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布呐呐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徐峥一段自曝20岁秃头的视频火了。
那年他大二,20岁。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正在洗头。
但是洗着洗着,他发现不对劲。
头发一把一把地往下掉,他先是不相信,然后开始害怕。
他赶紧去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把秃顶遗传给我了。”
他爸也很疑惑,“我秃头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才20岁,怎么就开始秃了。
要知道一个20岁的小伙子,要完全接受这件事有多难。
小时候,他也跟所有人一样,有一头浓密的头发。
周围的家长都夸他,“这小孩的头发真好。”
后来,他好不容易考进都是俊男美女的上戏。
为了吸引小姑娘,他还特意留了齐肩长发。
他当时的习惯动作,就是甩头发。
又酷又潮,迷倒了不少女生。
那段时间,他还做过发模,模仿当年最流行的郭富城和周润发的造型。
那时候,他以头发为傲。
而如今,才大二,就要面临脱发,甚至谢顶。
从天上坠入地下,惶恐,焦虑,无力。
那种感受,根本没人能体会。
明明是小鲜肉的年纪,却提前步入了中年危机。
于是,他就这样格格不入的和一群四十多岁的人一起,寻找生发的秘方。
终于,他得到了一个药方。
每天拿生姜往头上抹,抹到发红发热,然后再拿毛笔沾着生发水往头上抹。
他说:
20岁秃顶和45岁秃顶有着天壤之别。
45岁以后的秃顶,仍然是一个优雅的男生,秃的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20岁开始秃顶,就是一个鬼鬼祟祟的小人。
每次治疗,他都偷偷摸摸。
生怕看到同学异样的目光。
但一往脑门儿上抹生姜,味道就开始飘出去了。
宿舍楼道里就有人敲脸盆,奔走相告:“徐峥又在治秃顶了!”
这时候大家都像看一个怪物一样,围过来。
徐峥一紧张,不小心就把生发水打翻了。
有同学就嘲笑,“你说这桌子上会不会长毛呢?”
另一个同学就说,“你看看他的头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么样啊。”
从此,徐峥就被当成了一个笑话。
但更为致命的是,他那时候,还有强烈的演员梦。
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演员。
尽管他长了一张娃娃脸,还有一副公鸭嗓。
所有人都说,他这辈子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演员,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
面对这些恶言恶语,他压根不在乎。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演出的机会,即便是上场只有几秒的路人甲,小瘪三,日本鬼子,甚至是一具尸体,他都抢着演。
最后,他如愿考上了上戏。
彼时,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此时,
现实却在吞噬梦想。
他用尽所有的药,依然于事无补。
头发越来越少,直至只剩下了中间那一小撮。
他说,“那撮头发,就像一个小舌头在嘲讽自己。”
他对未来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我都这样了,谁还找我演戏啊?我的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越想,就越深陷无力。
从此,他再也不敢照镜子了。镜子里那个人,不是他。
就连厕所,都成了他的避难所。
无数个深夜,他趁室友睡着了,把头蒙在被子里。
即使哭,也是调成静音模式。
成年人的体面,不是哭的大声,而是忍的无声。
无力挣扎之后,是迫不得已的妥协。
他开始用帽子,来掩饰。
“除了绿帽子,我什么帽子都有。”
那几年,一向滔滔不绝的他,变得沉默寡言。
眼神游离,逃避人群。
有同学说,“徐峥你不要戴帽子,这样对头发不好,你要勇敢地把帽子摘下来。”
徐峥把帽子摘下来之后,同学一看又说,“算了,你还是戴上吧。”
徐峥只好无奈的苦笑。
有一回,徐峥骑车等红灯,突然来了一阵风,把帽子吹掉了。
头顶上那仅存的头发,突然就立了起来。像龙卷风一样,在脑袋上盘旋。
旁边的大哥,吓得连人带车摔下来了。
徐峥故作镇定地去捡帽子,表面上风平浪静。
可是,里面的心都碎了。
那一刻,真正摔倒的人是他自己。
这些年,他因为头发,承受了太多委屈。
在经历了无力,妥协之后,他终于决定去勇敢的反抗。
他放弃了挣扎,去找理发师傅。
徐峥说,“师傅帮我剃一个光头。”
老师傅说,“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剃光头?”
徐峥把帽子一摘,师傅二话不说开始磨刀。
看着地上那一缕缕掉下的头发,徐峥差点哭出来。
原来折磨他这么久的头发,仅仅需要花上5分钟,用5毛钱就可以解决。
他用光头来面对以后的人生,也让自己重获了新生。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
徐峥用自我调侃的方式讲述了自己“脱光”的故事。
评论里很多人都说好笑。
说真的,我却在为他感到难过。
没有人会觉得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吗?
如果是你,在20岁的时候,头发就已经秃了。还要忍受身边人的嘲笑,以及梦想的破灭。
你会怎么办?
没有人在那个时候,会做到云淡风轻。即便是现在,光头成了徐峥的标志。
难道,他真的喜欢吗?
他的调侃只不过是一种掩饰,眼神里依然有对那段岁月的感伤。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故作轻松说心酸。
自己的悲剧,被别人当成喜剧。
看过一句话:
曾经以为天塌下来的悲伤,时过境迁,回忆起来早已波澜不惊。甚至,还能自我调侃一下。
你以为已经到了一辈子触底的时刻?往后走,你会发现自己又错了。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被暴捶的过程,委屈抱怨没有意义,只能独自承受。
真正的成年就是被锤倒之后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告诉自己没事继续往前走,在下个路口再次被锤倒……
无声痛苦,默默承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我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深夜,一个男子在马路上掩面大哭。
他哭着说:
“
我难受,我爸得癌症了,做了4次化疗了,不见好转……
我爸小时候对我好得很,我现在也为人父母了……
我今天趁着家人没在,才在这哭呢,家人在这,我不敢哭……
一个被生活拖垮的男子,终于选择在一个没人的深夜,把生活的污水,通过眼泪向外倾倒。
说完这些,男子擦干眼泪,若无其事,向家走去。
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应该是这样:
他回到家,面对一家老小,镇定自若的说,别担心,明天我再向同事借点钱,带着爸去大医院检查一下,爸一定会没事的……
作为一家之主,他要时刻做好表情管理。
不能焦虑,也不能悲伤。
他知道,
如果自己崩溃了,一大家子人也都完了
。
还有一个76岁的奶奶,每天都挑着60斤的扁担去卖菜。
那一年,他儿子发生意外,只能卧床。为了给孩子治病,她欠下了十来万的债。
即使每天把菜都卖完,一个月也只能挣1500块钱。
为了省钱,奶奶中午就吃两个馒头,一碗开水。
她说:
没人的时候,我自己掉泪。
有了人,我不掉泪。
哭解决不了问题,我好好吃饭,好好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在情感上,已经不需要再依靠别人了。
既是无奈,也是心酸。
前两天,我同事突然请了三天假。
等他回来的时候,我凑过去问,“你这三天干什么去了,你不在的时候,可真是忙死了。”
他说,“处理爸爸的丧事。”
语气平静,神色坦然。
我急忙为自己的冒失连声道歉,他说,“没事,都过去了。”
然后,他继续写方案,和之前一样投入。
我很困窘,不知道是该继续安慰,还是默默离开。
晚上,同事都走了。
只有他一个人。
目光呆滞,久久发愣。
他怎么能不想爸爸呢,只是
作为一个成年人,连悲伤也要区分场合和时间。
在某个深夜,他也一定会因为撕心裂肺的想念,哭得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