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恒均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自己的路,也让他人走他们的路;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杨恒均游学,伴你走过山山水水,寓学于游,黑眼睛看世界,感悟人生与一草一木,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学习于一体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2 天前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2 天前  
猫笔刀  ·  又烧起来了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杨恒均游学

少看点历史剧、宫廷戏

杨恒均游学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8-15 23:08

正文

相关部门发布禁令,要求这段时间不要播宫廷剧等娱乐节目,要开会了,要集中播放红色剧本的正能量电视剧。但最近《 军师同盟 》还在播放。这剧本介入历史和宫廷两剧之间,虽然大多故事的内容历史上查无实据,但作为戏说历史,也并没太离谱。其中的宫廷戏,例如对曹操专权、司马懿弄权的描述还是挺有意思的。这部电视剧依然还在热播,可见并没有被归类到古装娱乐剧目之列。

实际上, 中国过往比较火的宫廷剧,很少能够真正归类到“娱乐类”,更多的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剧、伦理剧甚至政治剧——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一点可能会把整个世界都抛得远远的。例如,美国也有历史剧,可是,过去三十年里,我发现只有在拍摄林肯、金博士的影视,在涉及到他们引起争议的那些性格和行为时,大家才会谈起他们的现实意义。而同中国同样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欧洲诸国,拍摄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也很少能够成为他们当下现实社会中的热点,更无法折射和映射当今现实了。 究其原因,大概是过去已经真正成为历史,人们正视历史后也已经真正告别了历史。历史故事很难再充当借古讽今、鉴古知今的镜子。 试想,你能拍摄一段法国的历史,然后让法国人联想到现在从而看得陷入其中情不自禁?你能拍摄一段德国历史,让他们感觉到身临其境而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很难了,因为组成历史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道德水平与文化环境,同当今的相比有了天壤之别。在“现代”和“古代”之间隔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政治制度、价值理念与社会道德的鸿沟。如果说德国、法国、美国甚至日本等国民现在还需要从历史中学习如何建立社会制度、管理人民,如何做君主如何当人民,恐怕只能说他们还没有走出历史吧?

然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却完全不同。 我们和历史息息相关,我们从描写中国古代的任何一部历史剧或者宫廷剧中,都能够看到当下的中国,甚至我们自己的身影;每一部稍微能够反映点真实历史的文艺作品,几乎都能够让我们掩卷沉思,让我们仿佛又活回到历史之中。 清醒的人不止一次拍案而起,发现原来我们一直活在历史中!没有走出近代历史,甚至还在古代历史中艰难跋涉……

于是,后宫妃子们为争宠的勾心斗角,让我们感受到单位里如何象妃子争取“皇帝”领导们欢心而翘着屁股的那种疼感;威武雄壮的大秦帝国之崛起,让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有条件就去争取当一名“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没条件的可以学指鹿为马的赵高,反正崛起的大秦就是 靠秦始皇和赵高之流组成的;我们看了威武的汉武帝,还有“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就立马联想到丧权辱国的香港,还有钓鱼岛;我们看了《军师同盟》——天,这是在讲曹操和他儿子曹丕的时代吗?这不就是在讲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任何时刻与此时此刻吗?

《军师同盟》讲述司马懿如何辅佐曹操的儿子曹丕上位,然后如何帮助曹皇帝要一统天下,最主要的当然是对付那些主张“打天下坐天下”的曹家人和夏家人,对付那些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几乎把天下的土地和财富都据为己有的“利益集团” ……看这种戏说历史,很少有人去追究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我们着迷于这些权斗的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不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而且延续到今天,这些故事即便是编造的,也一定是有道理、复合逻辑的,甚至我们都认定了:不符合这些编造的历史故事的历史,都是无法存活的历史,就不是历史。

在世界范围内,你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或者政治实体,随便拿出一段历史加工一下,就能让人觉得是如此鲜活地在描写、影射当下;过去几年任何一部有点价值的古装戏,剧中演员只要脱掉汉服,换上西装,就是一部现代电视剧…… 我原本以为是剧本加工者有意而为之,后来才发现,是我们始终没有能够走出如此丰富的中国历史。这种现象,不但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已经成了我们文化本身。也是让我们与世界不同的重要区别

行走世界各国,同各国各民族不同皮肤颜色的人交谈,你几乎很难碰上一个人会动不动就引用自己的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会对历史上那些你死我活的权斗佩服至极,只有中国人,开口闭口都是历史典故、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这些历史近的有清朝,远的到春秋战国,久远的能追溯到上古——一个现代国家动不动就被一场大雨淹没,和他们崇拜的一个上古时代的治水皇帝大禹(还不知道真假)真的没有关系吗?历史上的教训和经验真的能够指导当今政治治理与社会运作吗?

一个国家的历史确实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有经验和教训需要吸取,但人类进入现代文明后,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过去被历朝历代认为是治国经验的驭民术、宫廷内斗、靠计谋你争我夺、以侵占他国为功绩等等早就成为历史糟粕,必须被抛弃。 而在我们这里,竟然还有人一心在向历史糟粕取经,顶礼膜拜。我们固然喜欢看曹操如何玩残汉室、玩弄大臣,把不喜欢的妃子随时打入冷宫,我们看到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司马懿如何耍小聪明争权夺利、推行改革,也会心一笑,还挺佩服, 但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用屁股都能想清楚,那些G8争权夺利、玩弄百姓于股掌之间的古代政治权术,真有值得我们欣赏与继承的地方?

如果真有的话,哪怕一点点,只能说明我们还生活在离现代文明很远很远的中国古代历史之中。被我们反复文艺化搬上屏幕的那些历史故事,那些皇帝一统江山、大臣勾心斗角、妃子纷纷献逼、草民下跪三呼万岁的时代已经被现代文明社会抛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历史上的政治智慧与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之道,也早就推陈出新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权术,中国两千年的宫廷权斗,驭民驭宫女之术,拿到现代文明社会,都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替代:法治,自由,民主,公正……

总是从历史中寻找办法,总是走不出历史的雾霾。例如,《军师联盟》中作为正面人物来歌颂的那个力图为了皇帝一统天下而挑战“曹家人”利益集团的司马懿,不到两代人,就出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后代,最后篡位最彻底的就是这位“忠臣”之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