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汇
新财富学院创建于2016年3月,是新财富服务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尝试。它依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新财富最佳投行、新财富中国最佳私募投资基金经理TOP50等评选资源,邀请资本市场顶级大咖详解金融资本运作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音乐广播  ·  【1024·万象】河北小伙杨彬,可找到你了! ·  2 天前  
河北音乐广播  ·  【1024·万象】河北小伙杨彬,可找到你了!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猛赚190亿,河南大佬过了一个肥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汇

无碍见远山:“收官之年”经济展望

新财富汇  · 公众号  ·  · 2019-12-15 23:01

正文


2020年我国将“圆满收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点没有悬念。 展望2020,乐观情形下,经济增速可能达到6.1%,实体经济盈利改善,LPR利率无需下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回7.0以内。 在中美贸易关系大幅恶化、制造业陷入低迷的冲击情形下,GDP增速可能下滑至5.7%,此时需要更加灵活、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支持,配合货币政策的逆周期对冲,必要时果断采取降准、降息措施。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丁安华 |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0 1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没有悬念


2020年马上就到了,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我认为,2020年我国将“圆满收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点没有悬念。 两个原因:其一,小康社会和翻番目标,是一种叙事性的政策描述,小康社会的内涵比GDP翻番要丰富得多,无须过于纠缠翻番目标。事实上,即使在名义GDP完全没有增长的情况下,理论上也可以通过通缩价格平减实现翻番,这显然不是我们的选项,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增长。其二,考虑到经济普查的影响,实现翻番目标几成定局。上个月,统计局公布了第四次经济普查的部分结果,其中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以今年GDP实际增速6.1%计,2020年GDP实际增速达5.6%即可实现GDP“翻番目标”。届时,我们完全有理由和底气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0 2

潜在增速下行是全球现象


从全球范围看,潜在增速趋于下行是一个普遍现象。 主要经济体的GDP潜在增速均处于下行通道当中。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增长低迷是造成当前“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全球宏观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进入21世纪,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边际递减。以美国为例,根据旧金山联储最近的研究,美国劳动生产率1995-2004年的平均增速为2.25%,而2004-2018年的平均增速则降至了1%-1.25%,2010年之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则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全球人口老龄化使得主要经济体的劳动力持续收缩,也制约了经济增长。


与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行相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也处于“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40余年的高增长,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1978-2018年,我国以不变价计的GDP从不到3600亿元增长至超过8.3万亿元,复合年化增速高达14.5%。然而,我国经济增速自2011年之后开始趋势性下行,除了基数的扩张之外,还有更加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原因。习近平主席曾系统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精辟地概括了中长期内我国经济的运行趋势: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0 3

2020年经济展望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来年经济工作。由于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会议强调“稳字当头”(会议通稿“稳”字共出现29次,较去年增加7次),在实现“圆满收官”的基础上,开始谋划更长远的未来,为“十四五”(2021-2025)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政策层面,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即淡化对增长速度的诉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而非“量”。


首先,制定过高的GDP增长目标,将使得政策和资源不得不向传统行业倾斜,不利于我国的结构调整。 尽管当前我国的“新动能”处于快速增长当中,但在GDP中的占比仍小,短期内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从2019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看,仅采掘、冶金和石化等重化工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就接近一半(48%)。短期内逆周期调节发力若仍以基建投资、地产投资为抓手,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走“回头路”。 第二,过高的增长目标也不利于实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今年以来,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民企的资本开支意愿显著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年初的11.7%下滑至10月的4.0%。国企的盈利状况尽管不如民企,但由于经济下行期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金融资源更加向国企集聚,国企的固定投资增速反而从年初的5.5%反弹至10月的7.4%。 这表明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和效率仍有待提升。 再者,追求经济高增速还面临着宏观杠杆率的约束。 今年以来,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与宏观杠杆率的关系尤为显著,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在保增长的背景下明显上升。可见,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很可能与结构改革的目标相悖,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相较去年的“强化”逆周期调节,今年的提法是“科学稳健”地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表述明显弱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每日人物  ·  猛赚190亿,河南大佬过了一个肥年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