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在去年底今年初,北京房价涨到某个点的时候,我身边在纠结买房的年轻人,纷纷停止了抱怨,懊恼,和挣扎,有了一种了断式的明悟。
怎么说呢?就像蒸锅里扑腾的螃蟹,温度上升到一个临界点以后,它们就消停了。
「在北京有一套自己名下的房」,这梦想本来还有一丁点的指望,剧痛的,焦灼的,孤注一掷的,遥不可及的……但终于,确定是不存在了。
3月17号,新的二套房认定政策出台,同样的表情也出现在那些在北京买了过渡性住房,正拼命想换得近一点或大一点的「改善型刚需」脸上。
我的一个朋友,一直犹豫要不要把手头唯一的一套老破小给卖掉,拿这些钱凑下一套房的首付。说来只是一买一卖的手续,操作起来却如同接飞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正想呢,新政横空出世,换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60%,这下卖房都凑不出来了。他颓然咒骂了好几天,有一天忽然平静下来,宣布:
「我们决定了,把现在住的房子好好装一下。」
我们知道这句话里的滋味。
他们结婚好几年,一直住在这个鸽子笼里,且小且破。夫妻俩也是凑合着过,都是舍得吃苦的人,一心一意为将来奋斗着。他们把这个地方叫做「现在住的房子」,意思就是,等过几年换了一套更大更好的房,那才算是我们的家。
现在他们「认」了,跟其他很多人一样。
今天打开知乎,在首页看到电商品牌「网易严选」的促销活动,卖居家用品,有一个口号是「买不起房,但买得起家」。意思是说,承认现实吧,我们是没钱买房,但可以用不那么贵的钱,把生活布置得美好一点啊。这句话呢,看起来很温馨很正能量。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有一点残酷。
残酷的也不是这句话,而是这句话背后的现实。
——那么多人,不得不重新建构「家」的意义。
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心理概念。
你也许换过十个二十个住所,但从哪一个开始,它被当成是你的「家」呢?回答因人而异。
大学毕业,跟别人合租,你不觉得那是一个家。
它跟宿舍没有本质的差别。它是局促的,凑合的,只是临时用来落脚的一个旅舍。它的装修、格局、小区环境,地段,都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好固然好,不好的话只要租金便宜也不错。反正有一天说走就走了,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什么时候这些参数变得有点重要了呢?等你有了稳定的伴侣,打算共同生活的时候。你们反复挑剔新租的房,嫌弃厨房小,厕所脏。你们考察小区的环境,离超市菜市场远不远?出门吃饭方不方便?家具有点破,你们打算自己出钱换一套新的。想签一个长期租约,两年,或者三年。你在网购的收货地址里郑重地添加了这里的门牌号码,并且把它设置为默认。
你觉得这个地方开始像你的「家」了。
但也有可能,你在心里摇头:出租房怎么算是家呢。租约到期以后怎么办?过几年房租会涨到哪一步?房东打算卖房,中途毁约了呢?毕竟不是这里的主人啊。将来结婚生娃,总还是想让孩子对「家」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印象。
你梦寐以求,等到有一天拿到房本,哪怕很远或者很小,才算是自己的家。那一天来了,你卖掉老家的好几套大三居,掏空了几年积攒的家底,换到北京的一个鸽子笼,也许你可以安心了,但更多的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纠结:
太小了,太破了……我要在这里住多久?
还是想让孩子对「家」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印象……
于是有一个新词,叫「过渡性住房」。
你再次摇头:这不是家……家不是这样的。这里只是我们上车的第一站,过几年再换一套大一点的。现在怎么过都能凑合,苦一点破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是过渡。「过渡」的意思,就是临时的,权宜的,可以不计入人生的主线剧情之中。
我的朋友就怀抱着这种期待,直到被新政迎头一击。
我们劝他:「再等一等,政策迟早会松动。」
「还要等吗?」他黯然地说,他已经等了好几年,「我们已经三十多岁了,我一直觉得,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但我们已经三十多岁了!」
最残酷的现实,不是房价,是时间。
我的朋友一语道破了「家」的本质——
它是「生活真正开始」的出发点。
在本质上,家代表着一种认同感。涉及一个人对自己,对归宿,对幸福和稳定的认同。——认识到自己有一个家,也就认识到了生活的某种份量。二十岁也好,三十岁也好,租房或是跟父母住一起也罢,有没有工作,结没结婚,这些表面的现象之下,永远隐藏着这个更深的本质。我该怎么定义现在的我呢?是漂泊的某一站?或是某种程度上,已经「定下来了」?
