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转载到朋友圈。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立秋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反映一个太阳年季节变化的八象八节之一。
立秋是一个重要的时空分界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北斗星指向西南方:“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农谚曰:“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结籽。”
“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中原地区有“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之说。此刻,南海常有热带低压气旋活动,甚至转化为台风,强劲的南方暖湿气流北上,与西北强冷空气在秦岭一带交会,为立秋后的北方带来秋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不过,夏伏的暑气在立秋后不能马上消失,“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热,立秋因此又称交秋,只是交代了秋天的来临。气象学家认为,只有达到“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22℃”的地区方可断为入秋。从这个标准看,中国相当多的地区正式入秋的时间要晚于立秋一到两个多月,很多地区并未进入秋天气候,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之后。
据说,立秋之前如果刮北风,立秋之后必会有秋雨绵绵。秋雨跟暴雨有别,如果南北交锋的冷暖气流过于强大,立秋日听到雷声,出现雷暴大雨,冬天就不怎么降雪,冬季就会干旱,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这就是“雷打秋,冬半收”的道理。与此相反,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时处于冷高压天气控制,晴空万里,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悠闲坐等丰收。
《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由此可知立秋的特殊性。在大时间尺度里,时空卦象此时是上乾天下坎水之象。天欲上,水欲下。天欲西行,水要东流。乾德为健,坎德为险,行险而健,必然冲突。立秋前后,既要晴天,也要雨水,二者争夺,皆有客观之情、公道之义。古典中国人因此把此时空命名为争讼的讼卦,以考察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纷争。这个时候,因为庄稼丰收了,纠纷随之而起。不过,对生活在乡村农民来说,即使官司打赢了,大家都在一个地方生活,熟人社会,一辈子成了仇人,也不是什么好事。
讼卦
现在的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一些小的经销店购买生活用品,仍拖到秋收后一起结算,这就是“秋后算账”的本义。中国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就会在秋后实行。这里有人道,考虑示警教育。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九十月间。这里有天道,秋季带有肃杀之气,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周礼》是中国最早的制度安排和设计著作,书中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
中国古典战争缺乏足够的补给,春秋时代仍只能实行“春耕秋战”,不违农时、不伤民力,战事不分胜败,也是“来年秋天再战”。因此,秋天多事,是谓“多事之秋”。民国的军阀孙传芳还有名言:“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
中国对秋有一种极为悲情的生命意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忧患跟社会忧患相连,“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杜甫诗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宗元说:“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马致远的“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瑾的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除了敏感的作家、诗人,民间有“啃秋”“咬秋”的习俗。如著名的“贴秋膘”。儿时农村生活,在立秋这天,全村的小孩子多会让大人拽到悬称上称重,以与前些时立夏的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肉,“以肉贴膘”。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原创,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于凤至的后半生:没了张学良,我依然可以很好
1990年,于凤至在弥留那一刻说:“我死去之后埋在洛杉矶城外的山上,让我看看遥远的故乡……我的墓旁要再挖一个空墓穴,留给你的父亲。”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崇祯即位的N种说法:是刀光剑影还是风平浪静?
历史上,关于崇祯帝上台前的政局,流言四起,议论纷纷,但多不靠谱。他的即位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