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文学、艺术、体育、历史、旅行等题材的文字源。
51好读  ›  专栏  ›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亲眼看见纳达尔的上旋,是种什么体验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6-14 18:12

正文

浪琴表的约稿。



“今年纳达尔会赢下法网吧?”若说,“连我都看出来了。”
说话时,我们正在罗兰加洛斯中央的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看着纳达尔打出下面一球。那是2017年6月2日,纳达尔正在面对尼克罗斯-巴西拉什维利。



那一天,我们在罗兰加洛斯连着看了几场比赛:女王的普京赛娃对阵穆古鲁萨;纳达尔对阵巴西拉什维利;德约科维奇对阵施瓦兹曼;以及大威廉姆斯……次日是:穆雷对德尔波特罗,以及打了一半就被大雨中段的孟菲尔斯vs加斯奎特。
这是若第二次现场看网球比赛:前一次是2015年巴黎大师赛决赛,小德对阵穆雷。不同的是,这是她第一次看红土场,所以我势必得边看边跟她解释。

“费德勒肯定是技术最优雅最完美的,好比网球里的齐达内,但他这次不来了……小德,你看他手法很多变吧……穆雷,你看,他打不死吧……纳豆就是最强劲的那个啦……”


当然,实际看比赛,明显比电视上看起来明显得多:德约科维奇对落点的判断和敏锐、快速地移动到位,后发先至转被动为主动的挥拍;穆雷的移动和稳稳的回球质量,以及狡猾的网前放小球,那都是外行人看一会儿就看得懂的。



当然,对若而言,比较有趣的还是:
——施瓦兹曼居然将德约科维奇逼进了第五盘,一度还大分2比1领先;以及,他的双反直线,总是几乎擦着边线形成制胜球,“他这招是专门练的吧?”
——孟菲尔斯打球华丽潇洒,而加斯奎特则回以一个又一个单反。若问我:“费德勒就是这样回单反吧?”“有点像。”

——穆雷和德尔波特罗第一盘抢七导致德尔波特罗输掉后,全场球迷都倒向了大师兄,甚至唱起了“Let's go Delpo!”但穆雷面无表情地,稳稳地,一个小球一个小球,调动着198公分的巨人。



但是,当然,最后,她还是对纳豆印象深刻。
只有看到比赛,你才会觉得,纳豆那些奇怪到可爱的强迫症:一定是右脚先迈过边线;一定要用脚清理底线的红土;一定要拉拽裤子;一定要弄弄头发;休息时喝两瓶不同的水。若问我:“他以前不是还要吃香蕉的吗?怎么现在不吃啦?哼,他居然背叛了香蕉!”
但纳豆的球,在现实中看来,太有压迫力了,若还是看呆了。
“他怎么可以每一拍,每一拍都这样打?”
我:“那,这就是网球史上最独一无二的招式了。七伤拳:纳达尔红土场的正手上旋。”

纳豆轻松地三盘结束。毫无悬念。摧枯拉朽。
“他这么打肯定夺冠的呀!”若说。
“应该是。”我说。

“他不是前两年都受伤,状态不好了吗?”若问我。



————————————


我是被浪琴表请去看这个活动的——浪琴表与法网合作成为官方计时,已经11年了。


5月30日,在埃菲尔铁塔上有个抽签仪式。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比赛的抽签,我去了。看着一群孩子一本正经地抽签,之后打比赛:这比赛是为了发掘全球最具潜力的青少年网坛新星。除了给孩子们有机会在红土切磋,也是希望孩子们更加爱这项运动,在未来有所成就——实际上,确实有孩子参加了这项比赛后,回国后更是打到全运会。

我得到机会,采访了克雷特加——阿列克斯-克雷特加,1998和2001两届法网亚军。


他老人家的意见大致归纳了下,是这样的:
——现在的年轻球员请许多老传奇当助教,除了指导技术细节之外,还有一点:大多数球员还年轻,不懂得如何面对职业生涯出现的,一环接一环的问题。网球生涯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啊。
——我提到这个时代球员风格日益趋同时,克雷特加说,这是训练方式的影响。现在的球员不能给自己的技术留破绽,所以必须习惯底线对决,保证每一拍回球质量,以及充沛的移动能力。特色会有些欠奉,但时代特色嘛。
——我问到红土场的训练方式,克雷特加说,红土场的球员大多有个特色,他们知道打红土场很大程度上是跟自己较劲,所以训练时,会有意识地模拟各种艰难的处境和条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耐受度。
——他最难忘的,还是当年与库尔腾那场决赛。“虽然知道网球就是这样,你尽力了就好,但真的,偶尔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那种耗尽了一切最后失败的感觉,这辈子都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


