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智工具箱
阳志平的私人写作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AI 造假术!揭秘这项技术背后的真相 ·  4 天前  
石油地质学  ·  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下的有机碳循环与黑色页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智工具箱

跨年答疑(2):知识十二问

心智工具箱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1-15 09:39

正文

跨年直播的第二篇。如何寻找知识源头?如何习得高阶模型?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如何以有限知识撬动无尽世界?

Q1. 如何寻找到新时代的知识源头?

Q1: 如何寻找到新时代的知识源头?

:在开智学堂,大家都听过「五大元学科」。它的求解过程是这样的:以某个年代为例,对新学科诞生历史进行排序,把里面偏一级的学科找到,然后通过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引用率排序,同时将相似的学科合并同类项,得出大致范围。还要考虑到每个时代的主线,如 20 世纪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的军事相关学科;21 世纪是以建设虚拟世界为时代母题的计算机科学与网络科学; 22 世纪极有可能是宇宙学,那时人类已经步入太空时代。但是人类的知识体系太复杂,还有永恒的诗学与数学。详细论述请参考我的文章:《人性与暴力——论智力侵略》。

如是,求解出一个时代最重要的知识源头。当然,上述一切只是我的自我辩解,所有逻辑推论都可以扔掉,五大元学科无关逻辑,它更多是一个美学近似值,我的个人偏好而已。

Q2. 如何跨界寻找知识源头?

Q2:在 Zotero 领域,阳老师是国内的领路人。六篇教程,面面俱到,依然是经典。我注意到阳老师 Markdown 和 GitHub 也是领路人,那阳老师身在国内,为何总是能接触到这种时间的源头?特别是作为认知专家,却那么地靠近计算机技术的源头?

答:跨界寻找知识源头侧重内隐知识。这也是为什么让大家一定要上 GitHub,同学刚开始使用 GitHub 时想用国内的云笔记去取代。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世界上有一些知识的黑洞。比如早期的亚里士多德 & 柏拉图的雅典学院、瓦特 & 达尔文加入的月光社、近代中国的张之洞学圈、 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的维也纳小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他们那批人,一个时代最聪明的那一批人都在里面了,这些都会构成知识黑洞。同样的,今天 21 世纪计算机科学,也是一个知识黑洞,最聪明的程序员全在 GitHub 上。你尽早进入这种知识黑洞,天天浸泡在里面,会不知不觉习得更多内隐知识。你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很多新东西。


Q3. 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关键的因素?

Q3: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关键的因素?

:建立知识体系有四个要素:

  • 一是这个知识体系为什么诞生;

  • 二是知识体系诞生后,产生了哪些核心的一级术语体系;

  • 三是基于这些一级术语体系,延伸下来又有哪些二级体系。

  • 四是明白其他的学科是如何研究这个话题。

以认知语言学为例,它诞生于对人类归类现象和颜色的研究,它的一级术语体系是隐喻,二级术语体系是相似性和象似性原则的冲突。在它诞生之初,是以维特根斯坦批判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论」而提出的「原型范畴论」为基础。那么,还要去想一下,除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之外,还有谁在研究分类。比如社会心理学同样关心分类,叫「社会认同论」和「自我归类论」。

自己生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知识梳理过程,相当于是创造了知识实践的机会。如何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可以选择 3 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自己工作相关的;第二个领域是自己兴趣相关的;第三个是自己完全陌生的。尝试用写一本书的方式梳理这三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Q4:如何习得高阶模型?

Q4:阳老师提到的 100 个高阶模型有参考清单吗?如果有,如何习得?

:我的确有一个这样的参考清单。今年我会有一本新书,专门介绍过去十八年深深影响过我的人类认知高阶模型,这本新书附录之一就是这个清单。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同学,并不需要一上来就学习这么多高阶模型。芒格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才总结出 100 个高阶模型。如果你想两个月就习得这么多模型,那么这一百个高阶模型中 80% 极有可能成为你的「司机知识」,你只是知道而已。所以说这种清单一点都不重要。今天有人给你总结 100 个高阶模型,明天芒格给你讲,后天卡尼曼又给你总结这些模型,你会永远疲于奔命。

高阶模型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给高阶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例如,人人都知道,时间的复利很重要,但是大家并没有给自己创造足够多的练习机会。那么如何去创造这个实践的机会呢?在《如何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系统?》我介绍了王阳明的「压力测试」做法,同样,你也可以参考芒格的做法。芒格他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和最聪明的人交谈。在和各个行业最聪明的人交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的时候,芒格就把相关的高阶模型反复地在头脑中预演了。以芒格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实践更多模型,但是他做了一些限制。因为所有知识,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来内化,才会真正转变为自己的本能。影响你的人生关键决策只有 20 来次,比如选择谁做伴侣。你需要给这些极少数重大决策创造足够多的练习机会。


重要的不是背清单,而是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依然拿芒格举例,芒格的知识体系是在 1950 年到 2000 年之间形成的,那时认知科学不够发达。拿人类误判心理学举例,现在有了新的分类学进展,斯坦诺维奇将其总结为三大类认知偏差:一是斯波克问题,二是认知吝啬鬼,三是心智程序

同样,拿我自己举例,我那本新书中提及的 100 个高阶模型是我用了 18 年的时间生成的知识体系。比如我推崇的自我决定论执行意图等,这些都是我从 18 岁到现在 36 岁,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慢慢内化,它并不来自别人的推荐。

Q5. 如何学习诗学?

