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扔書
专业分析美术史书籍,深入解读展览与拍卖,理性且深情,扔书给你讲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昨天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扔書

王阳明、顾炎武、文徵明、徐渭……明代216名贤、252通尺牍

扔書  · 公众号  ·  · 2025-01-28 20:26

正文

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欢迎点击上方 “扔書”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更容易找到推送的新书噢。

明代名贤尺牍集(全三册)
石守谦 杨儒宾编
出版:何创时书法基金会2013年6月
书号:9789868873926
装帧:精装8开布面装帧750页
定价:14000台币
特惠售价:2800元

《明代名贤尺牍集》 全书三大册,两册图版,一册释文、小传及题解,共750页、近30万字,并附有人名索引、印鉴款识,收录明人216位,252通尺牍牵涉的相关人物多达八百余明朝人,包含思想家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及东林、复社重要成员五十人;书画家文徵明的六代家族名流,在艺术与政治方面均有极大的影响力;《金瓶梅》的可能作者王世贞、李开先、徐渭、屠隆;海瑞的老师顾可久,张居正的提拔者顾磷,徐光启的主考官焦竑,《天工开物》的赞助者涂绍煃,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郑成功的老师钱谦益,康熙的书法老师沉荃,以及明代状元罗洪先、邹守益、申时行,和艺术大家王铎、傅山、董其昌、王时敏、八大山人、石涛等等,他们在当代就已是响当当的人物,更在明史里占有一席之地。

冯梦祯(1548——1605)《叙七子尺牍》说道:“原夫尺赎之为道,叙情最真而致用甚博。本无师匠,莹自心神;语不费饰,片静可宝;意不涉泛,千言足述”,书信往返的内容是追寻文人交游生活的绝佳史料,较之于经过筛选编辑的诗文集、方志与记,尺牍所载内容显得更加具体与真实。


▕ 王守仁尺牍


对我国古代文人而言,有两种文体最为普及,一是诗,另一为尺牍。诗是表达情意不可或缺的体裁;尺牍是报信传达的基本工具。从书法史角度来看,自晋唐以降至元明清,尺牍一直是重要的展现形式,晋唐传世书迹大都以“帖”为名,例如《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平复帖》,此“帖”的形式即为尺牍。

▕ 黄宗羲尺牍(局部)

尺牍大都以行草书写,兼顾美观与实用特性,尺牍但求达意,不以传世为目的,书写心态不似写碑版、挂轴、扇面等正式作品一般拘谨慎重,形式不做刻意安排,写来随性适意,方寸之间蕴含了独特的个性魅力,是最具实用性,最能表现己意的书法形式。

▕ 顾梦麟手札(局部)


明代在艺术史上,是一段风格创新多变的时期,特别是在明中期至清初,吴门、松江、徽州、金陵、北京等地的书坛画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名家辈出的空前盛况,可说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而明代尺牍文体,与明代文人的审美观顺为契合,加以明代文人善书者众,或苍动老辣,或飘逸俊丽,或瘦硬险劲,展读之间,诸美毕集,换句话说,明代交人的生活情趣,在尺牍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 冒襄尺牍


对于尺牍作为文献史料的运用,“中央研究院”石守谦院士于《明代名贤尺牍集》导论写道:“相较于鉴定学而言,近年来艺术史界所常致力的社会脉络化,可算是新兴的研究课题,尺牍史料在此也有不小贡献,过去的研究比较偏重在创作部分的理解,新的兴趣则扩展到艺术作品完成之后如何在社会网络中使用、流通的相关问题,对艺术家的生计、观众层次等情况,都可提供别开生面的观察。明代尺牍内容森罗万象,毕凡家书、国事、科考、雅集、书画、送礼、婚丧、请托、宗教、买卖····凡生活中所涉诸事,皆可见于尺牍。

▕ 王世祯尺牍

明代尺牍作为原手史料的价值与功能,已被史家学者所注意,但由于尺牍真迹传世不多,且分散各藏家与图书馆、博物馆,出版时常仅以图版形式印行,释文与解题文字缺乏,且印数稀少,流传不广,因此尚不能普及于学界。《明代名贤尺牍集》的出版,盼能为明史学界提供新的史料文献,并为往后的研究树立新的方法,增广学术视角。

▕ 文征明尺牍(局部)

何创时书法基金会出版的《明代名贤尺牍集》,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谦;“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杨儒宾主编,蒐罗明民馆主人所藏明贤212人,252通尺牍,率涉的明代人物近八百人,小传与解题共计二十余万字,并以原寸编列“印鉴款识”,以俾鉴藏之参考,不同此前以人物生年为序的诸版尺牍集,本集以人物的身分属性,计分为学者,名臣、东林、复社、文人、书画家、方外等七大类,以利读者阅读查考。

▕ 徐渭尺牍


见字如面。明民馆主人主人何国庆先生慨叹道:“明人尺牍所载繁复,相对于正史与诗文集,尺牍文字直接抒发情感,读其信如见其人,当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总让观者读后一唱三叹,掩面沉思。”

▕ 石涛尺牍


他们的尺牍除了食衣住行饶富与味的生活情事外,遗有心情、亲情、友情和国情的分享。譬如讵镐的“与丰臣秀吉书”,写得大义凛然、分析是非、评断强弱,警告丰臣秀吉万勿来犯;朱之瑜(即朱舜水)写给水户黄门的“与德川光国书”,谈及家庭与教育,文义温馨,娓娓道来如同对面倾谈;其他五花八门的内容,有邀兄弟来吃饼的、有谈兄女婚事的、有谈学论艺的、有分家产的、有父亲劝诫儿子的,不一而足,却呈现了明朝人精采生活的缩影!

实拍书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