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诚投资
专业诚信 和谐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世诚投资

外资是否又在退潮?

世诚投资  · 公众号  ·  · 2020-11-09 1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世诚投资依然看好外资长期流入A股市场的势头。中国股票市场相比其它新兴市场仍具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和投资吸引力。北上资金暂时放缓的一个技术原因可能是QFII的“卷土重来”。除了资金量,资金结构以及外资持股的行业、市值等因子也是世诚投资极为关心的课题。


01


差不多一年半前,也就是2019年5月下旬,世诚投资曾经发表过《 外资是否在退潮? 》一文。当时北上资金突然扭转势头,在2019年4-5月净卖出共717亿元人民币。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世诚投资对A股国际化及海外资金长期净流入的信心。事后证明,北上资金迅速反弹,2019年全年净流入逾3500亿元,创了历史新高(虽然相比4000亿的预测还是低了点)。


最近似乎又面临一个外资“退潮”的时刻。北上交易自开通以来最大的单月净流出就在今年3月,净卖出679亿元。今年8-9月更是连续两个月净流出,直到11月才开始恢复。截至11月6日,短短5个交易日北上就净买入了214亿元,恢复速度惊人。然而,2020年为止净流入仅1000多亿元,远低于2019年和市场的预期。


02


世诚投资的研究结论是 依然看好外资长期流入A股市场的势头 中国股票市场相比其它新兴市场仍具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和投资吸引力。同时,A股市场也在不断开放中,今年QFII/RQFII改革的力度尤为明显。世诚投资早在2015年就预测A股国际化将会带来约6400亿美元(逾4万亿人民币)的海外资金,在当时被视为天文数字。蓦然回首,从MSCI首次纳入A股算起(2018年6月),海外投资者通过北上已净买入约6300亿元,也就是约14%的潜在海外资金已经完成了对A股的配置。


以上这4万亿人民币是基于国际指数公司(如MSCI和FTSE)对A股全额纳入的假设(100%)。当前MSCI的纳入比例为20%,FTSE是25%。外资14%的买入比例是远低于20-25%的,意味着全球投资者仍然低配中国A股。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指数公司不提高A股的纳入比例,世诚投资还是很看好后市的海外资金流入。粗算一下应该还有约3000亿海外资金需“达标”,即按照指数权重配置A股。目前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已经超5%。


北上资金暂时放缓的一个技术原因可能是QFII的“卷土重来” 作为外资进入A股的交易渠道,北上(陆股通)和QFII一向具有互补的功能,相互交替。北上交易由于便利性等原因占了绝对多的比例。然而,随着QFII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投资范围宽广等优势,最近QFII投资又开始活跃起来。根据Wind数据,三季度QFII新进股票252只,新进标的总持仓达503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QFII投资者共持有524只股票,持股市值为1957亿元,比2019年底足足多出近400亿元。去除市场上涨原因,世诚投资估计今年QFII的“净买入”也有200多亿人民币。


另外,外资对境内人民币债券也兴趣高涨 连续两年几乎每个月都在增持,持有规模不断创出新高,目前已突破3万亿元(上清所托管)。Wind数据显示,外资在今年5月、7-9月四个月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单月数量都超过千亿元,其它月份增持也都在500亿元以上。可见,近期北上资金流出或许也有“资产配置”的原因,即部分外资的增量资金从股票切换至债券,而对人民币资产的总配置有增无减。


除了资金量,资金结构以及外资持股的行业、市值等因子也是世诚投资极为关心的课题。 过去几年,QFII和北上资金最青睐的无疑是消费、科技和医疗,与所谓的“核心资产”有不少重合。然而,世诚投资发现,近期吸引北上交易最多增量资金的是工业(资本品)和金融(银行)等相对 低估值、低关注度 的品种。这未必是一个可持续的趋势,但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特别是在当前“核心资产”面临高估值挑战的情况下。不是所有外资都是“聪明的钱”,中国市场也不会盲从外资,但优秀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投资逻辑和估值方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关主题回顾

外资是否在退潮


公司申明:本报告由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撰写,报告中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