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厦门会晤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
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你知道吗?
厦门的城市发展与
一个人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就是
陈嘉庚(资料图)
作为我市2017年“嘉庚精神宣传月”
重要活动之一
《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
主题展开幕式
昨天在陈嘉庚纪念馆拉开帷幕
▲
主题展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指导,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校委会、陈嘉庚纪念馆、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
今年5月底开始,作为厦门会晤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之一的“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和报道,向海内外讲述嘉庚故事,展示厦门的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此次展览也是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上官军,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何秀珍,厦门日报社总编辑江曙曜,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汪金铭,集美校委会副主任、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集美校友总会会长陈呈等出席开幕式。
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何秀珍为此次主办方之一的厦门日报社赠送“诚毅”牌匾,感谢厦门日报社对此次宣传、弘扬嘉庚精神活动的大力支持。
嘉宾表示,这个展览透过嘉庚精神,讲述的是厦门的城市故事。在“后金砖”时代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既弘扬了嘉庚精神,同时也进一步为厦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和“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凝聚了奋进力量。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
走进展厅
一段正在播放的珍贵视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多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的习近平曾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谈到陈嘉庚,他说,
嘉庚先生是倾其所有来办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嘉庚精神影响深远,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且影响了海外赤子,大家都学习嘉庚精神、捐资助学
。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嘉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2014年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
他高度评价嘉庚精神,号召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
不久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在集美调研时指出,
以嘉庚精神、海堤精神等为代表的厦门“六种精神”,是引领厦门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
。
长期以来,厦门大力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奋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和“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在改革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厦门
港区
在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区也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近年来进一步以嘉庚精神为引领,大力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
集美学村
本次展览即以探究嘉庚精神的当代影响为出发点,以图片、文字、视频、历史实物、场景模拟再现等多种形式,“新旧呼应”彰显了一个人对一座城的深远影响。
“厦门的变化太大了!”集美居民李尊师和从泉州来的好友刘能猛边看展边讨论个不停,近百年前的黑白照片与现代城市建设震撼航拍图形成鲜明对比,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世纪以来厦门的发展轨迹。这让李尊师十分振奋:“这一切,都与陈嘉庚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的确,陈嘉庚先生是厦门这座城市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启蒙者之一,无论是教育、港口还是市政建设,他的眼界和实践都相当超前。
园博苑航拍图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篇章
☑“忠公奉献 教育为本”
☑“认识嘉庚 认识厦门”
☑“弘扬嘉庚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讲述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引领现代城市建设等生平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将厦门的城市精神具象化,演绎了新时代的嘉庚故事。
“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大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黄婧娴一边看展,一边记录下好几条嘉庚格言。她说,嘉庚先生鼓励大家多为社会做贡献,她也将把这些“嘉训”设为自己的座右铭,做一个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次展览特别“请”来厦门大学科考船“嘉庚号”模型,以及观众可以亲自上阵学习船舶驾驶的集美大学仿真船舶操纵模拟器,吸引了众多大、小朋友争相体验。
☑
厦门日报小记者游学活动
☑嘉庚建筑拼图活动
☑嘉庚纸模活动
☑亲子雨伞彩绘活动
☑亲子版画教育体验活动
……
丰富的配套活动让青少年和亲子家庭在趣味体验中感受嘉庚精神。
由50名本报小记者组成的“采访体验团”
不仅成为此次主题展的首批观众
还参与了纸模拼装、雨伞彩绘等配套活动
可谓收获满满
“你们知道吗?差不多是你们的奶奶的奶奶那辈,女孩子一般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所以陈嘉庚回乡后除了办小学,还专门办了女子学校。”在参观主题展的过程中,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为小记者们导览,讲述了许多生动的嘉庚小故事。他还提醒大家注意,厦门会晤主会场的背景板上,图案元素除了鼓浪屿,就是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南薰楼,足见嘉庚精神对厦门的重要性。
看到展馆里精美的南薰楼、敬贤堂建筑模型,大家都连连称赞嘉庚先生房屋设计的巧思。本报小记者、大同小学五年级的吕扬同学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我参观过嘉庚先生故居,先生自己住的屋子那么小,却十分慷慨地给学生建了这么大的校舍。”
陈嘉庚纪念馆教室内
大人小孩忙着创作版画
飞龙、花朵、丛林……
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
不过,这些画作有一个共同点:
都有嘉庚建筑的影子
滨东小学六年级的陈音音的作品主角就是南薰楼。此前,陈音音参观了鳌园和集美学村,也听了不少嘉庚故事,她深有感触:“他本可以在海外过得很好,却坚持回国造福人民。”感动之余,她把集美学村的地标建筑之一——南薰楼搬进版画,希望通过一笔笔、一刀刀的创作,将嘉庚精神“刻”在心底。
在亲子雨伞彩绘活动现场
厦门的一幅幅美景被孩子们画到雨伞上
共同“撑起一片故乡美”
活动以家庭为单位,亲子合作彩绘文化雨伞,以厦门的标志性风景、嘉庚警语为主题元素,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嘉庚精神。厦门外国语小学集美分校五年级的谢昀汐说,这种动手实践的方式比教材上的嘉庚教育更加生动。
在距离陈嘉庚纪念馆不远的
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
一场嘉庚建筑“拼图大赛”正在上演
集美学村南薰楼、厦门大学建南楼群等30幢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变成了书本尺寸的拼图,让孩子们边拼边认。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指导,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校委会和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系列主题活动自5月底启动以来,在厦门乃至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五个一”,即一本图书、一场对话、一场快闪、一本特刊和一场展览
。
6月24日上午,
《倾资兴学 爱乡报国》快闪歌舞剧
在集美嘉庚公园上演。活动以快闪歌舞情景剧的形式呈现,让观众与扮演华侨的演员不期而遇,亲身体验各个时期陈嘉庚先生与厦门的联系,活跃的现场气氛吸引了很多厦门市民及游客驻足观看并体验。
猛戳下方视频欣赏这场表演吧↓↓
8月4日,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对话
在厦门广电演播大厅录制并于厦门会晤期间播出。对话邀请了陈毅明、朱水涌、陈呈等专家学者,通过讲述他们眼中的嘉庚故事,解读陈嘉庚与厦门发展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厦门会晤举办期间,本报于9月3日推出8个版的
《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中英文特刊
↓↓
9月4日推出一份
以全球坐标为背景的大连版“嘉庚世界地图”
↓↓
展现全球视野下的嘉庚精神传承,让海内外嘉宾走近、了解陈嘉庚这位厦门人的代表,进而认识厦门、认识中国。
系列主题活动中
还有
“一本书”
未发布
敬请期待!
记者:应洁 林桂桢 摄影:张奇辉 黄晓珍 郑晓东 王火炎 黄少毅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厦门日报
|
xiamenribao
|
厦门招考
|
xiamenzhaokao
|
厦门晚报
|
xmwb597
|
海峡生活报
|
lifeweekly0592
|
海西晨报
|
haixichenbao
|
台海杂志
|
taihaizazhi
|
厦门网
|
xmnn-cn
|
遇见婚恋网
|
yujianw520
|
|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厦门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