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温彬 王静文
一、服务业:弱于季节性
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已降至2月以来最低水平。近10年同期为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6月服务业表现弱于季节性。
从分项指数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47.1%。从业人员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至46.3%,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不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57.6%,自一年半以来的低点略有反弹。
从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航空运输业、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但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景气度回落,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低位运行。
从佐证指标看,6月国内航班执行率环比回升,印证航空运输业景气度回暖。不过,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出游平均花费恢复率较劳动节假期回落,6•18网购活动销售额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电影票房环比回落,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均规模环比下降,均指向相关服务业景气度回落。
二、建筑业:整体偏弱
2024年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已降至去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近10年同期为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6月建筑业大幅弱于季节性。
统计局指出,近期南方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建筑业施工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从分项指数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至54.7%,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新订单指数持平于44.1%,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至42.9%,两项指标均仅高于2020年2月,为近10余年来的次低水平。
基建方面
,6月沥青装置开工率较上月回落,为近年同期最低水平。6月城投债净融资额为645亿元,扭转了连续两个月净融资为负的局面,上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专项债净融资规模约为2371亿元,较上月的5333亿元明显放缓。资金来源规模较上月回落,加上有效项目仍然稀缺,影响订单转化。
房地产方面
,6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8%,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增长20.6%,同比降幅均较上个月明显收窄。重点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也明显反弹,5•17新政效果逐步显现。不过,受房价继续下跌、居民就业收入形势严峻等影响,楼市成交回暖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制造业:产大于需
6月制造业PMI持平于49.5%,均为3月以来最低水平。近10年同期平均环比同样为持平,制造业整体表现与季节性大体吻合。
五大分项指数四降一平。其中,生产指数为50.6%,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
6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降至1.2%,连续第三个月回落,已降至3月以来最低水平。具体来看,6月制造业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需求继续收缩
。6月新订单指数下降0.1个百分点至49.5%,近10年同期平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持平于48.3%,近10年同期平均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内外需均弱于季节性且连续收缩,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掣肘。
二是生产端扩张放缓
。6月生产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6%,近10年同期平均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生产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且表现弱于季节性,但与需求相比仍然更为强势,产大于需的状况有待改观。
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偏弱
。6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47.6%,但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1.8个点至48.3%,制造业库存开始被动累积。去库压力下,企业采购量指数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1%,仅高于2月,为近1年半以来次低水平。
四是中小企业景气度反弹。
6月大型企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至50.1%,扩张速度放缓,降至年内最低水平。中型企业PMI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8%,小型企业PMI回升0.7个百分点至47.4%,略有改善。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景气度更容易受外需影响,大型企业景气度更容易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6月原材料价格指数回落,但外需显现出韧性,使两者景气度出现分化。
四、价格:出现回落
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7%和47.9%,比上月下降5.2和2.5个百分点。
从国际来看
,6月以来,CRB保持震荡,月度均值较上月回升0.3%。金属价格环比下降3.2%,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上涨局面。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月度均值环比持平,中东地缘政治溢价回升,但美国经济增速逐渐显现疲态,导致原油价格出现震荡行情。
从国内来看
,南华工业品指数6月均值环比下降2.8%,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环比上涨局面。其中金属指数月均环比下降4.6%,能化指数月均环比下降1.3%。螺纹钢价格环比转降,平板玻璃连续第4个月环比下降,但水泥价格连续第3个月环比上升,且涨幅有所加快。截至6月27日,商务部按周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降0.5%。国际输入压力下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显现疲态。
基于PMI指标和高频数据判断,预计6月PPI环比下降,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同比降幅为-0.7%左右,较上月的-1.5%降幅继续收窄。
五、政策:固本培元
6月以来,各项政策仍以抓落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