设计和立体交通设计实现高效的空间利用和交通组织。

关键观点5: 成果展示

项目成果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局部效果图等。设计保留了场地现状的广场空间和水体,增加了景观小品和亲水平台,提升了整体环境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次优秀作品分享

我们邀请到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林于桢同学分享她的毕设作品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

此作品获得福州大学2024年校优秀毕业设计的荣誉





作者按:


本项目主题是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 ,汽车工厂不仅是生产制造场所,更是集生产、展示、研发、社区互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设计以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为核心,通过引入大量开放空间进行功能复合,打造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的新型汽车工厂。






背景分析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在推行智慧城市这个理念。我从中提取出三个主要的设计关键词, 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性化



选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毗邻多个重要经济区和港口,具有良好的物流条件和市场辐射能力。并且当前泉州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为在泉州建设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提供了诸多优势。





区位分析


我的项目选址位于泉州展览城地块,这是一个政府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区域。该地块的开发旨在截流城市中心的大量人流和车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一战略转变了城市由同心圆环状向外扩展的传统模式,改为沿轴向发展,从而避免了连续性扩展演变为新一轮的城市圈层扩展。最终,这种布局将实现 “多级、多轴” 的发展目标。此外,地块位于规划中的汽贸商务带上,为汽车产业的集中发展提供了便利。






场地分析

场地的东南侧是一条贯穿了整个泉州的国道,可以给场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人流。场地对面有一个较大的景观公园,景观视野极佳,和场地构成了较为明显的空间轴线关系。同时, 场地内外都分布了大量的汽车服务、汽车配件、销售等功能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汽车产业特色。 这些功能区为汽车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也为汽车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人群分析


经调研发现场地周边的人群主要由汽车供应销售商、当地居民和学生组成。 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对汽车产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他们可能是汽车用户、消费者或者是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希望在工厂的设计完成之后,我们能够吸引更多的技术研发人员和对汽车产业感兴趣的人群前来。



通过以上的前期分析,我希望探索一种新型的汽车工厂设计,建设具备社区功能的工厂空间,如社区互动区和绿色休闲区,提升工厂与周边社区的融合度。



体块生成分析


首先确定了两大主要功能区,汽车工厂和售部分。 并对功能进行细化,切割体块,做出体块堆叠的层次感,并引入立体交通系统串联整个建筑,以及立面的设计,还有屋顶功能空间的细化。





策略分析

这是我的总策略分析预览,主要有绿色技术设计、立体交通系统设计、复合功能设计、智慧技术设计,并且我的建筑整体功能主要以展览加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但是区别与传统的汽车工厂, 我通过引入大量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的复合设计。 来打造这样一个新型的汽车工厂设计。




策略一: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的技术,上面这块是汽车生产所需的流程以及对应的空间。区别于传统的汽车生产车间,我希望我的工厂能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引入智能机器人来进行一些智能的装配, 3d打印技术做零件制造,无人机进行物流运输,以及vr技术协助虚拟装配。




策略二:绿色技术



智慧绿色的设计,我引入大面积的屋顶花园设计,也结合屋顶种植区域布置了太阳能光伏板。 在景观的部分,关注于自然降水的收集和渗透,通过铺设透水性地面、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有效地将自然降水引导至工厂的雨洪管理系统中。



同时也考虑了雨水收集的设计,将建筑中部分的承重柱子结合雨水收集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处理后可以进行一些二次灌溉,发电,并且最后回馈于工厂建筑内部。




策略三:交互式体验设计



这个流程是传统的用户在购车时的操作流程,但是我希望在其中引入一些新的体验。比如在用户浏览汽车信息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虚拟车型的展示,包括外观内饰和功能。在预约试驾时,设置试驾模拟体验。并且在用户签订了购车合同后可以实现线上可视化, 在手机app端观看所买车辆生产制造过程。





策略四:复合功能设计



通过将建筑功能与社区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二者的共生发展,同时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融合、消费与生产的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打造一个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的汽车工厂。并且在整体的功能布局上,底层设置一些公共性的功能,开放性较强,上层则分布一些私密性专业性较强的研发实验功能。




策略五:立体交通设计



我设计了两条贯穿整个建筑的人行和车行廊道,车行道主要是试车的功能,车辆可以通过环形坡道上到环道上,而位于较低处的步行廊道可以兼具户外展厅,室外集市等功能。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总平面图)


本次设计保留了场地现状的广场空间和水体,并对其进行了重新激活设计,通过增加景观小品和亲水平台,提升整体环境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成果展示(剖面图)





成果展示(局部效果图)


屋顶都市农场: 提供市民互动模式新思路,社区生活融入现代工厂,形成可持续化生产闭环


多功能展览平台: 营造错落的展览平台,融入VR AR 技术,支持线上线下多模式交互,形成富有记忆点的独特打卡点


立体交通枢纽: 融合VR和AR技术,模拟各种驾驶场景和道路条件,提升试车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复合集市空间: 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增强顾客互动,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独特的购物乐趣





图文来源 / ‍ 林于桢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介绍|


在图纸和五花八门的表达手法背后,是什么支撑了设计本身?在设计过程中又有哪些难点,哪些地方需要格外注意?你在做这个项目时候有哪些地方借鉴了别的建筑师 / 建筑项目,谁更值得学习?个人风格是如何养成的?…… 基于大家对于那些项目的好奇心,LAC特地推出【 优秀项目集合地 】栏目! 选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学生的作品,从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年级的大神在线回答我们的提



▲ 戳上方图片链接查看【优秀项目集合地】其他优秀项目分享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




推 荐 阅 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