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巡检必须关注这些指标 ·  14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  3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24种主动放弃上岸后的人生

看理想  · 公众号  ·  · 2024-02-29 13:00

正文

《一人露营》
2月26日,多地陆续公布了2024年考研分数线。据教育部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下降36万人,为连续8年增长后首次下降。与此同时,国考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4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上岸”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祝福语。不论自愿与否,考研和考公,是年轻人实现稳定生活为数不多的途径。但是,谁来定义“稳定”?当上岸变为唯一正确的结果,人又要如何应对“岸”以外的生活?
不久前,我们向看理想的朋友们发起征集,想要探索“上岸”之外的生活可能性,那些主动放弃上岸的人在想什么?他们过上了怎样的生活?而上岸本身真的能够定夺人的一生吗?
愿你无论是否上岸,都能够尽量活得自由、快乐。


🧩
道路千万条

@水芝好怕
看到皮划艇运动员掉到水里、游回岸边,之后又回到水里继续训练,我就决定放弃了。所有人都上岸的话,让游泳运动员、皮划艇运动员怎么办呢?
我打算去做游戏主播了,偏离了原来设想的路。
@小安
毕业那年考研,分数线提高了,没考上,决定放弃。后来做了记者,开始走南闯北,感觉这样的生活很真实, 如果所有人都能真实地活着就好了
@蛋蛋
大二开始一直梦想考研,以为考了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直到大四实习了一年,就业环境、经济都不太好,同时家里需要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所以放弃了考研这条路。
毕业后我选择了就业,目前已工作半年。我不能说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正确,我现在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如愿,但我并不后悔当初放弃考研。我想对目前纠结是否考研的朋友说,道路千万条,考不考研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过哪种生活,以及做完选择不后悔。
《重启人生》
@今天你写代码了吗
去年三月复试结果出来后,就放弃二战了。我的背景是,双非一本金融工程专业,考研金融科技没上岸。
我以前学过编程课,对计算机感兴趣,很想往计算机和金融结合的方向走。没上岸就去春招,开始对金融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也问了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和前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3月决定自学转码,6月学习后端开发的内容,并且申请了本校的网安第二学士,参加学校的实验室打比赛做项目。现在很开心,我很喜欢写代码的感觉,正在准备暑期实习和秋招。
@Miu
去年12月,工作核心项目推动各种无望,全院上下一心不做项目,让我觉得没必要再呆下去了。不是因为情绪想跑路,而是决定“下岸”。
假期去了准备跑路之后生活的城市,下载了招聘软件聊了十几家公司。变化是对辞职之后的生活期待更实际也具体了,新的问题很有意思,是发现根本无法回避又回到了老问题上——什么才是自己认为值得过的生活。或许终极问题不会有终极答案,但可以持续探索。
@发疯哈哈哈
毕业后待业六个月的时候彻底地放弃了考公。因为焦虑到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程度,我打算不再和“体制”死磕。至今为止,我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考公“上岸”到工作“上岸”,似乎退了一步,也并没有海阔天空。
在这之后,我很少关注体制招聘,也不再轻易为“上岸”、“落榜”、“内卷”等捆绑,开始了大量非功利性的阅读,读历史、读文学、读社会,逐渐与困境和解, 逐渐明白并不是只有我这一代人如此艰难、如此困惑。



🍧
不想读了

@星光灿烂
第一次放弃是大学本科的时候,家里没钱支持,后来去做了工程师。第二次是十年工作后有机会读研,但我不想读了。
@胡三水
在准备自己毕业设计的时候,觉得不能一心二用,放弃了考研。在那之后,我专心创作出了一部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很满足,也没有后悔。

@栗栗安
在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想当公务员的那一刻,这一切对我而言都失去了吸引力。
《怪物》
@十一YOLO
大学毕业后决定不再二战。当时心情不好,因为第一次考研没上岸,在备考过程中,心情非常抑郁,渐渐开始明白好像即使读了研究生,我的心情也不会变好。
后来决定gap year了,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情,通过旅行认识了很多很多人,让我明白人的活法不只一种,每个人都可以活得万分精彩,这和你的学历,经济情况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调整自己,寻找自己。



