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信  ·  手机出现这些情况,证明该退休了! ·  3 天前  
中国保利  ·  保利·微周刊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新版 | 海上的光荣与梦想:姜鸣近代海军史论著两种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17-08-29 15:43

正文

请输入标题     bcdef

姜鸣  1957年生,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当过工人、大学教师、机关干部、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为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1860—1911)》

姜鸣 编著

783页,精装

定价:108.00元,2017年7月

ISBN:9787108054869

迄今有关我国近代海军最权威、最全面的史事编年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是近年来的重要热点。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史、海军史的研究日益深入,广泛展开。本书作者姜鸣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海军史研究的学术前沿,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本书的写作历时多年,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860—1911)》基础上,他系统搜集有关近代海军创立发展的中外史料,几经推敲增删,扩充并更新史料(主要取材于档案文献、奏稿、函札、日记、文集、年谱、报刊及老照片等),尤以近二十年新见资料为主,全面辑录了1860年以后51年间,中国海军从创建到初步发展历程中的史事,涉及海军建设、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军队的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人事变动、中外海军交往以及军事行动和战争等诸多方面。


本书编撰以年为纲,以月为目,以日系事,累计收入系于3千余日下的4千余条记述。随文配有16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附录收入南北洋等舰队舰只列表,表中有详备的技术参数;新绘制了清末海军舰只舰体线型图。最后编制中外人名索引2千余条,中外舰船4百余艘。


《史事编年》与作者的另一部一版再版的重要作品——《龙旗飘扬的舰队》构成姊妹篇,将海军建设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变化和政局嬗递之中,梳理晚清海军发展失败的内在原因和20世纪初年重兴海军的曲折历程,全方位再现海军从毛细血管到骨骼到肌肤的艰难发育中一个个珍贵瞬间。


中国海军正在完成历史性的转变,真正走向深蓝,行驶在通向世界的广阔航线上。让我们重温历史,面向未来,将本书献给为发展中国海军和海权不懈努力的人们。

“扬武”是福州船政所制造的第七号军舰,也是船政第一批所造15艘舰船中最大者。曾被作为船政学堂的练习舰,后又成为船政兵轮船的旗舰。1884年8月在中法马江之战中被击沉。图为“扬武”水手在训练站桅。 (本书封面用图)


近代海军:

从毛细血管到骨骼到肌肤的艰难发育



作者前言

  姜 鸣

三十多年前,我刚开始进行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的时候,首先是从收集整理和编纂史料长编入手的。这种以时间为纵轴,以年、月、日为脉络的资料整理方式,清晰地展现出每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对于史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而通过对资料长编整理所形成的史事日志,其实就是一种编年体的史学文本,它不需要作者更多地抒发评论,却再现了事件发展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1994 年底,三联书店出版了我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在后来的二十年里,我继续对《日志》进行修订和扩充,尤其注重研究和吸收近年来新出版的《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朝朱批奏折》《李鸿章全集》等文献中所披露的新资料,独家使用了新近由张佩纶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的《李鸿章张佩纶函札》《张佩纶李鸿藻函札》等未刊信函,以及同时代其他人的日记、年谱、文集等等,吸收整合了近20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使得全书内容更为丰富翔实。积累至今,新增篇幅达到一半以上。三联书店再次予以付梓,并商定,易名《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

 

    新近发现的“来远”管驾日记


“来远”管驾日记中保存了军舰主要性能数据和人 员、航行资料

我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跋中曾经说过,历史学家犹如一个赶海者,不停地在收集并努力复原散落在海滩上的破碎镜子。复原的过程,充满辛苦艰难,也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相比上一个版本,本书对于整个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历程,记载得更为丰富和完整,读者从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中国走向军事现代化的过程,是何等的艰难与不易。先行者的谋划、统筹,体制内的掣肘、龃龉,国门外的竞争、征伐,这一切的曲折波澜,融汇在晚清五十多年的一天天记事中,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细节:自办工厂、国际采购、新式教育、海外留学、新式军队、军港要塞,在这些过程中谋划、探索、战争、失败;交织着悲壮、惨烈、阴谋和背叛。细细读来,可以对近代中国人发展海上防卫力量的过程有一清晰了解;掩卷思考,更是收益良多。以往古人评论《春秋》,或曰“述而不作”,或曰“微言大义”,其实,编年体史学著作,恰是能够体现出这样两种特点。

 

