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营销怎么搞 ID:LvyouToutiao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游客中心又叫访客中心(Visitor Center),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决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设施,也是直观的形象表达。
游客中心的设置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也相继建设了一批游客中心,且其已成为旅游景区的形象展示窗口。那么,关于游客中心的设计规划,你知道多少?
中心是景区形象展示和对外管理的主要窗口,具有引导、服务、解说、集散及游憩五大传统功能。但随着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游客中心所承担的功能也不断深化和延展:
1、营销与导入
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本景区或区域合作营销范围内其他景区的旅游基本信息,包括资源、特色、交通、食宿等,使游客系统掌握景区基本情况,对景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形成"晕轮效应",提升景区形象。
2、信息与教育
有准备的游览是一次成功旅游的必备条件。游客通过游客中心所提供的信息了解景区的背景和资源特色,从而在后续的游览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体验值。于是,游客中心成为游客游前教育培训基地。
3、控制与引导
游客中心通过科学选址可以有效分散和聚集游客,调控游客在景区内各个区域之间的分布,使游客活动远离景区生态脆弱区,避免游客对景区生态的破坏;另外,游客中心通过各种环保宣传知识的提供,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生态旅游。
4、虚拟与替代
某些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独特性,但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景点分散、可进入性极差等原因,导致游客不能前往游览。此时,游客中心便成为此类旅游资源的替代性游览场所。通过动态解说和静态展示系统,游客可以在游客中心了解到诸如文化遗产、荒野、航海、沙漠、南北极等旅游资源信息。
5、情感酝酿
此项功能承接教育功能而来。成功的游客中心应充分展示景区旅游资源特色、营造浓郁的本土氛围,游客受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便会产生对旅游资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景区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将酝酿出来的这种情感带入后续的游览过程中,增加旅游活动的体验值。
游客中心的总平面设计,需满足道路、停车、管理、景观和安全等多重需要。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不应割裂开来,需按游客活动规律和便于管理为原则,对各区的功能特点、环境要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等进行合理安排。一个良好的设计能提供心理上的开放性和生态上的连续性。同时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量,以保证生态的平衡。
1、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是人流和车流交通的主要集散地,应留出适当的缓冲空间,并可布置车辆临时停靠点和停车场,以及必需的环境绿化用地。场地要既能传递触觉,又能传递视觉,场地的质感修饰有助于形成其视觉特征,它能使景观和谐统一,能表现地面活动的布局,并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示引导作用,比如可以用铺砌带引导人们进入广场。
入口广场的地面质地的差别可以提示空间、地域的划分,特殊的质地总会引导游客趋近观赏等,同时平面标高的变化也起着限定空间的作用。
2、建筑基底
建筑基底是建筑自身空间结构所占有的用地区域,其作用是提供室内外主要活动空间,并创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建筑形象。建筑基底主要包括建筑的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主体部分集合了游客接待中心的主要功能,如有要求,附属部分可以包括餐馆、旅馆等设施。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
3、绿化、建筑小品等室外场地
室外环境,包括绿化、美化,比如树木、草坪、花坛、水池等,能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改善小气候,烘托气氛。
在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就是在建筑物周围和道路旁点缀些树木而已。尽管有些著名的景观中并没有树,甚至是广场也可能没有任何植物。然而作为室外空间组织的要素之一,植物是最基本的材料。这就要求在总体设计的时候要把握好,包括考虑植物的群体特征和种植地段。乔木、灌木、花草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其特定的效果。
4、停车场地与换乘
停车是当前旅游区最为头疼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旅游区普遍场地有限,如何统筹解决从停车到入园的过程,是越来越重要的系统问题,停车、步行交通、摆渡换乘、人车分流等各个环节,都要与游客中心的设置一并考量。
5、游客中心的出入口
文章来源:
旅游营销怎么搞 ID:LvyouToutiao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18年10月再出发,走进日本关西,与六级产业农场、科技农场、森林教育、农业流通的操盘手交流项目运营;听乡建、社区营造的政府部门讲述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每一餐每一夜中体验在地化的日本... ...
日本休闲农业在地探索之旅第五季带您走进日本关西,深度考察与交流,期待和新老朋友一起出发,欢迎新老朋友们预报名!
主办单位:
知学学院
出发时间:
2018年10月14日-20日
考察区域
:大阪、京都
、三重、名古屋
报名联系人
吴倩15210028090\zhixue831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精彩课程▽
《特色小镇实战案例解析》17个精华笔记献给特色小镇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