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香港学校学费上涨的现象,包括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在涨价。同时,香港教育的其他费用也在增加,如书本费、报名费、债券/建校费、入学费/留位费等。虽然香港的学费较高,但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校,香港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此外,香港的教育环境国际化氛围浓厚,升学渠道多元化,政府也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力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香港学校学费上涨
不同类型的学校如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等都在涨价,涨幅从几月到几十个百分点不等。
关键观点2: 香港教育其他费用增加
除了学费,还有书本费、报名费、债券/建校费、入学费/留位费等隐形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也会成为家长的一笔负担。
关键观点3: 香港教育的性价比
尽管学费上涨,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校相比,香港的教育成本仍然相对较低,同时香港的教育环境国际化氛围浓厚,升学渠道多元化。
关键观点4: 政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香港政府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对刚到港的新移民家庭提供教育局协助派位、开设适应性课程等支持政策。
正文
来源 | Miki粥
ID | mikizhou520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香港正面临「杀校潮」,从幼稚园到中学,港校抢内地生就像抢客一样。
很多内地中产蜂拥而至,以为捡了个便宜,殊不知当了韭菜。
01
港校涨学费,掏空中产钱包
香港学校的学费涨价早已传得沸沸扬扬,直到今年9月教育局才正式公布确切消息:2024学年内,619所学校获批上调学费。
在今年获批涨学费的学校中,53所是直资学校、73所为私立学校,64所为国际学校。
直资学校的平均涨幅达到4.76%,部分涨幅高达10%,创下五年来新高。
其中,被誉为「香港第一神校」的圣保罗男女中学及其附属小学,学费涨幅分别为10%和10.1%,实现了连续三年上涨。
连保持学费19年不变的拔萃女书院也终于
「
踩了一脚油门
」
,将年学费从3.8万港元提升至4万港元,涨幅为5.3%。
福建中学及其附属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小学等学校的学费也发生了变化,涨幅在5.4%-10.1%之间。
私立和国际学校的学费也普遍上调,平均涨幅分别为5.36%和4.53%。
涨幅最大的国际学校汉基国际学校,其12至13年级学费攀升至327,100港元,比去年增加5.9%,是香港少数学费超过30万的国际学校。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的11级及12级,今年也加至238,860元,加幅约7.5%。
此外,香港耀中、弘立书院等国际学校的学费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不仅是中小学,香港的幼稚园学费也在上升。今年港府完成了705家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审批,其中429所学校的学费申请获批。
全日制幼稚园的每期学费中位数为998元,比去年增加58元,涨幅达6.2%。
小学阶段的平均购书费达3,352港元,同比上升3.6%,其中小二和小六年级的购书费涨幅最高,分别达4.3%;
而高年级学生的书本费用3,492港元,比低年级学生的购书费用高出约9%。
中学阶段,初中生的平均购书费为3,551港元,涨幅达4.4%,高中生购书费则为2,466港元,涨幅4%。
整体来看,中学生的平均购书费为3,008港元,同比上升4.3%。
面对教育成本水涨船高,内地家长香港插班之路变得更加压力山大。
02
香港插班,隐形费用高达百万?
与内地不同,香港的教育支出并不止于学费和书本费,还有各项「隐性费用」等待着掏空内地家长的钱包。
在香港,官津学校由政府资质,学费全免,而直资学校每年学费约3-8万港币,私立及国际学校的学费则普遍较高。
大多数国际学校的学费在13万至28万港币间,可分3-10期支付,由于国际学校自负盈亏,每年学费上涨的现象十分普遍。
申请香港私立或国际学校的第一步是提交申请,家长需支付报名费和考核费,报名的学校越多,费用也越高。
部分学校将这两项费用分开收取,考核费仅在学生进入考核环节后才需缴纳,一般在1000至4000港币不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家长购买「债券」。这里的债券是坊间的通俗说法,根据学校的操作不同,具体可以细分为「债券」「提名权」以及「建校费」等不同的形式。
由于没有政府资助,国际学校会向家长收取这笔资金来进行学校基础建设或者课程升级,简单来说,也就是学校融资计划的一部分。
首先最基础的分类就是,可退还债券和不可退还债券,可退还债券是指学生在退学之后,校方会把债券退还给家长;
再来就是标准债券和发展债券,发展债券不可退还的,标准债券可以退还;
还有公司债券和个人债券,公司债劵则由公司持有,可用于雇员的子女,可以优先提名多个孩子就读学校,但个人债券适用于一个家庭中的一名孩子。
债券购买通常需要几十万港币,个别学校如香港美国学校的公司债券高达300万港币。
有的学校是强制要求买债券,比如香港新加坡国际,要求入学时必须持有债券,个人债券20万港币或者公司债券50万港币。香港美国学校要求公司债券高达300万港币。
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
虽然不强求,但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不购买很难获得录取机会。因此知名学校的债券价格屡创新高,甚至在二手市场被炒至上千万港币。
比如汉基国际的债券,曾经在二手市场曾一度被炒到1400万港币!
更为特殊的是「提名权」,持有人可优先提名一位子女入读,且需是家长本人。
另外还有建校费,几乎所有香港国际学校都收取建校费,用于提升教育质量。
比如汉基国际学校每年建校费为2.8万港币,香港国际学校则为2.06万港币,哈罗国际学校的建校费高达6万港币。
汉基国际
香港哈罗
建校费分为一次性缴纳和年度缴纳两种类型;大多数学校按年收取约3万至4万港币的基本建设费,如果家长已购买债券则可免除基本建设费。
除建校费外,一些国际学校在录取后要求缴纳学费的10%-20%作为留位费,确保家长为孩子保留名额。
一些学校还收取一次性入学费,通常在1万至8万港币不等。
这笔费用会直接抵扣首期学费,但如果放弃入学,留位费则不退还。
例如,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入学费为1.3万港币,汉基学校的新生若确认接受录取,则需立即缴纳150,000港币的留位费。
这不仅仅是教育投资,简直是一场家庭财务规划的大考!
家长们不仅要考量教育回报,更需权衡家庭的财务承受力。
03
黄金跳板,性价比之王
虽然看上去润去香港读国际学校似乎要一笔不菲的费用,但其实不管学费再怎么涨价,香港依旧是性价比之王!
以香港学费最高的汉基国际学校为例,12、13年级每年学费已涨至32.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
尽管如此,抛开债券不谈,依然比北上广深的头部国际学校划算。
北京德威七年级的学费就已达33万人民币,深圳蛇口贝赛思学费在25万起,从初中G6开始,学费跻身30万行列。
上海国际学校中,惠灵顿、哈罗、耀中这些顶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年的学费也得35万左右。
同为哈罗公学,深圳哈罗公学的学费更从幼儿园起就超过30万每年。
香港哈罗的学费在16.9万-23万港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5.5万-21万),即使再加上每年6万港元的建校费,比国内同类学校有性价比,就是排队人多很难进。
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发布最新的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排行,更是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际学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