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商中国
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字节跳动要建新医院了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打折鞋服遭疯抢!有商户一天销量达上万件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收跌0.51% ...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利好!集体高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商中国

2017银行业被开出500多张罚单,罚金超10亿,天价罚单开给了谁

券商中国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24 21:18

正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严监管是2017年金融领域的主题词,也是银行业的关键词。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银监及各银监局(不包含各银监分局)共开出机构罚单金额逾十亿,合计罚单超500张。


无论是罚单数量、罚没金额,都同比往年增逾数倍;在处罚主体中,除了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还有不少外资行、资管、租赁、信托、消费金融机构等,力度大、涵盖面广,在多位银行从业人员和分析人士的感知中,今年无疑是强监管之年,也是银行业全面风控加强之年。


1
银监罚单逾十亿


今年年初以来,银监会先后出台“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等多项监管措施,强化风险管控、完善监管链条、弥补监管短板,组合拳重点打向了当前经营中风险较大的领域,比如同业、委外等业务,以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根据银监会官网,截至12月21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结果如下:


1、今年以来银监会共开出罚单18张,金额为7.65亿;


2、各银监局(不包含各银监分局)共开出机构罚单金额约2.78亿,合计逾500张罚单;


3、受罚金额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银监局共开出机构罚单达1.13亿,超全国总量的10%。


4、北京银监局今年以来共开出机构罚单共6285万元,受罚主体包括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及信托公司;


5、上海银监局今年共开出机构罚单29张,合计金额达3020.76万元。广东银监局今年共开出机构罚单57张,合计金额为1947.65万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博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通过促进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进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同时,银监会也通过渐进式、差异化的监管逻辑,在政策加码的同时给金融机构留下业务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也透露出积极稳妥推进的政策安排。


2
六家银行单笔罚单超千万


在今年开出的六百多张机构罚单中,有六张超过一千万元的巨额罚单十分惹眼。


其中,因侨兴债违约事件银监会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出了合计7.22亿元的天价罚单,并对6名涉案员工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其次,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因该行涉案人员销售虚构理财产品以及北京分行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银监局责令改正并罚款2750万元。除此之外,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因同业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被北京银监局处以1950万元罚款。



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则分别因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和非洁净转让非标资产、商业承兑汇票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风险漏洞等原因被银监会直接开出1670万元和1190万元的罚单。


六张千万罚单中还有一家外资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被上海银监局开出了一张1064万元的罚单。原来,2015年1月至10月,经该行审批同意,辖下部分分行在发放部分房地产贷款时,违反利率规定,同时该行对低风险客户的信用卡发卡授信管理不审慎,截止2015年末逾期未改正,所以遭到了监管的重罚。


3
表外业务监管加码


“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银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特征出现了新变化,暴露出银行业监管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这是今年4月银监会印发《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提出加强监管的背景。这之中,最受关注的新变化莫过于,银行机构采取表外方式如同业、理财、委外等,利用通道快速增长的一系列新兴业务。相比往年,这也成为了今年重拳整治区域。


根据各地银监局公开信息,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12月22日,从违法违规事由来看,30个地方银监局开出的505份罚单当中,最多的是各类存贷业务违规,逾200张,占比近四成;


其次就是同业、理财业务不合规罚单,近180张,成为多家银行触雷区,今年的三起逾千亿大罚单中,其中一起因违反利率规定发放房贷,另两起就是销售虚构理财产品和同业票据违规。


4
剑指同业与理财


今年7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较上年末提高12.04%,表内外规模五五开。今年年初,银行系统开展大范围自查,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分析,自查涉及多项银行近年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对同业套利存单和同业套利的监管是整治重点。


风暴之中,最明显的是票据业务“打假”。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年初至今,银监局公布票据业务违规135起案例,其中最多的是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或承兑业务,总计近50起。最典型的广东地区,银监局开出47张罚单,因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就开出了罚单17张,占比近36%;严查票据违规的另一地区福建,银监局38张罚单中,也有7张罚自“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办理承兑业务”。



对于该项违规的处罚金额在20万元~90万元不等。今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因票据买入返售、违规拆借资金以赚取手续费和价差,公开涉案金额39亿元,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被罚1950万元。


今年另一起千万罚单即此前引发广发关注的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职员违法销售虚构理财产品案件,公开涉案金额16.5亿,多名涉案银行职员被罚终生禁业,该分行也收到2750万元大罚单,创下今年以来银监局层面对商业银行的“最大罚单”。


另外18张罚单涉及理财产品违规,处罚金额一般在40万~90万,比如违规承诺理财收益、违规推介或销售理财产品、违规向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担保、挪用资金购买理财等。


5
全年涉房贷罚单占比9%


相比往年,信披义务、机构内部管理的严查严罚明显,比如今年的上海银监局今年开出的27张罚单,14起因内部员工操作违规失范;个人消费贷款或者其它形式信贷资金违规变相流入股市遭罚10起。信贷风险,仍然是银行风险防范查究重点,今年以来,因信贷业务违规超过200起,贷款资金违规挪用、授信管理不尽职、隐匿不良贷款等都被严查。



涉房贷款毫无疑是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部分上市银行的涉房贷款合计占比已经超过30%。然而,由于执行中的“动作变形”,46张罚单来自银行机构因“涉房”以及“涉土地”的信贷审批中出现了违规行为,占比9%。


