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云仙院
此时正是修行时!关注白云仙院,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刚刚发布:延长至2月28日! ·  昨天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白云仙院

嫦娥是月神吗?真正的月神是道教的这位神仙!

白云仙院  · 公众号  ·  · 2025-02-06 07:31

正文


1


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月亮的主人是嫦娥,这都是“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给大家造成的错误影响。


嫦娥的确是在月球上住,“嫦娥奔月”的故事也一直被大家所熟知,然而,真正的月亮之神并不是嫦娥,而是另有其人。


在《西游记》中太阴星君的宠物玉兔曾是一难。原文叙述如下: 行者回头看时,原来是太阴星君,后带着姮娥仙子,降彩云到于当面。慌得行者收了铁棒,躬身施礼道:“老太阴,那里来的?老孙失回避了。”


此段文章中的“姮娥”就是嫦娥,汉代为避汉武帝刘恒讳,改为嫦娥。


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归藏》,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淮南子·览冥训》: 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羿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民间传说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与玉兔为伴,汉画像中,嫦娥人头蛇身,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身后长尾上饰有倒钩状细短羽毛。


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被描绘成绝世美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曾把宠妃张丽华比作嫦娥,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用嫦娥夸赞邻家少女不可多得的容貌。



2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嫦娥并不是一个特指的神,而是一个群体的泛指,这个群体就是月宫里的仙子,大致可以理解为月宫的宫女。


这个在《西游记》原著里有相关说明:


众抬头看处,又闻得孙大圣厉声高叫道:“天竺陛下,请出你那皇后嫔妃看者。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这个玉兔儿却是你家的假公主,今现真相也。”


要是按这么说,嫦娥就更算不上太阴星君了,只能算是太阴星君身边的服务员,或者是天宫月宫仙子之类的。


而让孙悟空如此知礼的这太阴星君,到底是谁?


太阴星君全称为“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治洞阴结璘宫。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记载,太阴真君形象宛如皇后,为月中帝君,执掌仙官神使万众。


月者,太阴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万众皆修结璘奔月之道,月为广寒洞阴之宫,自然化生,青华紫桂之林,亦曰绛林,枝叶红兰,神仙采食华实,寿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黑,化生玉兔,一月一周天,月宫太阴帝君,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邓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谒月宫,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进上帝,谓之阴宫死籍。月魄常泛十华之彩,光莹万国,月名结璘。


太阴星君同太阳星君等,为上清天轮宫主照三界的十一位大星君之一。


道教认为太阴星君司掌水府,明分昼夜,校籍众生,掌人魂魄,赐福消灾, 太阴同太阳、天罡同为无上天心妙道三光真炁之一,能抚育众生,除秽荡邪清凉三界,化解灾难。


所以月府太阴星君还主管教化众生奉行孝道,太阴星君还同时主管人之生死罪福,谓之“阴宫死籍”。


除执掌月亮外,人间的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亦为太阴真君所掌管。



3


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习俗,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


其实汉族人民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的。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


太阴星君的使命是掌管着月相和季节,调整万物的生长和繁荣,他拥有无比强大的神力,可以操纵月相、强化阴气、保护人类免遭危险和灾难。


在传统文化中,太阴星君作为月神和守护神的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们可以通过祈祷、祭拜、信仰等方式,向太阴星君祈求庇佑和保佑,获得神奇的效果和成果。


除了民间信仰之外,太阴星君在历史中还经常被各地领袖和政治家所追捧和崇拜,在古代文化中,不少皇帝和王侯都深受太阴星君的良好印象和信仰。


农历八月十五为太阴星君圣诞。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记载太阴星君,“主肃静八荒,明明辉盛,如世人运炁逢遇,多有惨惨之忧,宜弘善以迎之。”


