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旗舰
每日一更原创内容,带您扬帆驰骋金融之海。(刘鹏程Sai.L)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昨天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昨天  
第一财经  ·  31省份GDP增速最新排名来了 ·  昨天  
券商中国  ·  深夜!全线大涨,发生了什么? ·  3 天前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1.31星期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旗舰

2017.06.16 推荐一本书,开启一个新系列

财经旗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16 08:39

正文

财经信息汇总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6月15日凌晨,美联储加息靴子正式落地,6月加息的情况的因为之前已经被市场普通认为是百分之百要进行的,因此加息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意外,不过美联储在加息的同时抛出了一个——“如果美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可能会“相对较快”执行“缩表”计划”的说法,这个让市场略感意外,所谓“缩表”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之前量化宽松政策(“QE”)的反向操作。关于“缩表”的情况,我们找时间单独拿出一篇内容来讲。因为“缩表”暂时还尚未启动,而且“缩表”涉及的情况很多,三言两语没办法讲得很清楚。

关于美联储加息引发的后续变化中,短期对A股影响比较明显的是,

时隔三个月面对美联储的再度加息,这一次中国没有再跟随,在人民币汇率企稳的助力下,中国央行淡定保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这对短期的A股市场资金面是一个轻微利好,毕竟临近年中时点,加上金融去杠杆的推进,这个时候货币政策方面“一动不如一静”应该是好合理的安排。

因此昨天A股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都比较平稳。

但是长期来看,美联储持续的加息对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都有压力,央行迟早要在利率方面做出一些应对,无论是年内最终选择跟踪一次加息,还是持续上调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的话,最终对A股市场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30多公司家喊增持,一两个员工响应

6月份以来,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向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的倡议。

随着承诺的增持“窗口”陆续关闭,相关公司在今日交出了各自的增持“成绩单”。

虽然实控人/董事长们在发出增持号召时承诺“兜底”,底气十足,不过从最终的数据来看,这些企业的员工们对自家公司的股价貌似并没有那么强烈的信心。

长城影视披露,在6月8日至13日的增持期间,

共有2名员工累计增持公司股票2800股,增持均价10.5元/股,增持总金额为2.94万元。

公告显示,长城影视共有在职员工418人。

长城动漫的倡议仅仅得到了1名员工的响应。

长城动漫今日公告,在6月7日至13日的增持期间,公司有1名员工买入1000股,增持均价为10.015元/股。

罗牛山披露,在6月8日至12日期间,

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共有6位在职员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合计增持7.66万股,增持均价6.25元/股,合计增持金额47.88万元。

之前有小伙伴留言问,“兜底式”增持是不是A股独创的?

其实“兜底式”增持不是A股独创的,之前欧美市场有过先例,不过这种先例很少。

像这种短期时期内,多家上市公司前后倡议“兜底式增持”的情况,确实是我大A股创下了记录。随着员工响应号召增持的数据披露出来,“兜底式增持”对股价刺激作用也就基本结束了,后面的上市公司要是不傻的话,暂时也不会继续跟进抛出类似方案。

不过估计下一轮指数下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会有上市公司跳出再搞一波。


推荐一本书


昨天收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王老师送来的一本新书——《阿佩尔均线操盘术》。

这本书的作者杰拉尔德.阿佩尔就是MACD这个技术指标的发明者,所以这本书我之前一直都想要读,但是苦于找不到国内的翻译版本,因为我自己的分析系统里,MACD是最重要的一个辅助性参考指标,国内虽然介绍MACD的书籍和内容不少,但是大多比较散乱无章,基本上是找不到一本全面介绍MACD的书籍,即使有些相关文章和内容,解释的也比较肤浅,只重所谓的“用法”,对MACD的设计初衷和内涵的解读差得很远。

我之前又想过要自己写一份对MACD指标的全面理解,但是苦于有几个关键点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述,这次有了这本书简直是如虎添翼,毕竟这个技术指标的发明者对其理解才是无人能取代的。

这里推荐给对均线系统和MACD系统感兴趣的小伙伴,其实一本书40-50元,无非是两包烟钱,但是凝聚了作者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学习技术分析很好的途径之一,选择10本优质的分析类书籍来读,基本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理论体系为投资者自己所用了,花费不过500元左右,而市面上所谓的“技术分析培训班”、“内部教程”、“超级分析软件”之流,没什么真正的干货,定价却动辄数千元。

因此对于希望提高技术分析水平的投资者来说,有时间还是应该多读书的,尤其现在市场情况比较低迷,正式积累和储备知识,为下一波牛市做好准备工作的良机。

刚好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关于财经信息和政策解读的内容没法完全展开写,那么不能讨论政策,但是讨论技术是不受影响的。所以我有个计划,选出我认为含金量最高的12本技术分析类的书籍,从下个月开始每周更一篇“读书笔记”,一个月四周时间,用四篇“读书笔记”给大家概要的讲解这些经典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内容。刚好一年读完12本,应该对大家在技术分析方面的理解和认知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等我把这本仔细读完之后,我们从下周开始,就从这本书开启我们的这个读书计划。


近期盘面回顾和操作规划


近期盘面的最大特点是“跷跷板效应”再次出现,市场的重心从之前的上证50为代表的大蓝筹和部分白马股,转移到了今年以来一路低迷的中小盘身上。

昨天上证指数微涨0.06%,但是创业板指数大涨1.43%,差异极为明显。

关于这个情况,我们之前有过考虑,并且在更新中提到过这个情况,认为上证50指数近期有一定的短期头部形态出现,因此不适合追涨买入。

目前市场的实际走势也证实了这个预期。

最近有很多投资者在问,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走势差异严重,指数出现严重的失真,那么观察上证指数,或者以上证指数作为判断依据还可靠么?

实际上,上证指数虽然失真,但是还是决定了市场大环境和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情绪,因此还是有较大的参考意义的。如果在观察指数的同时,多注意每日涨跌家数对比的话,上证指数还是可以用于主要的判断市场大方向的。

另外我最近在做操作规划的时候,也尽量把市场的差异性考虑进去了,比如之前判断上证指数只要不跌破3125就还可以暂时持股跟风。因为权重股和小盘股走势虽然有差异,但是在整体大方向上还是一致的,几乎不可能出现完成相反的走势,最多是差异拉开的太严重,短期风格转换修复一下而已。

因此现在的情况是,

上证指数跌破关键支撑线,那么整个市场重心都要下移。

上证指数守住关键支撑线,那么上证指数横盘或者微涨的过程中,个股就有活跃表现的机会。

因此,这波回升过程中,上证指数接触日线MA60均线遇阻回落的时候,我们没第一时间进行减仓兑现盈利,而是把目标放在下方两组重要支撑线上,只要跌破这两条关键线,就暂时持股借个股的回升行情扩大一下收益。

目前的情况是,权重和蓝筹虽然有短期头部迹象,但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创业板个股和中小盘个股虽然短期活跃,但是下行通道稍微走完,整体估值依然偏高。

因此当前的风格转换应该只是暂时的修复和尝试同步,距离真正熊市晚期,权重磨底,中小盘飞涨的情况还有很大距离。

短期操作上,之前的操作规划基本不变,

上证指数维持在3125以上的话,暂时持股。

跌破3125适当减仓避险,跌破3100整数关口离场等下一次抄底机会。


PS,明天周六,预约了一个推广文案(广告)要发,提前通知大家一下。


尊重大家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提前告知大家。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就看一下,不感兴趣就可以直接略过。