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呀!是不是没想到我们今天会更!那种惊讶怎么形容呢,就好比我们也没想到躺着坐着趴着都能被套路一样:
哇!好幽默好机灵!那你很棒哦,连工作状态都了解的这么细节,这位朋友一定是负责我们这片工位的保洁阿姨?
这个事情的缘起是11月28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里边提到了百度。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转载时,一些妙笔生花的老师却把文章标题改成了《
央视批支付宝“圈子”:要有底线意识,别学百度
》:
于是,央视新闻公众号被说成了
“
央视
”,
然后再提炼出
“
别学百度
”,
就顺理成章地上了头条。各界朋友也纷纷发来截屏慰问
,
他们纷纷表示
“
心疼你们
1s,
这也能躺枪?
”
然而,对于本周已成筛子的这届百度公关来说
,现在的
内心是平静的
,
态度是端正的
,回应
时也是带着微笑的
,顶多
心里默默地念句
“
卧槽
”
。反正我们是不太行的这届百度公关
,
被营销号调侃了也就调侃了呗。但是
!
如果套路的是公司品牌
,
下套的是知名媒体
,
而用的还是莫须有素材的话
,
就一点也不好笑了。
1、
几天前山西长治发生了一起恶性伤医事件
,
据央视新闻频道的报道
,
犯罪嫌疑人在女儿入院后与医生一直有矛盾
,
后因情绪失控导致行凶伤人。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的下面文字看出不少端倪:
详细的报道大家可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
查看。但是在事情真相都未明朗之前
,
只是因为
@丁香园
微博的一个截屏
,
这届百度公关身上的锅就+1了。
在这条微博发出后第二天,媒体报道变成了:
这条微博的画风怎么感觉都不对,“
嫌疑人的女儿的手足口病基本好了,但家属百度了治疗方法,要求医生按照百度的治疗....
”
而实际上在百度搜索手足口病的画风是下面这样的
,
实在没看到所谓的治疗方法:
总之这段话不知道为何读完后脑海中第一反应是下图:
假设如果是一名不知此事前因后果的人,看到这条微博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该案最大的过错方实则为百度,如果不是百度“告诉”了嫌疑人别的治疗方法就根本不会袭击医生。
厉害厉害,一件恶性伤医案加入了百度二字,网民情绪就更加不稳定了呢。果不其然,平常转评只有几十的号,这条微博转发评论好几千,至于底下具体骂百度有多难听就不赘述了。
2010年8月31日,《纽约时报》编辑菲尔·科博特(Phil Corbett)向全体员工发了一份备忘录,讨论匿名信源的使用,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到:
尽管匿名信源对于新闻报道有时很重要,但每当我们使用一个匿名信源时,我们就冒着失去读者信任的风险。我们所有的规定都在强调,我们只能在报道我们无法从其他所有途径获得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才可使用匿名信源。报道不重要、明摆着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或使用没有信息含量的引语时,决不可使用匿名信源。
此外,匿名信源不可以用作人身攻击的武器。
而反观当今某些媒体对于信源选择的无所谓和不严谨甚至莫须有,作为品牌公关的我们只能说很无力,甚至面对断章取义扭曲的事实时,虽然好气却也只能保持围笑:
2、
再说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儿:
在评论里,各路网友纷纷发挥强大的推理能力:
通过点赞数我们发现有一大部分推理能力相近的网友在靠近,
而且已经有许多评论甚至不经推理就开始骂起百度了。
不太行的这届百度公关觉得不能再软了!于是立马和产品沟通确认的确不是百度外卖骑士所为后出来澄清:
觉得很可笑对不对,就因为外卖箱也是红色所以就被骂了,但是仔细想想,一家卖薯片的都能因为和举报播放器的企业同音而被骂出上万评论,我们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对了,建议大家不管点哪家外卖都尽量选择平台自有的配送人员,安全会有保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