福建船政,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造船企业。位于福州马尾闽江之畔。引进法国造船技术和设备,培育了中国第一代造船工程技术人员。从1866-1907年,共建造各种舰船约40艘

在写作这篇“前言”的时候,我又重读了1994年版的“跋”,感慨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伙伴,皮明勇少校、张炜中校如今都已成为将军,我和朋友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除了进行历史研究之外,更都参加了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在此,我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师长、朋友、同事、亲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感谢陈悦,他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资料。我们常常在半夜作深入的交谈。感谢刘烜赫,本书所附的军舰舰图,是他和海军史研究会同好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新的舰图,也使我回忆起已故的赵幼雄先生当年为1994年版绘制舰图的种种往事。书中保留了一幅赵幼雄绘制的“操江”轮,以此纪念这位已故的前辈老友。感谢孙建军、张黎源、马幼垣、徐家宁等先生在本书修订中给予的帮助。感谢章骞,他为本书的一些外军舰名考订提出了建议。感谢吴慧剑、刘震为修饰图片和重绘地图所做的工作。本书1994年版的序,为钱钢兄所写。新版的序,是东海舰队参谋长李鹏程海军少将所赐。他们都为中国军队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去年,是甲午战争120 周年,中国海军和学术界进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和学术研讨。今年为《马关条约》签订120 周年,而120 年前的今天,正是李鸿章马关议和遇刺的日子,那时中国的前景曾是多么的灰暗。如今,经过无数志士仁人的奋斗,中国综合国力获得巨大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中国的海军正在走向世界。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接纳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国加入的申请,美国劝阻盟国抵制亚投行的行动完全失败,这是值得载入历史的重要事件。往前看去,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有无数新的挑战正在等待我们。以史为鉴,“勿忘甲午”,中国一定要加快建设强大的国家海上力量。

 

姜 鸣

2015年3月24日晨2时于上海



序二

  李鹏程

(东海舰队参谋长、海军少将)


带队完成第十六批亚丁湾护航和出访非洲八国任务返回青岛后,我接到了姜鸣兄的电话,听到了久违而亲切的声音。他一则祝贺我们回航,二则提出任务,约我给修订版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作序。受此重托,我有激动,更多的是忐忑不安。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浩繁,甲午海战落败殇国泣血。史不敢忘、言不敢妄,不知我能否为史书序、为忠魂歌。


我和姜鸣是2002年认识的,那时读了他的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看了他发表在《舰船知识》等杂志上的诸多文章,深深为之感动。他不是军人,却有军人的情怀;他任职企业,却醉心于史海;他人在上海滩,却眼放各大洋。我通过《舰船知识》杂志社的田小川、宋晓军,与姜鸣取得了联系,当时主要是想有机会能够面对面的学习请教,不成想后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成了相知相惜的好兄弟,更因为有着热爱海军、建设海军的共同理想而成了“好战友”。无论我在青岛、天津还是北京工作,我们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只要有机会,都会相互看望,言欢长谈。当读到各自喜爱的好书时,我们还会相互推荐,甚至专门寄去。就是从他那里,从他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994年版)中,我了解了中国近代海军曲折发展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读史明智。姜鸣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用一年一年、一月一月、一天一天的记事,勾勒编织出中国近代从筹议海防,到组建海军的历史过程。初读此书,便觉姜鸣严谨的学风跃然纸上。从政治家的谋划、到舰艇的购买建造、海军军官的培养、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呈现出清末海军发展的完整历史。编年体的写作是冷静而简略的,没有多余的主观描写,读者却从这冷静和简略里面,读到事件的内在逻辑,人物的思考践行,战场的刀光剑影。全书读来,再现的是那国破飘零的沧桑历史。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作为中国海军军人,对这段历史我有很多感叹,但更多的是沉重,是屈辱。120年前的那场战争,败得让人不堪回首,痛得让人锥心刺骨。一场战争,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推向历史的深谷。我每次率舰出海,黄海古战场是必经之地,硝烟散尽,国耻犹在;殷鉴不远,知耻后勇。每次与姜鸣聊及此事,常嗟叹不已,心绪难平——挨打是因为落后,被打败是因为自己不争气。总结历史教训,我们看到,甲午之败是海洋观念之败。血的教训证明了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海权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依托和潜力所在。洗刷那段曾被欺凌的血泪历史,唯有发奋努力,强国强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清末新建海军留英学生


