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器械之家
致力服务于医疗科技创新,200万医疗器械从业人员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3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器械之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械企,IPO过会

器械之家  · 公众号  ·  · 2024-12-28 16:30

正文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来源:严选IVD原料、医药魔方Invest
2024年12月27日,北交所官网显示,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娜生物)在北交所IPO的上市委会议通过,其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拟募集资金4.56亿元。

图片来源:北交所官网

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主要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第一批国家支持的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本次 IPO 拟募集资金 3.00 亿元用于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 其中,新产品研发项目重点开展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妇科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方面的研发工作,还将专注于多糖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核心原料以及鲎试剂等酶动力学产品的研发,致力于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和荧光检测相关设备的开发。


丹娜生物曾于2020年11月期间申报科创板上市,但在收到首轮问询后不久即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截止最新披露,ZHOU ZEQI(周泽奇)直接和间接共控制公司39.4465%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丹娜生物致力于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领域的研发创新。

侵袭性真菌病(IFD)作为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它特指真菌突破人体自然防御机制,侵入组织、血液等深层部位,通过在其中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当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如患有艾滋病、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或当粘膜屏障受损,如烧伤、手术切口等,以及体内菌群平衡严重打破时,真菌便有机会趁虚而入,导致 IFD 的发生。这一疾病不仅治疗难度大,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在众多检测技术中,血清学诊断因其独特的优势,在 IFD 的诊断中逐渐崭露头角。血清学诊断主要基于检测患者血液中针对特定真菌抗原产生的抗体或循环抗原本身,如真菌(1-3)- β -D 葡聚糖、曲霉半乳甘露聚糖、隐球菌荚膜多糖和念珠菌甘露聚糖等,这些多糖类物质是真菌表面的重要抗原标志物。相较于传统的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学诊断展现出了优越性。首先,其检测周期短,能够在疾病早期提供诊断依据,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其次,血清学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再者,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区分真菌感染与其他病原体感染,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血清学检测还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临床样本,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等,这对于低载量样本中的精准病原靶标识别尤为重要,进一步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侵袭性真菌病的血清学诊断以其早期、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特点,成为了传统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血清学诊断在 IFD 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报告, 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为7.9亿元,到2030年可达30.3亿元。2022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病检测试剂市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30%,进口品牌美国伯乐Bio-Rad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约为13%、美国IMMY市场份额约为10%。

2024年1-9月,公司常规主营业务收入为17,606.18万元(未经审计),同比增长4.57%。公司净利润为6,052.32万元,同比增长5.21%,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772.62万元,同比增长 17.40%。公司销售产品发货周期较短,订单金额与收入金额时间差异较小。公司2024年 1-9 月收入增幅低于 2023 年,主要系2022年12月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导致2023年常规销售业务销售收入基数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变动情况如下:
常规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9.11%、4.70%、44.05%和 5.11%,呈现 2021 年和 2023 年增速较高、2022 年和 2024 年 1-6 月增速较低的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整体平均增长趋势相同,2023 年增长速度与浩欧博(97.900, -1.67, -1.68%)、亚辉龙(16.350, -0.16, -0.97%)、新产业(69.110, -1.14, -1.62%)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相近,与透景生命(14.770, 0.11, 0.75%)、科美诊断(7.070, 0.07, 1.00%)有所不同。2024 年 1-6 月增长速度与浩欧博、科美诊断相近,高于透景生命,低于亚辉龙和新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以来,体外诊断IVD无疑已经沦为上市失败的重灾区,过去一段时间,就有包括翌圣生物、菲鹏生物、世和基因在内的多家IVD企业IPO折戟,“零上市”的记录保持了许久。这次丹娜生物打破近两年IVD上市魔咒,希望可以为体外诊断行业带来新的希望。




END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国产影像核心部件老大”,杀入光子计数CT

两大巨头达成和解,千亿市场下一站来了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引进全球首款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

史赛克VS捷迈邦美:向外or向内?

联影5T MR再中标,国产超高场磁共振将爆发?

医疗巨头下属医院:永久关闭,裁员848人

7.34亿,抖音杀入千亿赛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