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表示,金融加科技,产生了更多的创新。通过跨界融合,浙商银行创造了更多的业务模式和产品,获得更广泛的空间,
以赢得互联网竞争的下半场。
《证券时报》
通过平台化服务,
企业在浙商银行的融资,是以天(为单位)在计算,而且持续循环和滚动,
给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性,围绕企业流动性服务,从一个业务衍生出多个业务产品、甚至是财务等服务系统,帮助企业构建起金融产业生态圈,企业的资金流转、融资、结算、清算等涉银行服务一站式完成;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核心企业,链接起更多企业,实现点链营销。
《21世纪经济报道》
浙商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从年报中董事长和行长的描述也可见一斑。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在年报中指出,“这一年,我们
应用金融科技,特色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始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精确瞄准客户需求痛点,创新应用最新金融科技,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服务模式,零售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同业业务等板块多点开花。”
中国电子银行
浙商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特色竞争优势日益凸显。浙商银行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依托池化融资、易企银、应收款链等三大平台,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盘活沉淀资产。
2018年,浙商银行在网络金融业务方面进一步将网络金融目标客户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来,持续完善底层产品。
《浙江日报》
将区块链应用于金融领域,这是浙商银行的一次尝试。
带来的结果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应收款链,让供应链金融真正活起来。截至2018年末,该行应收款链平台共落地1400多个,帮助6000多家企业融通了1200多亿元资金。
《大公报》
浙商银行近年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过去数年
动用营业收入的3%投资科技,
为同业之中较快水平,特别在浙商银行近年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投资力度相对同业更高,现时为不少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未来可望变成收入。
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指出:“我们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和银行业务的结合,到目前为止除了现金和现场开户之外,
98.3%的业务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
”在民营企业最为集中的製造业领域,浙商银行推出“融资、融物、融服务”智能制造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截至2018年末,该行智能制造板块用信余额534.80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12.04%。他续称,
银行业一般要积极寻找客源,但现时客户多主动要求浙商银行提供科技服务,不愁客户需求,预计可制造新收入动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浙商银行副行长刘龙表示,2017年以来,浙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一直保持了规模的相对稳定,结构持续优化:“我们行资管业务发展的初期,从负债端来说,零售的占比不是太高,当时主要还是依靠同业理财。这些年经过调整以后,到2018年底,我们在理财的余额当中,
零售的占比已经达到了88%,这个结构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理财产品非常有竞争力。希望能够把结构调整得更优,能补零售这个短板。”
中国新闻社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该行
资产负债结构2018年出现显著优化
:在资产端,加大信贷投放,贷款增速近三成,其中公司类贷款中投向民营企业的占比达到55.16%;在负债端,同业融入资金比例大幅下降,低于监管指标10多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增幅近三成,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突破三成,收入结构更趋合理。
智通财经
资产质量保持优良,不良贷款率1.20%,
资产质量保持同业领先水平;资本充足率13.38%,较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充足率13.38%,比上年末增加1.1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83%,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提高0.09个百分点。
港股挖掘机
从行业大背景来看,
浙商银行顺应监管导向,
作为资产超万亿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积极缩减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存款占比呈现上升态势,带动负债稳定性提升。浙商银行资产端贷款比例提升,有助于提升收益,同时负债端同业负债成本维持低位,亦为负债成本改善提供了友好的市场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
3月18日,在港股上市的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建议延长A股发行方案及有关事宜的有效期。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延长期限是正常的操作。浙商银行副行长刘龙对记者提及,“今年披露年报较早,且没有派息,也是希望配合A股IPO的进程。”
《中国经营报》
浙商银行副行长刘龙
透露,
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方面,浙商银行将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持续关注香港市场,适时启动资本补充,另一方面积极推动A股上市,完成此前制定的资本补充三步走策略,“今年优先考虑推动A股按照预期顺利推进。”
财联社
浙商银行今年到了回归A股上市的冲刺阶段。而且该行为了回A,今年提早发布业绩报告且宣布不派息的决议。
“这些均是为浙商银行回归A股做准备。”
浙商银行副行长刘龙表示,从A股上市进度来看,浙商银行现在上交所主板排位36位,银行板块排名第二位,
推进时间表符合预期。
澎湃新闻
2016年3月16日,浙商银行在香港IPO上市。2018年6月,浙商银行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拟登陆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4.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0%,募集资金将用于充实该行核心一级资本。
如果回A成功,则成为内地又一家“A+H”股上市银行。
《金融时报》
面对经济金融新常态,浙商银行通过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催生新动能,
植入平台化基因,
将银行业务嵌入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之中,打造平台化服务银行,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证券时报》
浙商银行交出“稳增长”成绩单,财报三大要点值得关注
,业务规模稳增长,资产负债表优化;营收同比增约14% ,非息收入占比突破3成;资产质量优良,不良持续暴露,资产质量水平领先同业。
《证券日报》
2018年,浙商银行创新金融科技应用,构建“科技+金融+行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平台化服务银行,实现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发展质效再上台阶。年报显示,2018年,浙商银行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着力提升经营质效,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型,
以 7.15%的资产规模增幅实现了13.89%的营业收入增长。
《中国经营报》
随着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落地,银行机构频频释放红利、纾困民企。总部位于民企集中地的浙商银行,其2018年民企贷款快速增长。3月21日浙商银行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披露,
该行新增贷款逾6成投向民企。
整体来看,支持小微、服务实体已经成为银行发力重点,金融科技成为小微业务拓展提质增效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