今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海军,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刚刚过去的九个月前,我率领海军盐城舰、洛阳舰和太湖舰,执行第16批亚丁湾护航,并进入地中海,为运输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船只护航。此后,中国海军编队还对突尼斯、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安哥拉、纳米比亚、南非等非洲八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国军舰行驶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执行国家使命,显示出人民海军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海军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从昨天,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必须树立新型海洋观,大国的崛起就是海洋强国的崛起。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海军,努力建设一支与海洋强国地位相衬的强大海军。

    1894年5月,北洋海军军舰在阅操中行驶


得知姜鸣兄之书将要修订出版,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份对先行者的纪念,也是一份对后来者的追问。我深知,以一己之学识,为此书作序,实有史重言轻之嫌,且有钱钢先生之序在先。作为军人,甲午之痛在我心底是最沉痛又最敏感的记忆,我不愿轻易叙说这段曾被欺凌的历史,更愿用挥戈逐马的豪情祭奠忠魂。姜鸣兄为史著书、警醒后人的历史责任感,让我不得不提笔,一抒胸怀。


马克思曾说,如果一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随时准备向前扑去。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我们期望和平,但如敌人强加战争于我,我们必将用血和钢来洗刷那跨越世纪的耻辱。


这正是我们的渴望。


李鹏程

2014.9.17 青岛



《龙旗飘扬的舰队(甲午增补本):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姜鸣 著

662页,精装

定价:72.00元,2014年8月

ISBN:9787108051028

本书初版于1991年,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创建、发展及其衰落的曲折历史。作者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注意吸收海战战役和战术细节,近代造船、舰艇工业的发育等海内外对近代海军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深入到海军建设的制度兴革,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军队的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等方方面面。


2002年增订本补充了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与海军建设的关系,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内部状况,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联系。


2014年又逢甲午,作者对书中若干提法做了修正,补入近年新作数篇。主要揭示张佩纶、李鸿藻与李鸿章为发展近代海军所进行的复杂而鲜为人知的谋划,以及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的任职等等。


新版冠以“甲午增补本”,奉献给关心这段历史的读者朋友。


海军士兵舰上合影(本书封面用图)

《龙旗飘扬的舰队》

甲午增补本后记



  姜 鸣


《龙旗飘扬的舰队》增订本出版至今已经十二年了。这些年来 ,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深入推进。许多新鲜的史料,包括档案、书信、日记、图片被陆续发掘出来,许多新的研究专著不断出版,一批新生代的研究者也在成长。这些成果,使得我们对于先人进行的国防现代化努力和海军建设的了解不断加深。


这十二年来,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本书刚刚印出的2003年1月,新浪网就邀请我在网上与读者聊天,虽然当时还没有视频,问答交流都是通过文字方式进行的,但即时互动依然使我感受到与读者之间毫无间隔的沟通之愉悦。感谢学术界和网上许多熟悉的或者从未见过面的朋友,给予本书积极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我不断搜集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认识。最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拟再版本书的甲午增补本,我也重读了本书,对于书中的部分提法做了调整。


江南水师学堂学生在做登攀演习。1898年考入水师学堂读书的鲁迅,后来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写道:“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它那二十丈高的桅杆。”那支成为地标的可爱桅杆,“它高,乌鸦喜鹊,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盘上。人如果爬到顶,便可以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而且不危险,下面张着网,即使跌下来,也不过如一条小鱼落在网子里;况且自从张网以来,听说也还没有人曾经跌下来。”

近年来,我本人的研究兴趣,较多地转向光绪前期清政府上层政治关系和中外关系。其中一个方面,是张佩纶与李鸿章关系研究。通过阅读李鸿章与张佩纶之间数百封未刊信件,我进一步发现和厘清了“清流”代表人物张佩纶,在近代海防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在军机大臣李鸿藻与北洋大臣李鸿章之间牵线搭桥,构筑更加复杂的政治架构所进行的运作,推动建立总理衙门海防股和筹建海军衙门,统筹全国海军的发展。这些情况,以往都不为学术界所知晓。我在2002年《龙旗飘扬的舰队》增订本中有所涉及,之后做了更深入的考察。依据研究心得,我撰写了《光绪前期张佩纶与李鸿章谋划海军之研究》,收入本书,作为附录。