46张罚单中,因向个人发放虚假按揭贷款、消费信贷资金挪用购房、个人住房按揭违反国家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等导致的违规20起;24起则是针对房企违规房贷,比如某城商行分行利用自有资金嵌套通道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贷款资金回流支付土地出让价款;更多的情况,比如利用通道向“四证不全”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违规向房企发放社团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未达标债券等,都被查并罚款。在一些省份,比如福建银监局今年至今38起行政罚单中,就有10起因“向未封顶楼盘发放按揭贷款”。


今年以来,央行金融数据显示,各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始终维持在3500亿元以上的较高水平,前期积压的房贷需求释放明显。展望明年,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银行的涉房贷款还将严格按照国家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的总原则,“刚性需求确保信贷支持,对利用短期消费贷进行首付贷等将严格管理,严查信贷用途。”


严监管是2017年金融领域的主题词,也是银行业的关键词。今年年初,银监会以雷霆之势,数个月内,密集公布《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即“5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8个文件,拉开了银行系统今年强监管的“风控大年”。


6
银行业迎全面风控


从券商中国记者对银监会官网行政罚单的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罚单数量、罚没金额,都同比往年增逾数倍;在被罚主体中,除了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还有不少外资行,其它比如信达资管、中国金融租赁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多家信托机构等,力度大、涵盖面广,在多位银行从业人员和分析人士感知中,今年无疑是强监管之年,也是银行业全面风控来袭之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院董希淼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将今年的监管政策总结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2017年的监管特点主要表现在力度大、处罚整治力度大,政策多并且具有系统性、延续性和持续性。”董希淼认为,“一个中心”是指监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基本举措;“两个基本点”则指监管坚决整治银行业违法违规和违法套利行为以及监管对于自身短板的弥补。


华泰证券金融业沈娟研究团队则总结,银行监管组合拳打向了三大领域,对信贷业务,加快解决不良贷款,减少资产腾挪;对于银行交叉金融业务,要使跨行业跨市场资金流动始终能够“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对于非银机构交叉金融业务,提高了银行委外业务内部管理和规范操作要求,通道业务承压,业务回归本源。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到金融监管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过去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可能是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比如信贷或债券的信用违约,在过去一两年,银行的不良率上升,可能主要是集中在信用风险上;但随着金融市场业务的扩大,同业业务扩张,货币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由相对宽松到趋于稳健的背景下,汇率机制不断开放,带来汇率、利率波动性比较大等多因素叠加,导致了当前乃至下一阶段,市场风险表现突出;与之对应的,由于负债和资产的期限错配、加杠杆等因素带来流动性风险也在上升;甚至一些操作性的风险,比如员工内部管理的不善,这些风险也都在增加。


“这些风险的增加,在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中有直观的体现”,因此,温彬认为,这也要求金融机构要有全面风控意识,包括信用、市场、流动性、操作规范,甚至战略、声誉的风险,都应该进行加强管理和预防。


7
下一步规模扩张转向规范增长


从今年年初银监会发布的53号文、7号文,到年末一行三会公布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并完成征意,对同业投资和理财投资实行穿透式监管、严控投向、降低杠杆,贯穿全年,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


监管依托行业而生,监管的重点,也意味着行业规模在快速扩张下存有失序。今年7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较上年末提高12.04%,表内外规模五五开。这部分资金是券商资管扩张的重要来源,银行委外业务占到基金业资金来源近7成。强监管之下,效应正传导到市场,同业理财规模缩减今年11月,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表外正流回表内明显,与此同时,下半年以来,银行资本“频繁补血”,多家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来补充资本金,比如用经营利润来内涵式增长,或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进行外延的资本补充,实现回表后的平稳过渡。


资管新规征意截止,在行业内看来,明年可能会有更明确意见的出台,但总的方向和原则应该是不会变化的;至于过渡期,最终是当前预留的一年半,还是会略微再延长,值得后续观察。但对于今后银行具体业务的开展,温彬提醒,对于存量,要保持平稳过渡,为了避免到期后没有资金对接,或出现违约事件,当前在产品开发上,未来应该增加净值型的产品;合理安排一些非标类的业务,比如未到期的表外业务,本来可能是一种通道,未来是不是有一部分转到表内;对于增量,应该按照总的监管原则,积极培育客户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客户进行产品介绍、意识培育,一旦今后新规落地、过渡期结束、刚兑打破,银行业务也可以按新监管要求过渡到更加合理和规范的方向。


梳理今年的行政监管不难发现,资产管理、比如像房地产、影子银行等所谓潜在的灰犀牛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领域都成为了监管的重点,但与此同时,这些也是银行业务重要发展区块,在强监管态势之下,温彬认为,严监管趋势不会变,从资产业务看,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加大对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三农、小微、扶贫、双创等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对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的支持,应该是明年信贷投放的重点。


今年的监管在剑指同业、委外等业务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同时,针对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外资银行持股比例限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银行股东治理、股权规范同样引起重视。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认为,银监会正在通过渐进式、差异化的监管逻辑,在政策加码的同时给金融机构留下业务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也透露出积极稳妥推进的政策安排。

                

百万用户都在看

重磅!新三板改革落地!实质性解决流动性、分层…会否从A股分流资金?十大要点最全解读

六地证监局对24家券商开27张罚单,8类问题被罚最多,这家营业部经理罚没5700万,27张罚单都不如他

昨天成功的法宝,今天失败的缘由,聪明人的窘境是,就算把每件事做对了仍可能颗粒无收

券商APP行情速度哪家强?28家上市券商大比拼,11月冠军竟是…

这是适当性管理办法下首个罚单!中信建投证券遭罚,缘由竟是违规给大学生开通股票账户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