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等六个统战系统的社会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开办的非营利性高职院校。学校现有嘉定、青浦两个校区,招生专业29个,现有在校生7462名,已形成“以工为主、文商两翼、并举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十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5—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单位”;2016—2017年度上海高校信息评议工作优秀单位;“2017年度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2017—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2020年度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优秀高校”;“2021年度获上海市垃圾分类百佳学校”;“2021年度上海高校征兵工作优异单位”;2013年至2021年连续九年荣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在武书连2022中国1302所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较前一年上升47位,上海市第7名。在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四,上海市第二。2023年,学校当选上海市学校国防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被授予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荣获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中斩获1金2铜,位居民办高职院校奖牌榜第一,并荣获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2022年度学校当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职业教育新商科国际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在中国教育在线“榜样力量·2022年度教育盛典”中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最受中学信赖高职院校”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
在2023年ABC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CNUR)中,我校位列上海地区第九位,上海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首位。
在GDI智库发布的“GDI高职高专排行榜(2024)”中,我校在全国民办高职高专中排名16,上海市民办高职高专中排名首位。
学校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认真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珠宝与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大数据与商务管理、学前教育等7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汽车技术”“数控铣”“珠宝加工”“网络系统管理”“移动应用开发”和“餐厅服务”等6个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集训基地,建有教育部认定的“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产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市级“移动互联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拥有市政府资助的“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与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校内实训场所1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9个。
学校目前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拥有上海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市级及国家级教育教学优秀奖13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个、市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个。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奖数居同类院校前列,荣获市级以上组织奖、团体奖等各类奖项近120余项;市级以上各等级奖项600多人次。
加强就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确保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保持在全市高校前列。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三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各二级学院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咨询指导活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长板、补短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就创业技巧,提升就创业竞争力。
招生代码:普通类G44、艺术类E20
注:
1.空中乘务专业在入学后,需根据航司对身形体态的相关要求进行专业复检。
2.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本贯通)专业三年后通过入学转段考试转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转段入学时以教育部批准的新校名为准,学费按转段入学时本科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为准。
3.除高本贯通专业以外,我校在录取时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满足考生填报的第一专业,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喜欢的专业填在第一个。
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就业和升学。学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高职办学模式。与上汽集团、央企大唐集团、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思科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吴德昇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会展协会、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学业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校重点工作来抓,不断为毕业生们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确保将每一位毕业生送上他们满意的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学生国内国外专升本,近年来国内全日制专升本人数快速上升,并有近六百名学生到国外参加“三明治”培养等学习和实习。
-
全日制专升本
: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当年,根据上海市教委相关规定,符合报名条件的可报考全日制专升本,录取后就读两年,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历年来,我校部分学生考入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近几年我校专升本成功升学人数呈上升趋势,2024年专升本人数为375人。
-
高等教育自学考
:学生专科在读期间,可利用每周1—2个晚自修时间或双休日其中一天,参加校内开设的高等教育自学考助学班学习。通过三年的努力,在专科毕业的同时申请本科毕业,可获得本科文凭和学位证书。
-
国外升学
:我校有很多专业和国(境)外学校签有协议,毕业后可去对方学校就读本科。(详见学校网站
http://gjjl.sicp.edu.cn/
)
①:2024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刘曦辰考入上海师范大学
②:2024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戴钱龙考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③:2024届护理专业姚楚媛考入上海健康医学院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生奖助政策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