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选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战略前沿技术  ·  美国国防创新体系分析 | 新品推荐 ·  1 周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程福波到车道沟十号院院区开展节日安全检查并对 ... ·  1 周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军工歌曲展播:国防牵着我的心丨庆祝新中国成立 ... ·  1 周前  
中国能源报  ·  “以军机库被炸出大洞”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战略和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军事  · 2024-10-03 21:36

正文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来源:知网、麦哲“十五五”规划研究院  

作者:王一鸣

转自: 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 




导读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战略,要提出在战略上要从技术追赶转向努力构建局部领先优势,在路径上要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加强中间品创新,在政策上要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笔者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01、全球大变局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全球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的重大突破

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交叉融合、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为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开辟新途径。人工智能成为引领颠覆性创新的前沿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构建“人—网—物”互联体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网络,数据、算力、算法三要素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向自主学习、人机协同增强智能和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等方向发展,正在突破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依靠大模型、大数据和大算力的支撑,从ChatGPT到通用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交通、金融、教育、医疗、文创等各领域广泛渗透,优化决策系统,改善生产流程,重塑创新生态,催生产业变革,推动生产率大幅提升。根据麦肯锡2023年6月14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下一波生产力浪潮》报告,到204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0.1%至0.6%。

量子科技孕育重大技术范式变革和创新。量子计算超越传统计算极限,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计算任务,为人工智能、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资源勘探、药物设计等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更为强大的工具。量子通信有极强的抗干扰和隐蔽性能,在信息传输安全领域有广泛应用场景,成为推动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和数字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量子测量在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绝对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以及软硬目标探测识别等领域的发展,将为国防、工业、地质、环保等众多行业应用赋能。生命科学拓展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发展空间。新型基因技术不断涌现,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日新月异,为医疗健康技术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基因组为核心的集成研发、以生物标志物验证为关键的临床技术研究,以基因数据库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移动健康监测等快速演进,医学模块加快从临床医学向健康医学扩展,催生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兴起。脑机接口技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创的直接连接并实现实时信息交换,呈现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二)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产业变革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全球产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制造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数字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日趋广泛应用,催生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大幅提升制造系统的柔性和敏捷性,推动工业生产向分布式、定制化模式转型,制造业生产流程、研发设计、企业管理乃至用户关系都呈现智能化趋势。广泛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并与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相融合,推动制造方式绿色化转型。能源技术向绿色低碳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智能技术与能源技术融合,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能源服务智能化,促进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和零碳转变,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适应型转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存储和传输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传统能源结构。氢能、天然水合物和聚变能等新一代能源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能源需求开辟新途径。空天和海洋技术向纵深化方向发展。国际空间技术聚焦空间信息应用和建立更强大的空间探索能力,致力于建立体系融合、高性能、低成本、广覆盖的空间信息与服务系统,推进大推力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新型推进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高效率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近地空间站应用、月球与火星探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海洋技术由浅海向深海、由区域向全球拓展,围绕深海开发、全球变化等领域展开布局,并向“星—空—海”“海面—海中—海底”空间海洋立体观测网拓展,载人深潜器、海底资源探测和开发、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工程等催生新型海洋经济。

(三)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改变传统生产要素与新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深刻改变就业结构、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挑战。传统要素和新要素的相对地位显著变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相对下降,科技和人力资本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边界日趋模糊,产业结构高级化将更多体现数据要素投入、人工智能赋能带来的边际效率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的创新浪潮推动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互联网金融、网上研发平台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广泛兴起,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就业结构、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深刻演进。与以往工业革命主要替代体力劳动不同,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转向对脑力劳动的替代和对人的智力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客户管理和商业营销等专业技术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5年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83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创造6900万个新的岗位,净流失1400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目前全球就业人口的2%。随着人工智能广泛融入生产过程,新增就业岗位向就业技能的两端集聚,中间阶层逐步收缩,从事简单脑力劳动和程序化工作的群体收入增长放缓,社会结构日益由“橄榄型”转向“哑铃型”。

