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规划#
2025年包河区重点工作任务 !
2025年包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孵化载体升级赋能行动,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运营质效,建设骆岗公园超级场景中心,打造高品质“环高校科创带”“环骆岗科创带”,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20个以上,推动滨湖新区科技成果集中转化示范区规划建设。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松江区、西湖区、鼓楼区、南山区等对标城区互动交流,推动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提质升级,支持合肥港与沪苏浙港口贸易往来。
优化全区商业布局,加快淝河片区、十五里河片区、滨湖新区上海路以东片区商业布点,确保合肥GX360、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如期开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商圈和特色街区。
聚力发展现代金融、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商事法务、会展赛事、电子商务、民生服务等八大服务业,深入谋划以骆岗公园和高铁南站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总数达15个。商事法务产业提质扩量,引导高端资源向安徽(合肥)法务区汇聚;提高会展综合效益,完善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功能,打造全国会展名区。实施楼宇改造提质工程,力争税收“亿元楼”总数突破24座。
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推进奇瑞智能网联研发总部落地,加快泰裕汽车、利氪科技、方盛车桥等项目建设,深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体系,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战新基地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推动“中国视界”二期建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
加快文体设施布局,建成包河全民健身中心,谋划滨湖文体中心、青少年赛训基地等一批公共文体空间建设,推进安徽百戏城、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等大型场馆投入运营。举办合肥国际马拉松、全国速度轮滑邀请赛、环巢湖骑游大会等重大赛事,创建全民运动模范城区。
坚持项目带动,推动省文交所总部基地、安徽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园、安徽数字新媒体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建成投用,建设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提升文旅地标知名度,加快建设骆岗公园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区,系统谋划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提速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高标准打造滨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磨滩休闲文旅度假区。推进大圩、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双4A景区一体联动,加快曼度酒店、圩美·磨滩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响科创科普、徽风皖韵等“八大游”品牌,力争创成2个国家4A级景区。
保障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加快进度、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开工建设南淝河路跨十五里河段,全线贯通锦绣大道、巢湖南路等主干道,新建续建黑龙江路、关麓路、呈坎路等次干道和支路网30条。滚动实施滨湖新区建设行动,力争58个计划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统筹实施沿湖、沿河生态修复,建成锦绣湖生态景观区,推进圩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等项目尽快落地。高标准打造“花漾包河”,探索“公园+”多元发展新模式,新增提升绿地35万m2以上,新建续建公园游园6个、绿道5公里,推进南淝河—巢湖—十五里河30公里新“翡翠项链”建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处处看花、四季有景。
强力推进三大片区攻坚行动,卫岗王卫片区所有更新项目全面开工,两年内基本完成;仰光片区、周谷堆片区基本完成房屋征迁,实现批次土地上市。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个,维修改造更新住宅老旧电梯1900部以上,力争完成2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2025年包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孵化载体升级赋能行动,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运营质效,建设骆岗公园超级场景中心,打造高品质“环高校科创带”“环骆岗科创带”,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20个以上,推动滨湖新区科技成果集中转化示范区规划建设。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松江区、西湖区、鼓楼区、南山区等对标城区互动交流,推动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提质升级,支持合肥港与沪苏浙港口贸易往来。
优化全区商业布局,加快淝河片区、十五里河片区、滨湖新区上海路以东片区商业布点,确保合肥GX360、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如期开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商圈和特色街区。
聚力发展现代金融、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商事法务、会展赛事、电子商务、民生服务等八大服务业,深入谋划以骆岗公园和高铁南站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总数达15个。商事法务产业提质扩量,引导高端资源向安徽(合肥)法务区汇聚;提高会展综合效益,完善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功能,打造全国会展名区。实施楼宇改造提质工程,力争税收“亿元楼”总数突破24座。
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推进奇瑞智能网联研发总部落地,加快泰裕汽车、利氪科技、方盛车桥等项目建设,深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体系,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战新基地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推动“中国视界”二期建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
加快文体设施布局,建成包河全民健身中心,谋划滨湖文体中心、青少年赛训基地等一批公共文体空间建设,推进安徽百戏城、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等大型场馆投入运营。举办合肥国际马拉松、全国速度轮滑邀请赛、环巢湖骑游大会等重大赛事,创建全民运动模范城区。
坚持项目带动,推动省文交所总部基地、安徽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园、安徽数字新媒体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建成投用,建设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提升文旅地标知名度,加快建设骆岗公园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区,系统谋划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提速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高标准打造滨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磨滩休闲文旅度假区。推进大圩、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双4A景区一体联动,加快曼度酒店、圩美·磨滩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响科创科普、徽风皖韵等“八大游”品牌,力争创成2个国家4A级景区。
保障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加快进度、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开工建设南淝河路跨十五里河段,全线贯通锦绣大道、巢湖南路等主干道,新建续建黑龙江路、关麓路、呈坎路等次干道和支路网30条。滚动实施滨湖新区建设行动,力争58个计划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统筹实施沿湖、沿河生态修复,建成锦绣湖生态景观区,推进圩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等项目尽快落地。高标准打造“花漾包河”,探索“公园+”多元发展新模式,新增提升绿地35万m2以上,新建续建公园游园6个、绿道5公里,推进南淝河—巢湖—十五里河30公里新“翡翠项链”建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处处看花、四季有景。
强力推进三大片区攻坚行动,卫岗王卫片区所有更新项目全面开工,两年内基本完成;仰光片区、周谷堆片区基本完成房屋征迁,实现批次土地上市。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个,维修改造更新住宅老旧电梯1900部以上,力争完成2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