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下周股市走势大家预测一下? ...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人已经走了 Kevin在纽约的微博视频 ... ·  5 天前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2025年申请H-1B?现在找小纽办理立享优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有声之年,狭路相逢——写在无讼的365天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6-12-07 07:01

正文

作者李斌。


转眼,就是一年,上次参加无讼有声大会仿佛还是昨天,但今天,1000人的法律圈最大的聚会,已经是一年后的无讼有声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式从工作了十年半的检察院离职,加入了无讼,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小小的创业公司。说他默默无闻,是当时跟大家说辞职去无讼了,每个人基本上都一脸懵,无讼是什么?说他小小的,是因为当时我加入的时候正式员工才有60多号人,大家挤在一个小小的黑匣子里面,一张桌子最夸张的挤了三个人,黑老大的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经常被四五个员工包围,厕所永远不够用,不过,事实后来也证明,基本上你是没有时间上厕所的。


来无讼一个很重要的初衷,就是好奇心使然,体制内的十年,正如张泉灵所说的“我开始有一种恐惧。世界正在翻页,而如果我不够好奇和好学,我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过去的一页里,似乎看见的还是那样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无关。 ”不愿做那只被时代碾压的蚂蚁,我跳了出来,没有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刑辩律师或者老师,而是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法律互联网创业行业,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寻找更大的挑战。现在看来,其实这种创业的选择,也应该是必然,正如Adam Grant在《离经叛道》一书中对创新者的描述,“在一个领域有安全感,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在另一个领域成为创新者”,已经是两个男娃的妈妈,已经拿到了法学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位、研究经历,于我而言,随便做个啥也能活下去或者活的比现在好吧[捂脸],所以,干嘛不试试创业[吐舌]。


还记得刚参加完去年的有声大会,心潮澎湃的写下了一篇文字,跟一群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这一年的时间里,有太多太多美好需要记录,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充实,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太充实了。跟一个优秀的团队共事,让你会收益颇多、成长很多。


加入无讼,是看到无讼案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bug,虽然她已经超越裁判文书网太多了,但无论是案由体系还是关键词,都不太符合“更聪明”的检索工具定位。本来以为自己能做的就这些,没想到,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case,居然连正则我都会写了,当然写的还很差;没想到,法律界的第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法小淘,居然就这样被我们训练出来了,当然它还很稚嫩;没想到,自己最喜欢的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居然就这样唾手可得,当然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发现数据之间的奥妙。


当然,最没有想到的,就是自己居然还是干起了案管,对,你没看错,告别检察院的最后一个工作岗位:案管中心后,我进了一家互联网大数据公司,继续做案管。你可能会好奇,一个互联网公司又不是律师事务所,管什么案子。恩,没错,我也是这样的好奇宝宝。管理案件,其实是重新定义法律服务的需求和提供方式,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通过信息渠道的充分打通,法律服务的需求方可以顺畅地找到法律服务的提供方,而提供方的服务也可以借助工具更加高效、高质地提供出来,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正如今年的有声大会上,蒋律在介绍法律服务市场的时候,通过中美经济水平和法律服务供应能力的对比,凸显出我们的法律服务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服务能力和法律服务需求未能有效地对接起来,在一个表面千亿的市场下面还蕴藏着未被挖掘的绝大部分。


如何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LAAS,法律即服务。无讼用了两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从数据分析、数据沉淀,到社群建设、工具搭建,每一步都很扎实,每一步都别有深意。这一年里,我见证了无讼合作的开花结果,见证了无讼办法的凤凰涅槃,更是亲历了无讼法务的从零到一,接触了上百家企业,受教于数千位律师。作为一个曾经的公诉人,当惯了腰杆硬硬的甲方,现在转变为丙方,服务对象不仅有客户,还有律师,服务内容不仅有专业问题还有行业问题、经济问题,服务范围不仅有民事、刑事,还有大量的商事、知产案件。无他,只有如饥似渴的学习,也感恩恰逢裁判公开的好年代,大量优秀判决文书的上网公开,3000多万份裁判文书,使法律人的学习、教育有了一个新的窗口,也使我们了解裁判规律、了解法官思维有了新的途径。专业亲和力,是同行和客户给我们的标签。真正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想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站在律师的立场上帮助律师、提升价值,做大家成功路上最长情的陪伴者。这就是我们的定位。其实,这不就是自己想要当一名师者的初衷吗,传道授业解惑,助力各方成长,所幸有了无讼这个大大的舞台。


无论怎样,创业都是一个很苦的过程,每周超过100小时的工作,身边都是一个一个比你更优秀也比你更努力的小伙伴,家庭的分担基本上是奢望,每天都要自带鸡血,一针不够再来一管。All in 的状态,让你全然忘了时间的存在,虽然我不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深夜洒水车的行车路线,也知道清晨垃圾车的停靠站点。但这不算什么,因为创业,最重要的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正如扎克伯格所言,应该相信你的使命。保持好奇,保持专注,追求极致。正如团队中一位小姑娘写给无讼的情书,以汝之姓,冠之吾名,曾几何时,无讼李斌,已经成为自己区别于其他身份的最显著特征。


今天,无讼向世人宣布,在资本的寒冬里,我们收获了投资人对法律界未来的信心,开启了一轮新的征程,明天已经到来,幸好,我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