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田看投资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做一个最会写财经段子的清华理工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工信  ·  小米落子武汉,最新消息! ·  2 天前  
湖北工信  ·  小米落子武汉,最新消息! ·  2 天前  
红杉汇  ·  会议越混乱越好?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田看投资

在大理,在凤羽,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

小田看投资  · 公众号  ·  · 2019-08-08 20:23

正文


听说新周刊的封新城老师隐居在大理了。 最近几年,有不少文化人从北上广跑到云南定居,我开始是不以为意的。 直到去了封老师所在的洱源县凤羽镇的一个村子,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隐居故事不一般。


(1)


早上九点从大理古城边的酒店出发,驱车两个半小时,从洱海西岸的观景线走上大丽高速,再走狭窄的仅容下两车通行的省道,继而经过两旁皆是农田水塘的崎岖县道,在一个褐红色的山坡上,我们抵达了封新城隐居的地方。

(山坡上的宅院)


中国的很多公路仍然十分原始。 在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时而阳光刺眼,时而磅礴大雨,这是山中特有的天气。 多变的天气之下,幸好我们的座驾性能良好,各种复杂路况应对自如,反而可以慢慢欣赏沿途景色,开起来也是颇为轻松惬意的。

(山间行驶 by 凯迪拉克XT6)


凤羽在高原的一个坝子上,群山弯绕。村民们介绍,唯一的出口便是河流通往洱源县城之路。 在古时,这里因山路隔绝,出行不便,当地人把出凤羽称为“出国”,所以谓之“凤羽国”,颇有独成一统的感觉。 而旁边的县城洱源,顾名思义,洱海源头是也。 曼妙的洱海风景,竟是始源于此地,也难怪说这个地方,生态环境之美自然是用文字难以描述的。 秘境的体验,往往给了那些心有顿悟者。 封新城便为其中一人。


封新城在半山坡上建了个宅子,登高而看,居民点星罗棋布地落在山坳处,远处的青山云雾,近处炊烟袅袅,安适惬意,人间仙境莫过于此,真乃桃花源也。

(坝子上的村镇)


云南这几年的旅游开发加速。 日渐富裕起来的人们越来越发现,云南多民族历史文化丰富、高山大川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多避暑胜地,这种条件得天独厚。 于是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纷纷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商业资本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大好机会,往来出,开发商广告不绝于目。


然而,千篇一律的开发,有时候也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不过,走到凤羽的我们发现,正是故意与城市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甚至有点难以抵达,凤羽的特殊魅力就在我们面前一览无遗的展开了。 它,依然保持了某种纯粹的样子。

(退步堂后门的小路)


这是一个有点年岁的村子,午后看不到什么人,可能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偶尔有几声狗叫,循声望去却是院门紧锁。 封新城在山坡上建的宅子叫“退步堂”。 这名字有意思。 从社会名流到这乡间农夫,可谓退步。 从一线城市到这深山旧村,可谓退步。 从媒体聚焦到这人迹罕至,可谓退步。 手机有时候信号都不灵,打开百度地图我连退步堂都找不到,真可谓退步了!


退一步开阔天空嘛! 我能想得到的。 新周刊向来以新锐著称,身为一家意见领袖媒体的主编,封老爷选择“退步”到这避世之地隐居起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然而,这却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2)


在退步堂的门楣上,我看到五个字: 知停而后升。


知停也就罢了,这“后升”怎么回事? 经历了人世间的喧嚣,回到了这宁静的乡村,光这一点举动就够了,难道还准备做点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吗?


在草堂听封新城先生讲解,才知道,说的虽然是隐居,但其实这哪里是隐居啊! 封老爷是押注了全部的心血,要在这片山地之间,开创一番新的事业啊。

(凤羽的乡间小路)


他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写诗,要在这片土地上排版啊!


他要把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变成一个文创的大基地。 要把这山间的坝子,变成中国最大的露天美术馆。 要让全国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这里来生活、来创作。 要把在地的物产和艺术,推广到世界之外。

(文创之路,也是致富之路)


他甚至要带领村里的乡亲们,找到一条致富之路呢! 种地、盖房、写作,这些都是形式罢了。 封老爷是已经找到了他人生的使命,找到了这一生的事业和寄托啊。


一个文化人,抛弃此前所拥有的一切,到这样一个地方来,贯彻和身体力行自己的理念。 用一个商人的方法,来做一件古往今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这里面有多少困难? 有多少不被理解? 需要多少勇气? 我完全可以想象。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若干年前首次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封新城在考虑什么呢?


当封新城老师跟我们面对面讲述他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时,我完全看不出来这曾经挥斥方遒的那位大家,已经俨然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笑)的模样了。

(右边是封新城老师演讲,中间蓝色是本人)


(3)


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这样写道:


我该怎样生活?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 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天性行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


身在凤羽此处,我不禁也思考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