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包容万象  ·  749局是真实存在的吗? ·  2 天前  
大树乡谈  ·  这些历史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但后半句才是精华!老祖宗远比你想的开放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9-25 08:00

正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加关注不迷路

正文↓


“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许多人耳熟能详,尤其是在古装剧中,时常能听到这句台词,仿佛古人对男女交往始终保持着一种严格的限制。然而,这不过是古人的表面看法,事实上,句子的后半部分“嫂溺援之以手”才是精华。翻阅古代典籍,我们会发现,老祖宗的智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保守和刻板,反而充满了灵活性和人性化。


在古代,人们常常提到“男女授受不亲”。这看似严格的礼节,实际上源自一场精彩的古代辩论,辩论的主角是齐国大臣淳于髡和大贤孟子。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大臣,他不仅擅长辞令,言语风趣,还有出色的外交能力。他与诸多成语如“杯盘狼藉”、“乐极生悲”、“一鸣惊人”都有关系,以他的机智与幽默,成为齐国外交的重要人物。

孟子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人性本善论的思想家,他认为人性如流水般自然向善,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字经》开篇言“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受其启发。孟子的学说在宋代后成为儒家思想的正统。

某天,淳于髡询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这真是礼节吗?”孟子坚定地点头:“当然,这是礼节的一部分。”

淳于髡随即问道:“如果嫂嫂掉进水里,小叔子应不应该伸手救她?”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小叔子不伸手救她,那简直是畜生行径!”接着,他补充道:“男女授受不亲是礼节,但嫂嫂溺水,小叔子救她,是‘权’。”

这里的“权”指的是权变,即在特定情况下做出变通。这一解释说明,在通常情况下,男女有别,避免直接接触是为了防止越界行为,但在涉及人命的重大事情上,礼节应当为人命让路。

可见,古人在处理男女关系时,虽然遵循礼节规范,但在必要时仍能通权达变,展现出对人性的深刻关怀。

古代经典《礼记》中对男女有别的要求非常具体,例如“男女不杂坐,不共椸枷,不共巾栉,不亲授”,意即七岁以上的男女不应同卧、同餐,不共用同一衣架和洗漱用品。这些规定表面上看似严格,实际上是为了界定两性之间的行为准则,确保社交礼仪的得体。

然而,古人的礼节并非一成不变。孟子与淳于髡的辩论便指出了这一点:在常规情境下,“男女授受不亲”是为了防止不适当关系的发生;但在危急情况下,救人要紧,礼节需让路。这种灵活的规定反映了古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们并非一味保守,而是懂得权衡轻重。

在封建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男女有别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与规范。同样,社会交往中的礼节,旨在维护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

然而,古人并不是僵化的道德主义者。在不违背基本礼节的前提下,他们也懂得灵活变通。例如,当嫂嫂溺水时,小叔子必须施以援手,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家庭责任的体现。

现代人常常认为古代社会保守、死板,但实际上,古人所体现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交往,遵守基本礼节是必要的,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灵活应对、以人为本同样不可或缺。

古人的“男女授受不亲”并非单纯的界限分明,更重要的是在具体情况下特定行为的变通。这种智慧,反映了古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 完 ·

/ 推荐阅读 /
某天,秦始皇被拉进一个帝王群,他在群里霸气喊道:“你们够格吗?群主还是让我来吧!” 汉武帝:“那个谁,快把群主位置让出来吧!”

发现更多精彩故事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在看”,让历史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