1894年5月,李鸿章最后一次在大连湾观看北洋海军阅操。画面正中是“定远”级铁甲舰

同时收入附录的,还有《严复任职天津水师学堂史实再证》。这篇文章,也是对2002年增订本中关于天津水师学堂记叙的丰富和再研究。关于严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人物,但其在天津水师学堂工作的任职情况,由于以往缺乏足够详尽的史料,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在重复不准确的说法。我在本书02年增订本中,依据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档案抄本《北洋纪事》,首先提出严复在天津水师学堂的职务,不是人们常说的“总教习”,而是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并在书中加了一个注释,以作简要说明。没有料到的是,有研究者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促使我专门写作本文,对严复的任职问题予以回应、考证和澄清。


本书附录还收入了我对台湾、香港的两位学术界前辈王家俭先生、马幼垣先生的海军史专著的评论。两位先生的专著近年来在国内印行,受到欢迎和好评,关键在于他们都在学术上花了很大的努力,能发前人所未发之声,在观点上也有各自的鲜明特色。收录这两篇文字,是向他们表达我的尊崇。


福建船政轮机厂是船政制造船用蒸气机的车间,1867年由法国人设计建成,具欧洲风格。总面积3000平方米,砖石铁木合构,坚实牢固。1871年,我国第一台船用蒸汽机在此制造成功。轮机厂北侧厂房现仍在使用,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工业车间

在这十二年里,近代海军研究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他是我的好朋友陈悦。陈悦是一位业余研究者,他出现在各种场合的头衔是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他从创办“北洋水师”网站起家,广泛收集史料,结交各方俊杰,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成为资深的海军史专家。我曾经多次向茅海建教授提起,在时下,史学研究要与互联网结合,应当关注陈悦在史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和他所走的道路。在本书的修订中,他也认真地提出过意见,并提供新发现的史料。我将为他写的三篇序言放在附录中,是对我们友谊的回顾和纪念,也是向这位年轻人致意。 


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两个甲子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海军也在保卫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的过程中走向远洋。我们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更关注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关注着钓鱼岛、南中国海和第一岛链,关注着中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走向印度洋、大西洋。当我站在“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的时候,我不由想起袁宝龄当年修建旅顺口基地在黄金山炮台上撰写的对联:

大海澜回忆从前唐战辽征往昔英雄垂信史

高山天作愿此后镐京丰水中兴日月丽神州


   旅顺船坞


今天是2014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延续,也是日本按照大陆政策实现称霸世界战略的延续。当下,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其本质是修改二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对此,中国人民当然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海军。


姜鸣

2014年7月7日于上海



《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


姜鸣 著

2015-8 52.00元

ISBN:9787108053091


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叙述,再现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等亲王重臣、康梁等维新人士在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闲破闷的京华掌故,更浸透着史学行家的功夫,发旧思而生新意。


全书约配两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典出沧趣老人陈宝琛的诗作“感春四首”,是诗人对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事危机的浓缩概括,作者移作本书书名,因为书中描写的诸多事件,正是发生在那个艰难的年代。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姜鸣 著

2015-8 54.00元

ISBN:9787108052919


晚清中国,中西交冲,新旧消长。中国的大门缓缓打开,引进了摄影术、西医、火车、铁甲舰,开始有了驻外使馆、海外留学和学成后的海归,有了近代外交和官员出访,中国政治格局的动荡变化也由此展开……在时势的逼迫下,李鸿章等得风气之先的人士直面内忧外患的交迫,成为自觉身当其冲者,数十年强毅力行,行走在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路程上。


作者秉持“以散文的笔法写论文,以论文的严谨写散文”,从被过滤掉的历史细节入手,讲述了慈禧、李鸿章、左宗棠、翁同龢、张佩纶、郭嵩焘、严复、吕耀斗、胡传、唐国安等同光朝的政要、社会精英真实而传奇的故事。笔墨穿越于今昔之间,生动有趣。


本书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档案、书信、日记、诗歌,乃至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研究晚清著名“清流”张佩纶与洋务派大老李鸿章、与军机大臣、“清流”的后台老板李鸿藻之间的往来书信,从中发掘出大量沉睡的历史秘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政局和人物的认识。


《秋风宝剑孤臣泪》是作者继《天公不语对枯棋》之后,第二部以晚清为题材的历史散文集。书名取自李鸿章——这位中国近代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政治家——临终的诗句。


扫描左侧二维码

购买姜鸣三联作品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竭诚为读者服务===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sdx_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