关于其形象则是“戴星冠,摄朱履,衣素纱之衣,手执玉简,悬七星金剑,垂白玉环佩”。


至于世人如何供奉,则是“宜圆形供养,以异花珍果,浄水名香,灯烛清体,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太阴真君,常弘正道。阴德不愆,福我亿兆。”


太阴星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

广寒至圣,紫光上真, 主北极之阴关,掌人身之魄体,明分长短,致吉凶有缺有圆,显示灾祥,降祸福无差无忒,巡游不住,月碧亘古常明,辉耀无边,素魂普施大化,凡承运照,实荷生成,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月宫太阴皇君普照大天尊。



4


月宫神真,除了我们熟知的太阴星君和嫦娥之外,还有月老。


月下老人,俗名柴道煌,简称“月老”,是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


关于月老的事迹,在唐代之前,并没有记载。记载月老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


唐朝元和二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去清河访友,途中借宿在宋州宋城县南店客栈。同住客栈的张姓客人听说他还没有娶妻,说是要把原清河太守潘昉的女儿介绍给他,约定第二天早晨在龙兴寺门前碰头,告诉他女方的回音。


次日四更天时,韦固就匆匆起床赶往龙兴寺,张姓客人还没有到,倒见一须发银白的老翁坐在台阶上,倚着布袋对月翻书。


他踅过去窥看,却一字不识,便对老翁说:“小生熟读经书,怎么一字不识?”


老人笑笑说:“此非人间凡书,你如何识得?上面所载,是天下男女匹配的婚牍。”


韦固将信将疑,又问布袋里装的什么东西。


老翁道:“是为红线,用来系夫妻两人的脚,一男一女降生时就已拴住了,以后即使仇敌之家、贫富悬殊、丑美不等、相隔万里,也必成夫妻。”


韦固益发惊奇,再问:“小生的妻子应是哪位千金?”


老翁翻了翻书说:“宋城南店北面卖菜陈婆的女儿便今年才三岁,十六岁时与你结为连理。至于潘昉之女,与你无缘。”


韦固暗想,她十六岁时,我已过而立之年了,哪有差这么多年的?于是说:“可否得见未来的娘子?”


老翁领着他进入一个菜市场,看到有个瞎了一只眼的妇人,抱着个小女孩蹒跚而来,其指着小女孩说:“这就是你的娘子。”


韦固生气地说:“若我知书达理之人,岂能娶乡野老婆子家的粗俗女儿,不如杀了她吧。”


老翁哈哈大笑:“已是赤绳系足的了,岂可逆转?”言毕飘然而去。


韦固哪里肯信?令仆人去杀了小女孩,仆人胆小,只刺破了小女孩的眉间,拔腿逃之夭夭。


以后年复一年,虽有好事之人为韦固提亲说媒,却都未成功。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韦固家未成而业已有,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当了参军官, 王泰欣赏他才学过人,将女儿许配给了他,择定黄道吉日拜堂成亲。


新娘王氏年方二八,美若瑶池仙子下凡来,韦固满意非常,夫妻相敬如宾。


那新娘眉目间总贴着一朵彩色纸花,晚上睡觉时也不取下,沐浴后还要重新贴上, 韦固忍不住询问原由。回说小时候被歹徒刺伤,贴纸花以掩饰伤疤。


韦固暗暗吃惊,再问妻子身世,王氏如实道来。


王氏襁褓中时父母双亡,跟着靠卖菜为生的奶妈陈氏艰难生活,后来陈婆打听得她的叔叔王泰当了刺史,便送与王泰收养,王泰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对待,抚养至十六岁时把她嫁给韦固。


听完妻子叙说,韦固大为诧异,想起了当年龙兴寺前遇见老翁对月翻书事,认定这月下老人正是主管人间婚姻的媒神,逢人便津津乐道这桩奇遇,至远近皆知。


稍后,学人李复言把这则传闻取名“定婚店”,收录在《续幽怪录》一书中,由是世代相传,男女老少咸知,“月下老人”、“月老”即是婚姻介绍人。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