(四)全球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各国竞争力消长与全球竞争格局,全球范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为确保在关键战略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不惜成本加大对中国科技封锁和打压力度。全球范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发达国家凭借智能制造优势弥补劳动力成本劣势,加之拥有对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力,原有的竞争优势地位得以巩固和强化。大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成为重塑全球创新和产业版图的主导因素。人工智能的异军突起和在产业变革中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高地。与此同时,防范人工智能在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权益、制造安全隐患、加大技术鸿沟等方面的巨大潜在风险,也迫切要求大国间加强合作。美国不惜成本加大对我国科技封锁和打压力度。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引发美国的霸权焦虑。美国把中国定位为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又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推进这一目标的国家”。美国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其他先进软件开发,高性能计算,半导体和先进计算机硬件,量子计算和信息系统,机器自动化与先进制造等关键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并以人工智能为战略制高点对我国进行降维式打击,以确保在关键战略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拜登政府推出“小院高墙”战略,采取更严密更大力度的对华科技封锁措施,加大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并联合西方盟国限制芯片制造设备、零部件及软件对华出口。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封锁和打压,对中美双方具有不对称效应,也将增大我国产业技术路线选择的成本和风险。

战略高技术和前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展首次地外行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光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生物育种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产,北斗导航商业化应用规模扩大。战略高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改善。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立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政策工具从财税支持为主逐步转向更多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普惠性政策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在智能终端、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崛起一批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欧盟执委会发布了《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在2022年全球前2500家研发公司中,我国有679家企业进入榜单,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827家。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全球共有1361家独角兽企业,我国有316家上榜,仅次于美国的666家,排名第二,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23.2%(见图2),过去一年全球诞生的508家新独角兽企业中我国占107家。

全社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持续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实行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机制。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协同,打造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从产品研发设计到产品生产的全链条服务。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链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02、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新任务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迅速提升,但科技创新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面临新挑战。“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一) 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持续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正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2023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3.33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见图1),超过2022年欧盟国家2.23%的平均水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人员和发明专利的占比均超过70%。高被引论文数量保持世界第二,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球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的综合排名继2016年首次进入前25名之后持续提升,2023年位居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二) 科技创新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但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从我国创新投入现状来看,研发投入结构存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比重低和试验发展比重高的特点,如2022年我国三大研发活动占研发投入的比重分别为6.6%、11.3%和82.1%,基础研究占比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水平(见图3)。科研成果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收益、轻长期效果,整体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尚不具备引领国际前沿研究的能力。随着我国进入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加大基础研究等创新链前端环节的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缺乏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使得不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发达国家。高端芯片、机器人核心部件、储能技术、生物制药等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支撑产业升级、引领前沿突破的源头技术储备不足,一些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供给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近年来,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但创新绩效依然较低,产出效率不高。从反映专利质量水平的三方专利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仍有差距。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创新政策实施缺乏协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不畅,科技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人才激励机制仍不健全。我国科技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但战略科学家和高端领军人才依然不足。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发布的2023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大陆上榜人数较上年提高1.7%,达1275人次,但占比仅为17.9%,仍明显低于美国37.5%的占比。重人才引进数量,轻人才环境建设,各类人才计划层次多、交叉重复,但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氛围、可持续的科研设施保障仍有待改善。

(三)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仍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得到提升,但中间品仍是短板,而且短板产品进口集中度偏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明显增强。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已经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具有生产集中度高的优势。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1年8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在180种全球主要贸易品中,70%的生产集中在我国。我国已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这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扩大回旋空间和对冲外部压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主要在中间品。我国作为处在下游的制造业大国,面临来自上游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关键零部件“断供”的风险。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再创新,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迅速缩小了我国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核电、水轮机、高铁、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终端产品领域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但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中间品仍是短板,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我国短板产品进口的集中度较高。

我国产业链整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和高端装备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过去这部分产品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进口,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西方国家加强出口管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如果将“只有少数发达经济体才能生产且中国进口量较大的中间品和资本品”确定为短板产品,并按一定标准①对进口商品目录中的中间品和资本品进行筛选,可以得到涵盖核心中间品和资本品的短板产品清单。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德国和日本是我国短板产品的主要供给国,供给的集中度相对较高。

03、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战略


       

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战略上要从技术追赶转向努力构建局部领先优势,在路径上要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加强中间品创新,在政策上要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

(一) 在创新战略上,从技术追赶转向努力构建局部领先优势

过去在技术追赶阶段,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路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源头主要在海外,创新以终端产品集成创新为主,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面向未来,在创新战略上要从技术追赶转向努力构建局部领先优势。