🍶

平静地生活

@猫生鱼骨
在参加了一场千人笔试以后放弃了考公。 当时去考试,看见一个岗位需要一间千人会议室才能坐下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太荒谬了。
虽然大环境不好,但也没有再想考公了。现在每天正常地上下班,人生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乱塘草
2021年5月,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公务员面试,不出意外,依然被刷了,自此之后,自己觉得跟公务员再无缘分,选择了工作。
后来做了律师,还在为一日三餐奔波,但感觉很好,很充实。
《百万元与苦虫女》
@肥肥云
今年2月26日,考研出分日也是我的生日。做出来一切释怀的样子是想让爷爷奶奶开心。
那天我好好吃了晚饭,因为奶奶会担心。期待接下来的另一条路会让我快乐一些吧。



🍉
想让自己开心

@thing
2022年考研前突然生病,低颅压头痛,完全站不起来,站起来就痛到呕吐。每天只能躺着治疗,差不多耽误了两个月。当然,我没考上,也不准备继续了。
最开始我还是把上岸读研作为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认为考不上研我这辈子就完了,那段时间(大概好几个月)我感觉我都抑郁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怎么样都开心不起来。
不再考研后我去广东上班,开始健身、徒步、骑行、滑板……慢慢地发现生活太有意思了,现在除了正常的工作也是一个小红书健身和女性博主,刚刚接到了第三个广告,真的很开心。
对了,我最近还养了一只小鹦鹉,超级可爱!在 看理想的某次留言征集 里,那个剃寸头的女孩也是我,现在已经剃了四次啦!准备继续保留这个方便的发型。之前听道长的《八分》有讲到香港郊区的野猪什么的,去年也去香港尝试了几次不同的玩法(citywalk、露营、徒步)。对了,还有骑行,有一次我骑行来回120km去深圳找朋友聊天,从早上4点骑到9点,在朋友家吃完午饭,聊会儿天,又骑车回去了。
说的好乱,但我现在真的很爱我的生活和一切。(除了工作)
@沐七七
2023年3月放弃考公了。22年7月裸辞在家考了一年还是没上岸,逐渐认清当下的状态,年龄,城市等原因,继续考公实在是性价比不高。
放弃后开始找工作,重新和社会建立连接,通过运动改变心态。最后发现,心态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才是真正影响你走向哪里的关键。现在找到了工作,回头看裸辞的一年,还是挺有勇气的,那一年能更多地看看自己的内心,清楚自己要什么,算是找到了工作兴趣点,明白自己的需求了,不再钻上岸的牛角尖,才能获得现在的快乐生活。
@安黎
在意识到我在考公路上一头猛冲,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和风景时,突然觉得上岸没那么重要了。
决定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下班后的日子,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摆烂就摆烂,更加随性地活着。
@子牧
2022年11月的时候,我刚毕业半年,结束了刚好一年的公务员备考。也是知道自己可能真的考不上吧, 不愿意再去勉强那个不喜欢的结局了。
一个人来到浙江的一个小县城里面,做了咖啡师,快乐了半年,也痛苦了半年,但知道自己活得更加真实了。
@Eleanor
高中毕业后,仿佛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一份稳定、体面同时福利待遇不错的工作。“放弃”考公考研前后也并没发生什么特殊事件,只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卷不动”了的事实。
不再执着于考公考研后,我找了一份对比同龄人不上不下的工作,仿佛已经宣告了前半生的失败。但我领养了一只小猫咪,学着抽离大环境,渐渐找到了一种“精神胜利法”——吃好喝好睡好,衣食无忧才是我本来的追求, 我生来最开始并不是为了追逐和超越,活成一只猫咪也很不错。



🍯
想自由


@vv
决定放弃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声嘶力竭的争吵,后来瞒着家人去工作。
两年了,其他家人放下了,唯独妈妈时不时冷不丁来一句“考研吧”,研究生这三个字时刻刺痛她,也刺痛和她在一起的我。
@少顷
2022年考研笔试成绩出来就决定放弃了,然后去工作,开始拥有十四岁以后人生中最好的一段睡眠。
@Alex
决定放弃是在2023年国庆独自一人出国旅游后, 我发现自己可以依靠有限的经济能力去追求真正想做的事情,就有了走出去的勇气。
那之后,新年我又一个人去了菲律宾,在旅行中体验孤独和遇见同行人的快乐,并计划今年去日本,通过亲身走访,确定下一步努力走出去的目的地。
《森林民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