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大连  ·  大连英博发布离队公告 ·  昨天  
新闻大连  ·  大连英博发布离队公告 ·  昨天  
津云  ·  U20国足,两连胜提前出线! ·  3 天前  
津云  ·  U20国足,两连胜提前出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父母的语言,每一句都在雕刻孩子未来的模样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5-01-10 12:00

正文

文/虾小画



“最苦不能苦孩子,最穷不能穷教育。”

“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孩子出生后,相信这两句话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养育信条。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更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最好最贵的早教课、兴趣班、课外辅导课、家教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学区房也愿意把钱砸下去。


然而,越贵的教育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神经科学专家告诉我们, 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


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是父母的语言,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在雕刻孩子未来的模样。




什么样的孩子

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


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换句话说: 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是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 致力于研究发育中的孩子早期接触的语言数量,是否会对其大脑构造和发展产生非常不同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儿童学习能力和性格的塑造。


她的“3000万词汇倡议”项目研究发现: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并不是他们家境有多富有,或者报了多少课外班,而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熏陶。


同时还发现, 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孩子早期听到的语言真的可以影响他最终学习能力的高低吗?


答案:是的。社会经济水平、种族、性别、出生顺序都不能成为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不管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困,语言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 早期的语言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最终学习能力的关键, 即, 父母应该对孩子说多少话,应该怎么和孩子说话,说什么样的话。 孩子感受到父母正面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没有太大关联。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团队研究报告)


父母的语言,影响着孩子的智商、词汇量、语言处理速度、学习能力、成功能力、潜力,这才是真正的差异。


真正的教育,从孩子刚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起点,所以, 一出生就能在父母正面、有爱、积极、丰富的语言环境滋养下的孩子,可能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父母的语言

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孩子一出生,每1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其带来的让人难以置信、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变数大脑的构造,影响孩子所有的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力、情感、执行力、自我管理、动手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能力将为孩子日后的社交、情商和认知能力的开发奠定基础。


父母对孩子说了多少话以及父母如何对孩子说话是影响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恶劣的语言环境则产生消极的影响。


最关键的差距是对肯定语(如:“做得好!”)和禁忌语(如:“住手!”)的使用。 来看一组数据,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训斥孩子的频率远远低于社会经济地位地的群体。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负面语言是脑力劳动者家庭孩子的两倍多。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团队研究报告)


语言的力量是带给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相信上过正面管教课程体验过 “赋予力量和丧失信心” 这个活动的父母,都深刻的感受过“赋予孩子力量的话语”和“使孩子丧失信心”的话语的区别。


当你不断地听到“你错了”、“你真差劲”、“你永远都成不了事”、 “你一文不值”这样的话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决定?每个人听到这样的话想法、感受、决定都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的私人逻辑。


阿德勒说:“5岁之前,是孩子的私人逻辑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的人格、性格和私人逻辑的形成,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你错了”、“你真差劲”、“你永远都成不了事”、 “你一文不值” ... 这种使孩子丧失信心的话语,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深刻的信念:“我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拥有好的”....



于是, 孩子就带着这样的眼光和私人逻辑,去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会和看待世界。小时候形成的私人逻辑,会影响着孩子做的每一个决定,而这些决定就会改变孩子的每一次行为。


父母的语言,就像是一把美工刀,每一句话都是在雕刻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由此可见, 家庭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学习、私人逻辑、人格发展和性格养成是多么的重要。



父母如何说

为孩子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个语料丰富的早教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最大化地激发孩子大脑潜能?“3000万词汇倡议”项目团队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 即“3T”原则


共情关注(Tune in): 是指父母有意识的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然后你就关注什么, 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做出回应 是共情关注最核心的目的。


充分沟通(Talk more): 是指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与孩子讨论时多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少用代词,另外父母最好是抱着孩子进行交流,这样孩子不仅能吸收词汇,还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进行深度的情感连接。


轮流谈话(Talk turns): 是指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你来我往”的轮流参与谈话。


构建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并不需要父母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挤出打把时间。无论平时有多忙,3T原则都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整理床铺、削苹果、扫地、玩游戏、穿衣服等等日常活动都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



其实,“3000万词汇倡议”项目团队提出的 “3T”原则 ,与 正面管教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在正面管教中,有很多工具卡也可以帮助父母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1.正面语言

跟孩子沟通时,切忌说“不要”的语言,“不”语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不”语言:“不要把玩具扔地上!”

正面语言:“请把玩具放好。”


2.有限选择

有限选择可以赋予孩子自主权,选择是共享权力的细小步骤,话术参考:

“该上学了,你是愿意像兔子一样跳着上学,还是像小狗一样跑着上学呢?你来决定。”


3.启发式提问(激励型/交谈型)

很多父母根深蒂固地习惯于“告诉”而不是“提问”。启发式提问,可以帮助父母学会“引出”而不是“填塞”。这帮助孩子感受到是被尊重的、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话术参考:


(1)用提醒孩子会做的事情,表达对他们的信心:

“我知道你明白自行车要放在哪里,谢谢你现在把自行车照顾好。”


(2) 好奇的问题:

“你需要怎么做才能安全地保管好你的运动器械?”


(3) 先认可感受:

“记住不在你的清单或优先事项中的事情是很难的,我很高兴提醒你一次。”


(4)一……就……:

“你一做完家务活,我就开车送你去参加体育比赛。”


(5)核实孩子的认识或理解:

“现在该做什么了?”


(6)邀请合作,然后给一个选择:

“我需要你的帮助,你想现在就做家务还是半小时以后做?”


(7)纠正之前先连接:

“我不知道没有你的帮助我该怎么办,你做的任何事情我都很感激。”


(8)我爱你,而(说出你的需要/意思):

“我爱你,而这件事需要现在就做。”


(9)用非语言的方式:

把手轻轻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然后拉着他的手,指一指他需要做的事,面带会意的微笑。


(10) 给予权力:

“你觉得做完这件事要多长时间,你想自己来设闹钟吗?”


(11) 连接并转移孩子的行为:

“如果我们一起做,会更好玩。你希望我帮你做什么,你打算做什么?”



4.鼓励的三种语言

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可以学习它的三种语言:


(1)描述性鼓励: 语句通常会以“我注意到”,“我发现”,“我看到”开始,而且不一定非要是肯定的。比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