Q5:请问阳老师,诗学是五大元学科之一,那么有什么经典的教材或者知识要点?

:现在人类的知识体系太复杂了,不得不借助越来越多的科学术语说明事实。但今天使用的很多术语,百年后将可能不复存在。但百年后我们依然还会背诵「床前明月光」。因此艾柯感叹,作家比学者留名后世概率更大。诗歌的可供性和保真度极强,它是非常特殊的人类知识体系,能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无穷无尽的复杂和不确定。 因为管理就是处理不确定与复杂,所以历史上的超级领袖身上都有那么一点点诗人的气质,比如说政治领袖毛泽东、思想领袖马奇。

那么怎样来学习诗学呢?你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宇文所安这位因为唐诗而出生的美国人,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开智作家部落第一个月学习的三本书是宇文所安的《追忆》、《迷楼》和《盛唐诗》。我非常喜欢这三本经典。很多同学读完后也非常震撼,后悔读晚了。今天的中国人特别不自信,总觉得西方文学更好,但其实中国文学极其辉煌,只是西学东渐后,不为人知。


Q6. 网络科学为何重要

Q6:阳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下网络科学以及如此重要的原因?与大数据分析有何区别?网络科学的最终使命是什么?发现事物或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并引导其发展?如何做到?谢谢

答:网络科学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大大地扩展了人的认知边界。人类思维习惯是线性因果思维,但是网络科学让你意识到幂律、多层、尺度、分形,自组织等观念。现在有一些互联网的民科把网络科学搞得特别庸俗,大家不用受这种庸俗化的影响。网络科学入门最好的两本书是:纽曼的《网络科学引论》与 美国院士 Kleinberg 的 《网络、群体与市场》。我组织翻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践》是一本不错的技术入门著作。更多著作,可以参考我这两篇文章:

Q7. 如何系统学习认知 - 神经 - 心理科学与心灵哲学?

Q7:如何系统学习认知 - 神经 - 心理科学与心灵哲学,从哪一本书开始学习路径参考?

答:这个话题比较大。我这三个书单提到的书合适入门:

这些书都是认知 - 神经 - 心理科学经典之作。专业类读物则比较复杂,可以参考我开过的书单,不再累述。再说说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有两位大拿,一位叫丹尼特,他的《心灵种种》、《达尔文的危险》、《意识的解析》,还有《直觉泵》,这 4 本书都是经典,目前只有两本翻译成中文了。除了丹尼特之外,心灵哲学还可以读的是约翰 · 塞尔(John Searle),他的《心灵哲学导论》与《心、脑和科学》不错。如果没有哲学训练,心灵哲学著作阅读难度颇大,建议认知 - 神经 - 心理科学入门后, 30 岁之后再读更好。

Q8. 传统学科今后的发展

Q8:在五大元学科之外其他学科,阳老师怎么看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比如化学和生物实验学科。

答:正好我最近在做一件好玩的事,整理人类 21 世纪的知识谱系图, 最重要的学者有哪些?有 3500 位高引学者,他们占据了今天的知识源头。其中跟五大元学科相关的大概是三百位到六百位学者。在这 3500 位学者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在人文、社科领域全面落后。在 3500 个高引用学者中,跟认知 - 神经 - 心理科学相关的中国学者只有一个人。但是在数学、化学、生物学领域,中国学者有数百位。

所以说有的同学们不要觉得你做的事情,跟时代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类似于化学和生物学这些学科,中国学术研究是很领先的。各位同学不用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是说是人人一定要去从事计算机行业与认知科学。只能说你恰巧由于各种原因,处在这个位置,的确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这些东西感兴趣,那么你投身于人工智能产业,没有丝毫问题。


如果你处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同样可以做很多结合。比如《知识大融通》作者威尔逊,他是一位生物学大拿,被称之为「当代达尔文」。他也是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他把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之后在社会生物学基础上,又诞生了进化心理学,所以学科都是相通的。有一个有趣的观点,这个社会只有穷人才不会去跨界,死守专业化分工,从古到今所有上层都是天然跨界的。这是郝景芳老师在开智社群的一篇演讲稿《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和逻辑》中提到的,她的原话是:

你如果观察会发现,越是在社会大分工的阶段,最上层的一小撮精英越不分工,他们根据需要,一会儿做金融家、一会儿做船长、一会儿做农场主,他们在全世界范围选择原材料、把人口挪来挪去、商品到处运输,这种资本驱动的链条才是资本主义。

当时我听了非常惊讶,原来还可以从社会分工角度解读跨界。

Q9. 花多少时间在通识教育上?