看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比赛的孩子们打球时,有种微妙的感觉:
法国的孩子步伐极其到位,还有漂亮的跳步挥拍。
德国的孩子像个小大人,倚着牌子跟裁判说话那架势一点都不像个12岁的人。
西班牙来了个小胖子……但是回球质量惊人地高,打不死。
中国这里的孩子唐锦鹏,2006年生的孩子,他的教练刁老师一直在鼓励他:“打挺好!就这么打!”
小唐输掉比赛后,我跟他聊天,他意外地成熟。“我还短练。还有,在国内很少能练红土场。你看对面能滑步,我就不能。多打呗。多练呗。”
我问他喜欢谁,“费德勒!”我琢磨了一下,“你能打网球时,费德勒巅峰期都过了吧。”“看录像啊!看录像就好,那个挥拍,啧啧!”
“我还是得练。”小唐对教练说,教练点头,“挺好,就这样想。一个球一个球打。”
“一个球一个球打。”小唐点着头。


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比赛决赛那场,是一个波兰孩子马丁-帕沃斯对一个香港少年黄泽林。黄泽林沉稳早熟,腿部肌肉看去已经初具规模。马丁则喜怒形于色,打得了握拳怒吼,打飞了自怨自艾。但让人诧异的是,虽然都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步伐、技术、心态,都已经出落成老油条了。



“我们这么大时,还在初中练一千米吧?”若问我。
“是吧。他们都能打红土比赛了。”我说。

那天的一点惊喜,是看到了阿加西……阿加西啊。对我们这一代过来的人,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一切。
“就差个格拉芙,这一天就完美了。”我跟若说。
“话说,红土为什么这么特别呢?”若问。





————————————


在罗兰加洛斯,我指着红土,跟若说:“这就是红土场,是碾碎的红砖铺的,上面是均匀的红土。”
因此,球落下来,弹性更大,球速更慢,弹得更高。硬地球场可能一发是一发,双方对攻。红土场则更倾向双方对轰。
也因此,纳豆在这里才那么可怕。


球弹得高,让他可以发挥那七伤拳般的正手上旋:每一发都电闪雷鸣,每一发都全力以赴,每一发都落点深而刁钻,将对手锁在底线,回球浅软无力。当然,也因此,他的肩膀比任何人都容易受伤——每一发正手上旋,都在折磨他的左肩关节,当然还有他的腰、膝和腿。
但这就是纳达尔了。


描述纳达尔最好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是多年前费德勒那一句,“他的每一拍都能获得优势”,因为这就是他的风格:每一拍,每一局,每一盘,每一场比赛,每一个杯赛,他都不欺场,每个瞬间都在尽全力。

在红土场上,他每一拍都能消磨对手,压迫对手,重重叠叠,无坚不摧。漫画英雄一般的执拗,不死小强的血气,就像他喜欢《龙珠》里的悟空似的。

我们会觉得纳达尔与费德勒是上一代人,意识不到他才三十岁,也许因为:他经历过的辉煌与风霜,也因为他的伤病,远多于其他人。每一次起伏,每一次伤病,人都会更老一点。其实他才31岁,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大一岁。


克雷特加说:网球生涯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啊。



红土场的球员大多有个特色,他们知道打红土场很大程度上是跟自己较劲,所以训练时,会有意识地模拟各种艰难的处境和条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耐受度。
——我看着纳达尔打球,无法不想到克雷特加的这些话。
——他大概,就是在无限挑战自己的耐力吧。


2017年,他已经拿了一个澳网亚军,然后是现在,法网。经历了两年的起落后,他又要回到巅峰了。
“今年纳达尔会赢下法网吧?”若说,“连我都看出来了。”
“是吧。”我说。“看状态就是。”
几天之后,他将击败瓦林卡,拿下自己第十个法网冠军,第十五个大满贯,超越桑普拉斯。其他人起起伏伏,在他看来,根本无所谓似的。



————————————


“我还短练。还有,在国内很少能练红土场。你看对面能滑步,我就不能。多打呗。多练呗。一个球一个球打。”
孩子们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么打球,多好啊。
毕竟,在他这个年纪时……我还在上五年级,为400米跑发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