构建局部领先优势是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随着美国加大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和打压力度,我国已难以像过去那样依靠跟随追赶加快科技进步,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跟随在先进国家后面追赶,可以大幅降低技术路线选择的成本和风险,但这种模式只能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难以实现对先进技术的超越。虽然我国现有科技水平还不具备对先进国家科技发展的系统性超越能力,而且在相当一个时期还难以构建全面领先优势,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有能力有条件在部分有较好科技基础、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对国家发展和安全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构建局部领先优势。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构建局部领先优势,不仅是形成非对称反制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构建局部领先优势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途径。要整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大科技问题,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在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前沿技术、原创引领技术领域多出重大科技成果,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构建局部领先优势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构建局部领先优势,就不可能是国外先进技术的简单替代,而必须要有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路线、新的产业形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新的拓展。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科技项目,推进项目协同和一体化部署,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

(二) 在创新路径上,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加强中间品创新

我国部分终端产品已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承载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中间品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因此,在创新路径上要强化中间品的科技创新,通过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相结合,推动中间品创新取得新突破。

加强中间品创新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内在要求。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主要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中间品。不同于终端产品的集成创新,中间品的科技含量高,产品迭代快,产业生态复杂,隐含更多的隐性知识,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创新难度比终端产品更大更复杂。国际经验表明,各国越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对国外中间品进口依赖度越高。因此,加强中间品创新,并不是要对中间品进行进口替代和自给自足,而是要聚焦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实现中间品的自主可控。

加强中间品创新要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中间品采购方是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其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领先性,还取决于商业可行性。这就要求强化创新过程的市场需求导向,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间品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和一体化配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中间品创新取得突破。

加强中间品创新要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相结合。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领域,旨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这既与中间品创新在领域上有重叠,也是中间品创新的产业基础能力支撑。加强中间品创新,要依托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组织体系,发挥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型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目标,提炼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并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鼓励企业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并提出改善产品的意见,为自主创新产品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三) 在创新政策上,要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多突破。因此,在创新政策上要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在更多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原始创新是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的新科学理论、新科学方法和新技术发明,通常会开辟新的科技领域和新的技术范式。无论是构筑局部领先优势,还是加强中间品创新,都需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只有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增强原始创新的策源功能,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发展的根基,是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随着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科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基础研究要坚持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相结合,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基础研究支出结构,增加面向需求的支出,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投入,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实行税收优惠,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改进基础研究的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对自由探索的研究项目以同行评议为主,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以目标评价为主。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根本上要靠高水平人才。我国高水平领军人才特别是战略科学家仍然不足,迫切要求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培养壮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更多高水平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设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全球人才高地。

04、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开布局。

(一)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产业强,科技创新必须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围绕事关产业发展全局和产业创新的重大需求部署科技创新,建设一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重大战略性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推进关键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的体系化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已成为产业变革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催生了一系列前沿科技,拓展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因此,要前瞻性布局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创新,不断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上占领制高点,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发明、新的技术组合和新的技术范式,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具有先发优势的产业形态,从而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 推进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一代数字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应用。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发推广符合中小企业需求、高性价比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加快突破算力、算法、数据等底层技术,推进全行业全链条赋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产业领域示范应用,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针对行业特点进行精准训练,开发行业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建设,推动装备、软件、网络等创新突破,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取得新突破。

(三)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①未来一个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聚焦集成电路、第六代移动通信(6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和交叉融合,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高端要素积聚、产学研密切合作的产业业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四)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未来产业是决定全球未来产业版图和各国产业竞争力消长的关键变量。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正在孕育新的突破,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一批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意味着技术轨道将发生迁移,而不是在原有轨道上的延伸。未来产业的战略重要性、先发锁定性和长期探索性,决定了要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前沿探索作为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的优先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鼓励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同台竞争,完善科技成果孵化支持,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赢得未来产业的先发优势。

(五)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分布广,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左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以数智化、绿色化为战略方向。加快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网络、经营管理等全链条多元化应用,进而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打造更多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六)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重构。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去风险化”为名推行产业回流、近岸外包、友岸外包,行“去中国化”之实。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制造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问题,仍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制造业关联性强、价值链长、带动力大,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全局性影响。要瞄准制造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多措并举强链、延链、补链。发挥科技创新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作用,推动工艺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相结合,以更高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七)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不完全匹配。科技创新风险大而金融机构追求稳定收益;科技企业需要“长钱”而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短钱”;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小钱”而金融机构习惯于给“大钱”;科技企业“重研发、轻资产”而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抵押融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旨在突破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和断点,促进科技同产业对接、资金同需求对接,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生态。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拓展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空间,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精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装备采办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双一流 | 净评估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数字孪生
先进武器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混合战 电子战 马赛克战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其他主题系列陆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