Q9:对于有自己工作 / 研究领域的人(比如医药), 那么日常该花多少时间比例在通识教育等内容上比较好,保持怎样的节奏,能够让通识学习与自己的领域产生更好的互通呢?

答:我一直调侃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道理:只讲学习方法的人很难成为大拿。真正的大拿,一定是领域导向的,他们有一个跟学习方法论没有丝毫关系的领域,像芒格在投资领域,像艾柯在文学领域,再如费曼在物理学领域,他们有各自的专攻领域。绝大多数高阶知识,是领域导向的,是捆绑在具体行业具体领域上的。假如芒格是一个纯粹研究学习方法的人,他永远达不到今天的高度

建议各位尽可能深耕自己所在领域,借助于跨学科习得的新知识,用其来解决领域大问题。假如你是一个领域中的新手,分配时间可以按照 721 原则。  70% 的时间放在跟领域知识相关; 20% 的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领域,比如认知科学或其他通识教育;还有 10% 用于随机搜索,就是那种你学习时完全不知道学来干嘛,纯粹是好奇。

Q10. 如何处理新的知识点?

Q10:常有做好一件事的冲动,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知识点想去学习,是否应该克制自己,允许盲点存在,把最初的事情做好?

:在学习过程中,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个太正常了。因为人类大脑工作规律就是喜新厌旧,经常会被新事物吸引。但是你要养成一个习惯,把大脑这种喜新厌旧加以约束,约束在四个范围内

为什么是四?人的工作记忆广度最舒适的是 4 。当你发现这一年、这一季、这一月你同时在学习四个以上主题,往往会超出人类认知负荷。

以职业身份为例,曾经有一个丁健老师的粉丝,列举了丁健老师九个职业身份,其实我更建议把丁健老师的职业总结为四个身份,这样会更好的约束行为。每隔 10 年左右,你可以把自己的四个身份更新一下。比如说我刚毕业时,身份是从事战略与人力资源咨询的管理咨询师,心理测量专家,但现在跟这两个职业身份都没有丝毫关系了。你可以每隔 10 年更新下四个职业身份。

Q11. 知识如何用到工作中?

Q11:越源头的知识体系越感觉难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答: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因为源头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它往往不在人们学习舒适区以内。你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从不同侧面来掌握这些源头的知识。

以认知偏差为例。芒格用传记与演讲形式讲认知偏差;卡尼曼的《快思慢想》以科普散文形式谈论认知偏差;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则偏学术论文体裁,他的《机器人叛乱》又偏隐喻。一旦你借助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主题学习认知偏差,当你有一天,突然顿悟了或者产生心流了,那时往往意味着「认知偏差」开始成为固化为你的既有知识体系。

再举个例子。有无数增进人们心智能力的科学概念,普通人最应掌握的是什么?双盲实验。《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回答道。他甚至认为,你只需要理解其原则,领悟到为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就能感受到其优美。如果每个学校都教学生做,那么会提高五方面认知能力。

为什么道金斯说,只要你理解双盲实验的原则,就能改善认知能力呢?因为它可以让你在头脑中进行不同方向的思想实验。人类往往习惯朝一个方向进行思考。双盲实验却不断提醒你要朝不同方向思考,注重「样本」、「对照组」与「基础概率」,避免「主观偏见」、「随机效应」、「安慰剂效应」等等。一旦养成「双盲实验」的习惯,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头脑中干掉很多「认知偏差」。


一旦明白「双盲实验」改善人们认知能力的本质之后,那么,你可以接着顺着知识体系,引出下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实验,能够改善你的思维品质?这就是另一位认知科学家丹尼特 2013 年出版的新作《直觉泵》(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 77 个思想工具。

Q12. 怎么在碎片时间高效读书?

Q12: 身处 IT 业,时间总是没法保证,加班不说,时不时服务器有点问题就要立刻处理,时间已经被高度碎片化。请问阳老是怎么在碎片化的时间中高效读书,很想抽出一大块时间专门用于读书。

碎片化学习又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提这个问题意味着生活方法有点不对,还不够简单。如何简化生活?常见要点有:

  1. 批量化解决问题;

  2. 提高自我决定指数

你读了数十本关于认知偏差的畅销书,依然会难以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有一本畅销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总结了 52 种认知偏差。读这类书非常低效。你把这 52 种认知偏差背得滚瓜烂熟,但只要有一个文笔更好的作者写了一本新书,假设这本新书只写了 36 种或者 42 种认知偏差,你又得将所有的知识体系推翻重来。无论最初的 52 种认知偏差,还是之后的 36 种或 42 种,最核心的源头知识来自少数研究者的贡献。你需要回到知识源头,掌握这些深层次的原理,并且创造足够多的练习机会,让它内化成你的本能。

读书这事一点都不重要,不要被我误导了。虽然我的确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也是一位藏书爱好者。重要的是掌握理解世界的规律,找到与世界沟通的支点,然后撬动它。越是信息过载时代,你越需要以有限知识,撬动无尽世界。

阳志平
2017-01-14

备注: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在知识源头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