在大城市里,人就像蓬草一样飘转。而一个人从心底认同「我有家」的那一刻开始,他才真正做好准备,正式向自己(和家人)宣告:
「好了,我要以一种郑重的态度面对生活。」
但这样的认同,到什么时候才能建立起来?没有明确的时间。毕业吗?但我工作以后也可以再考研。工作三年吗?五年吗?或者结婚?万一我不打算结婚呢?或者是三十岁?——三十岁是有点焦虑,但又怎么样,过了也就过了。
总需要一个对自己有所交代的仪式。
在中国的传统中,这个仪式常常就是「买房」。我们相信,一旦有了长期住所,一个人就再没有逃避生活的理由。买房就等于有家,有家就等于有成人的生活。「我有家了」这四个字的严肃程度,甚至超过「我结婚了」。有多少人结了婚,却因为住着租来的房,心里轻飘飘的,觉得生活不妨再等一等看?
也有很多人拼尽一切买房,是因为不如此,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成了家」。
而房价的涨势,终于击穿绝大多数人承受底线的同时,也就意味着——
后来的人,必须重新找到对「家」的定义。
某种意义上,它斩断了太多人的念想。
你还可以继续拒绝把居住的地方认同为一个「家」。你只是在一个临时住所里凑合过三年,过五年,这都不算是,因为「不是自己的房」,或者「房子还不够大」。你继续打定主意,奋斗十年再考虑成家的事。但是十年后,一定买得起房吗?
就算买了房,这十年的时间又算什么呢?
它不短了,是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大段时光。在这段漫长,却没有一套「房」作为担保的时间里,一个人,或者一家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自己接受:「这里就是我家」,还是说他们可以一直,一直拒绝承认下去?
拒绝到什么时候呢,存在一个尽头吗?
这是我觉得最残酷的地方。
我自己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的婚。
那时候房租的预算也有限,我挑来挑去,要么这里有硬伤,要么那里不适合。一次次地请中介再带我看下一套,直到在预算范围内,没有下一套了。
中介拍拍我:「哥,你再考虑考虑。」
我现在仍然记得他说那话的神情:「考虑考虑」,我究竟要考虑什么呢?我模模糊糊地觉得,心里有一个地方被狠狠撞了一下。那是什么感觉?是,这些地方都不太好,但你必须做一个了断,在这些不够好的选项里挑一个,那就是你的归宿。
我说:「我考虑一下,这房子你帮我保留几天。」
中介说:「看的人多,最多保留两天。」
两天以后,我给他打了电话。
不到48个小时,其实还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已经不存在更好的选择了。这48个小时并不是用来改变什么。它不是等待奇迹发生的时间。
它是用来埋葬一些东西的时间。
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免不了这一关。
从前看《How IMet Your Mother》,有一集讲Ted 年轻时买房,也是处处不顺,最后垂头丧气地接受了一个特别不满意的选择。他的朋友Marshall 陪他在毛坯房里坐了一夜。坐到后来,Ted 振作了一点精神,爬起来,开始计划在这里做一点改造,那边可以摆一个沙发……他有一点高兴了。
那部剧是一个倒叙的结构,片头永远是两个孩子并排坐在家里,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而我就在一组快镜头中,看着那个破房子一点一点被改造完善,家具和用品来来去去,增增减减……然后沙发上出现了一个孩子,又出现一个,他们刷刷刷长大了,并排坐在家里,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
现在想起那一幕,心里还会有一点触动。
或迟或早,在大城市里漂泊的人都会想开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总会有一个时候,我们会恍然大悟:「买不起房子,但是买得起家」。逃离了北上广的人,跟住在北上广出租屋、老破小里的人一样,总有一天会像Ted 那样,从地上爬起来,大包小包地添置那些好用而不贵的东西,家具,厨具,床品,参考攻略改善装修的品位……大家都会开心起来的,因为认识到「房子是别人的,住得开不开心是自己的」,因为获得了一种更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些态度很正能量,很积极,很好。
它催着人快一点长大,面对现实。但藏在它背后的,是成长的残酷,也会有像我一样的人,需要多一点「考虑考虑」的时间,没那么容易振奋和开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我记得有一个回答是:
香港人是靠不断修正对「买房」这件事的认知,才买得起房的。
不知道你的感觉,我读到这句话有一点悲伤。
但这就是现实,你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认知。可能只要短短的几天,但是鬼才知道那几天里我们经历了什么。那一对换房不成的朋友,痛苦了几天,说,就住在这里吧,装修完晾一晾,我们就要孩子。以后也不换房了,挤一点就挤一点好了……
十年后,他们的孩子可能会像Ted 的孩子一样,坐在自家的沙发上,问起父母:
「爸爸妈妈,我们是怎么有这个家的?」
他们是否能从父母的笑容里,读到当年的那一切?
当年啊,爸爸妈妈也是修正了对「家」的认知……然后就有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