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自机器人大讲堂
大家认识他吗?疯狂动物城著名偷窃犯、盗版影碟卖家「威斯顿公爵」滑步登场!
这是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他蹦蹦跳跳地爬上一个移动的紫色售货亭:
当着台下观众的面,威逼戴明哲签下声明,让自己成为疯狂动物城形象大使:
你可能以为这是一台独立的机器人在表演,但实际上,这个精心编排的演出是由两台机器人协作完成的。
而这个威斯顿公爵就是迪士尼新一代机器人,有网友表示对中国慕了:
如此灵动的机器人表演确实难得一见。
威斯顿看似在推动着重达数百斤的售货亭,实则是售货亭在悄悄地驱动着他的行走。
当威斯顿需要更高的台阶时,售货亭会将他提拉上去,内置的电磁铁则帮助稳定他踮起的双脚。
两台机器人相互配合,精心演绎了一出"人机共舞"的戏码,这就是迪士尼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传统机器人大多只能单打独斗,但迪士尼的团队意识到,将不同机器人的独特能力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威斯顿机器人擅长活灵活现的动作表情,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售货亭机器人则提供了可靠的运动平台。
两者交相呼应、得心应手,方能带来令人赞叹的效果。
实现这种技艺高超的表演,需要迪士尼团队在机器人设计、动作捕捉和实时控制方面下足功夫。
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动画流水线,允许工程师对机器人进行手动造型,然后将运动数据传输给实体机器人。
不同机器人的动作必须紧密同步,但同时也要保留单个机器人局部调整的灵活性。
动作捕捉是关键的一环。工程师们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录制人类演员的动作,并将其应用到机器人身上。
这需要针对机器人的机构特点进行动作重构和优化,使其动作自然流畅。
同时,他们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将液压和电动两种动力相结合,赋予机器人更大的动作范围和力量。
实时控制则是保证表演精准流畅的关键。迪士尼团队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利用视觉、惯性等传感器的信息,精确把控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动作预测算法,使机器人能主动预判并调整动作,提高表演的稳定性。
迪士尼团队表示,打造如此"真实"的现场表演并非一蹴而就。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原型测试,比如让机器人骑三轮车、滑板或推箱子等。
每一次尝试,都是为了寻找最精彩、最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
他们深知,机器人不应只是完成特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展现其"存在"的方式,就如同一名出色的演员能将平凡的剧本注入生命力一般。
引领迪士尼机器人革新的其中一位"魔法师",就是科学家摩根·波普。
作为一名学院派科学家,他最初只是对量子理论和天文学感兴趣。直到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后,他才被机器人的魅力所吸引。
加入迪士尼后,波普意识到娱乐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它们的目标不在于完成特定任务,而是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因此,他着力于优化机器人的外观、动作和行为,努力让它们"栩栩如生"。
他曾参与设计了"神奇蜘蛛侠"的空中杂技表演,成功将人类特技演员与机器人替身无缝衔接。
波普认为,身为幻想工程师最大的乐趣是将想象力与严谨的工程造诣融会贯通。他鼓励学生们要勇于尝试、跨界学习,并怀着快乐的心态去创造。
这正是迪士尼团队的写照,他们偏离了机器人的传统路径,开辟出了一种全新的"魔术"体验。
迪士尼协作机器人背后,蕴含着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支撑。除了动作捕捉、实时控制等,他们还大胆尝试了诸如软体机器人、柔性材料等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