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 ·  23 小时前  
蓝钻故事  ·  加州遇害女留学生的血泪教训 ·  10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最近的打工人,爱穿“县城女装三巨头” ·  14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开车最野的城市,武汉只能排第二 ·  2 天前  
十点读书  ·  明白这4个人性,没人能拿捏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在单位,千万不能犯的3个大忌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2-18 18:30

正文


周末,和几位朋友喝茶聊天。


闲聊 ,我发现,这两年大家的心态和前些年好像特别不一样了。


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大多抱怨领导、吐槽同事,觉得上班既浪费生命又没有意义。


但是现在,大家聊生活,聊健康,聊自己,言语间表现得格外坦然。


其实说白了,工作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是赚钱的一种手段。


我们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经验换取金钱,这是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


所以,不要在谋生的地方寻找意义,更不要在工作上消耗自己。


把职场当成修炼场,才能把自己修炼得越来越强大,把日子越过越轻松。




我有个表妹, 毕业后进了一家财务咨询公司,工作一直兢兢业业。


有天深夜,她打电话向我倒苦水。


原来她所在部门业务调整,她与老板发生了分歧。


老板很淡定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接受调整,接受新岗位,二是调离。


“在公司待了这么久,也算老员工吧,说调整就调整,一点都不考虑我的感受。”


“反正这么多年努力也得不到认同,再继续做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听完以后,我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反问:


“老板每次答应给你的工资和奖金,给到了吗?”


表妹没再回复。


不久后,她告诉我,她接受了新岗位。


说起工作,每个人都是一肚子委屈,对上班是又爱又恨。


一边觉得自己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一边又在担忧随时可能面对的失业危机。


于是在持续摆烂和间歇努力的怪圈中,陷入精神内耗。



但你发现一个问题了吗,那就是我们对工作期待太高了。


工作得给我们激情,工作得让我们学到东西,领导还得肯定我们的付出。


可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不就是为了生活兜底。


通俗点说,就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家人和幸福。


所以,工作最应该给的是钱。


一份工作,只要老板能把承诺的钱给到位,那这份工作就算及格了。


至于剩下的,能不能碰到特别好的项目,能不能遇到特别好的领导,这些都不要放心里。


过度理想化了工作的价值,只会让我们在希望和失望之间不断徘徊,痛苦不已。


生活并非净土,能赚钱的工作多少有点委屈。


当你面对各种花销带来的生活压力,你就会明白:


“工作真正的意义,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是让你有钱吃饭养娃、孝顺父母,是让你夜半醒来不害怕。”


所以不要拧巴,在工作中少谈情绪,多谈价值,专心搞钱。


钱到手了,心里的内耗自然会得到抚慰。




之前看过一句形容说,职场其实是在筛选那些责任心过强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责任心过强的人,会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不放心交给别人,事必躬亲。


顾不上吃饭喝水,加班通宵也要把事情做好,家里的事情根本没精力管。


老板稍微夸奖几句,就更加拼命,甚至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多,显得不够努力,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久而久之,肩上担子越来越重,脱发、多囊、失眠、结节也成了身体的标配。


到最后,不得不停下工作,调理身体,消失在职场。


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新闻。


有人半年加班500个小时,进了3次急诊;


有人因为工作,长期饮食不规律,年纪轻轻就确诊胃癌;


有人加班过度,心脏骤停被送进了医院,人还没出院,公司就已经招了新人顶替……


但其实,冯唐早就说过:“上班就是演戏,没必要那么认真。”


正如前面说的,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不是透支生命的战场。


你不干,公司不会倒闭;你拼命干,身体一定会垮掉,你的家庭也一定会天塌地陷。



还记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只有完成最基础的生存,安全,归属,尊重的需求,才能开始向自我实现方面探索。


工作也是一样。


只有当你赚得够多了,物质生活优渥了,你才应该去考虑如何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如果你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就不要盲目的大包大揽,更不要让过剩的责任心压垮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和公司的关系,本质上只是合作关系而已。


你付出劳动,公司给予报酬,双向交换,共同发展。


有责任心是好事,但你要看能不能换成钱,对得起你的付出。


如若不能,那你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服务。


就把公司当成自我的修炼场,不断打磨,不断精进,利用平台提升个人能力。


当你自身足够优秀,无论在哪,你都能拥有一席之地。




去年,主持人大冰的直播间有一段很出圈的对话,是关于职场关系的。


一位网友连线向大冰请教,自己和同事交朋友太卑微了。


总是被同事压榨、被甩锅,却不知道如何拒绝。


大冰听完后,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XX才和同事交朋友呢!”


“同事就是同事,这种涉及到有利益关系基础的情况下,交的都不是朋友。


你掏心掏肺地对人家,可能人家只是想让你多干点活。


你以为的朋友,可能只是他们眼中的站队,或者是把你当旗子用而已。”


生活里,除了家人、伴侣,同事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久的人。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幻想过,只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同事也能做朋友。


只是后来无数的现实告诉我们,同事没有真友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如果你现在觉得同事关系相处友好,那是因为大家还没有冲突。


可职场终究是利益场,而利益往往经不起考验。


今天你们是并肩前行的伙伴,明天就可能是竞争同一岗位的对手。


越往上爬,机会越少,对立面就越重。


早上大家一起吐槽公司考勤太严,下午领导可能就把你叫去谈话,说你工作态度有问题。


昨天还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同事,明天就可能因为一个项目分配与你针锋相对,互相推诿。


那个天天和你说想辞职的同事,但最后被裁的是你,而他却在公司待得最久。


永远要记得,公司不是交朋友的地方。


我们是来挣工资的,不是用来交朋友,搞人情世故的。


放下你的一厢情愿,别美化同事关系。


与其在单位追求交心的朋友,不如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


时刻牢记边界感,这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的负责。




《繁花》中爷叔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
23 小时前
蓝钻故事  ·  加州遇害女留学生的血泪教训
10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最近的打工人,爱穿“县城女装三巨头”
14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开车最野的城市,武汉只能排第二
2 天前
十点读书  ·  明白这4个人性,没人能拿捏你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再这样下去,输的还是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